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的本我意志,爱情不是对手戏,而是独角戏。当剧本有了深意,台词有了诗意,画面有了美意,你的灵魂会被触动,你的思想会被推动,全世界也只有法国人能把偷情和出轨问题,拍的如此标新立异,性、爱、欲望、关系,有些电影是为你打开一扇窗的。

红杏枝头拍摄姿势(将红杏出墙拍得如此浪漫)(1)

“我”才是我记忆中唯一的主角,旁人都是我的舞台置景,我为自己打上一束追光、挑选一段配乐,为自己唏嘘、喝彩、释怀。——《所言所行》

剪不断理还乱

将世俗眼中,并不那么道德的感情经历,用交谈和回忆的方式串联起来,并和身边亲朋好友各自的故事交织成一个闭环,告诉我们感情这件事复杂至极,剪不断理还乱。现实中是个人都懂这道理,但搁自己身上就处理不清。

红杏枝头拍摄姿势(将红杏出墙拍得如此浪漫)(2)

还有,除开少数真的做到对感情忠贞不渝的人,其他但凡偷过猫腻的,都没资格指责这部片的价值观,可别惺惺作态了,活生生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这片子真是形式主义下的写实主义,每段感情所带的元素或多或少都能引起观者的共鸣,回忆起曾经的Ta或自己。导演很爱玩哲学话题,“欲他人之欲”这个后半段被用来挽回出轨的丈夫就不说了,全片从头到尾都在阐释有因必有果这一至理名言。

红杏枝头拍摄姿势(将红杏出墙拍得如此浪漫)(3)

有看到导演的其他片单,看得出来他真的很会解构爱情。对了影片节奏把握极佳,较快的剧情推进中又富含浪漫气息,两个小时的片长一点也不冗长,如果叙事再精巧些就完美了。

贪婪与渴望

穆雷用古典滤镜营造的一场后现代浪漫气息的当代男女情欲录。与“人”为伴,拆解“爱”与“情”的吊诡,爱是深邃的哲学相对概念,坚守内心的选择逃不过情欲迷催,能把“出轨”讲的自然诗意化,差的那口气儿,大概就是情节的转换更偏主动性,而不是情感的自然流转。

红杏枝头拍摄姿势(将红杏出墙拍得如此浪漫)(4)

但最让人敬佩是它太真实了这里的故事,有点生活都能感同,恰恰又做到了更大意义上的个人理念观思辨。当然不可能所有人喜欢,即使穆雷努力破折出情感的缥缈,这不牵扯道德,但依旧会被传统世俗观批评“不道德”,还有我不喜欢表弟和姐姐这条乱伦线,即使前面二人的情愫氛围很浓,但一下破坏其他故事串联的完整自如。

贪婪与渴望,在每个人所谓的爱与欲望中展露无疑。

红杏枝头拍摄姿势(将红杏出墙拍得如此浪漫)(5)

男女主的激情,是在讲述过往情感经历的共存状态下酝酿成功的。尽管兴趣、持久与熟悉都无法胜过若即若离的刺激,但路易斯的顿悟告诉我们爱情确实也有公式。两具同时怀孕的母体,男女主之间对应的三段感情,也让电影更为平衡。

有的人享受着博弈带来的快感,有的人沉溺在被爱中满足,但一旦平静下来又禁不起一丝丝波浪的撩拨。男主和女主在探讨克制时,一人说着克制是人性,一人说着表达欲望是人性,实际呢?都是,只是哪个占了上风,哪个在左右着你最后的意志。

红杏枝头拍摄姿势(将红杏出墙拍得如此浪漫)(6)

真爱不是占有

把三角关系繁衍成整个世界,有关爱的陈述也十分切中人心,心中那些曲里拐弯都被说尽,感觉到一种轻触与抚摸。爱与欲、爱与占有,永远不是一种能先讨论尽的话题,而是在结合中不断挣扎、不断回答的问题。两个人之间关系的开口,总是一条隐而未见的第三边。爱,需要不断践行,不断言说。

红杏枝头拍摄姿势(将红杏出墙拍得如此浪漫)(7)

欲望的源头通常来自于想象别人的欲望,而所谓的爱情则通常来自于同情。自我伟大化是人类的一种刚需,它让那些不愿意沉溺于痛苦的人找借口活了下来。而长久的亲密关系是一种人们自发选择的、对自己当下的处境来说最便利的选项。

另外,文学性哲理性都相当强,想到了侯麦的道德故事。法国人拍此类电影一绝。一些对白在如诗般的背景音乐陪衬下非常美。结局有点直白,个人更希望是个开放性结局。

红杏枝头拍摄姿势(将红杏出墙拍得如此浪漫)(8)

虽然各种关系的发展有点三观碎裂,但电影本身足够细腻,台词够硬,甚至演员每个微表情心理都相当到位。真心觉得这个电影名不错,当然还有这个永恒话题,爱,其实一直在流动。再次被强调了,真爱不是占有,而是希望对方拥有幸福。

电影就是按了快速键的生活本身,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感情,面对自己?“人生正确的路不止一条,别往后看,往前看。”

谢谢观赏,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娱乐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