八年前,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召开媒体通气会,确定2013年5月17日为首个“全国低碳日”。自此,“全国低碳日”花落每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今年的节能宣传周是8月23日至8月29日,主题为“节能降碳,绿色发展”,而全国低碳日的主题则定位“低碳生活,绿建未来”。

低碳生活,即在生活中低碳。实际上,现在人们的许多习惯,不仅与低碳的思想背道而驰,也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在这里为大家盘点一些衣食住行中更低碳,也更健康的做法,让我们与地球一起健康地迎接未来。

衣食住行中的低碳生活(衣食住行齐低碳)(1)

衣:使用环保面料,善用旧衣回收

环保面料具备低碳节能、自然无害的特点,不仅不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也不会在生产过程和降解过程中危害环境。因此,在考虑服装的款式、价位之余,也应重视服装的面料。

除此之外,将淘汰的旧衣送往旧衣回收站,也可以为低碳生活尽一份力。

食:饮食均衡,自备餐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丰富,饮食的选择也增多了。但是,如果因为物质条件优厚,就放弃了均衡营养的饮食方式,而转为只顾口腹之欲的暴饮暴食,就本末倒置了。在选择饮食时,不能一味选择肉类和精致碳水,而不食用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的蔬菜水果。并且,从食物链能量流动递减的角度考虑,食用身为“生产者”的蔬果,也比食用身为初级甚至二级“消费者”的动物更为低碳节能。

外卖快餐流行的时下,哪怕在外卖平台中明确为一次性餐具收取费用,也依然有大量消费者选择使用它们。一次性餐具不仅与环保低碳的理念背道而驰,更存在使用有毒材料制作的风险。因此,自备餐具不仅可以避免劣质一次性餐具造成食物中毒的风险,还可以为地球节省能耗。

住:节能节电,自我调节

人体具备相当程度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过度依赖科技可能会导致这种能力的丧失。因此,在非极端天气下,不必一直打开空调或暖气,而是适当关闭一段时间,这样不仅有利于低碳节能,也能够增强自己的身体更能够在不同温度下自我调节的能力,不会虚弱到温差变化就能致病的程度。同时,空调也应当及时清洗,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浪费电能,也能够清除空调污垢致病的风险。

除此之外,一部分人有一些既不健康又不环保的生活习惯,比如过量洗澡或开灯睡觉。爱干净、讲卫生是好事,但一天洗三次澡、每次一小时的夸张作法便过犹不及。不仅浪费水,更给自己的皮肤健康带来隐患。而开灯睡觉,不仅浪费电,更会让光线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质量。

行:拒绝单次使用,优化交通工具

一次性物品不仅在生产过程中低效耗能,而且还会造成垃圾的激增和降解的压力。因此,应当尽量选择不单次使用物品。比如,公司内部非对外的文件可以采取双面打印的方式,购物的时候也可自带购物袋等。

此外,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较之乘坐机动车辆,骑行更为健康和环保,在低碳减排的同时,还能保证运动量,促进新陈代谢。如果没有骑行条件,也尽量用乘坐公交的方式代替自驾,公交比自驾更为经济实惠,也免去停车带来的困扰,同时还是更为低碳的选择。

让我们行动起来,衣食住行齐低碳,人与地球同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