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21日至2月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访问中国,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尼克松如何决定访华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尼克松如何决定访华的(尼克松访华有13个)

尼克松如何决定访华的

1972年2月21日至2月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访问中国。

中美两个大国的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伴随着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进程,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宾主之间发生了十三个“没有想到”的事情。

周恩来总理在机场迎接尼克松总统

这十三个“没有想到”中,有的震撼人心、令人感动,有的寓意深刻,也有一些事情令人捧腹。

第一个没有想到-尼克松遗憾地没有见到他想象中的盛大欢迎仪式。

下飞机之前,尼克松设想了即将看到的盛大的欢迎场面:

红地毯,仪仗队,21响礼炮,各国外交使节,还有手捧鲜花、列队欢迎的中国民众。

尼克松甚至遐想:按照国际惯例,也许毛泽东主席会亲自来机场迎接他这位美国总统……

然而,当“空军一号”稳稳地降落到北京机场,尼克松总统精神抖擞地走出机舱时,眼前的一切让他大感意外。

在尼克松的印象里,整个欢迎过程可以用“安安静静、冷冷清清”八个字来形容。

前来迎接他的是周恩来总理为首的外交团队成员,还有一支人数众多的仪仗队。

除此之外,机场上没有出现任何多余的人。

机场上更没有出现尼克松假象中的“人山人海、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的欢迎场面。

尼克松注意到,这支仪仗队的规模远超常规。

基辛格悄悄告诉尼克松,这是一支371人的仪仗队,比通常的150人整整多了200多人。

在周恩来总理陪同下,尼克松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然后就乘车去往“钓鱼台国宾馆”。

整个迎接仪式,中方都表现得非常低调,却也礼貌、得体,似乎无可挑剔。

作为向来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心情可以用“失落”两个字来形容。

这与美国总统在其他国家享受的“待遇”反差极大。

基辛格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

“中国人事先没有告诉我们是否会准备任何形式的群众欢迎。”

“当车队驶入市中心的时候,我认为真正的欢迎仪式可能在天安门广场等待着我们,那里会有很适合上镜头的人山人海。”

“不过,这个希望落空了。”

读者朋友可能会问,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不管两国关系如何,人家好歹是一国首脑,必要的外交礼仪还是需要的吧?

殊不知,这正是在当时情况下最恰当的外交礼仪。

众所周知,周恩来总理是个谦谦君子,向来注重礼节和细节。

在迎接尼克松访华这件事情上,周总理不可能疏忽了外交礼仪。

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遵循了国际惯例。

当时,美国与中国之间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按照国际惯例,“非建交国”官员来访时,到访国无需举行正常的接送礼仪,即使国家元首来访也是如此。

周总理如此安排可谓中规中矩、合情合理。

这也符合毛主席对这件事情定下的接待原则: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我们有理由相信,尼克松、基辛格不会不知道这个国际惯例,也应该对中国方面的安排表示理解。

但是,这样的场景还是让尼克松觉得有些遗憾,或者说“面子上过不去”。

基辛格回忆称,直到车队开进钓鱼台国宾馆之前,他和尼克松总统仍然对此抱有希望。

他们想,中国人办事比较含蓄,在他们即将入住的钓鱼台国宾馆,说不定会有一场“令人愉悦的欢迎仪式”正在等着他们呢。

可是,他们又一次失望了。

第二个没有想到-尼克松欣喜地看到:为了迎接他的来访,中国组织了一支超大规模的三军仪仗队。

尼克松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在商定迎接尼克松总统相关仪式问题的时候,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一个想法:

“为了表示对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的重视,我们可以把仪仗队的规格提高一些。”

外交部礼宾司的同志认为,周总理的指示非常重要。

这种做法既不违反常规,又可以显示出我们的诚意。

我们还能通常此举,向尼克松总统展示一下我们的国威、军威。

同等的接待规格、同样的情况下,仪仗队的人数规模通常为150人,扩大到多少人比较合适?

周恩来总理稍作思考后说,“人数起码翻一番,甚至更多一些。”

周总理还特别指示:“你们可以从部队临时调一部分战士充实到仪仗队。”

就这样,在周总理的指示与协调下,仪仗队从著名的“万岁军”中选取了一些优秀的战士,临时组建了一支371人的三军仪仗队。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这都是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三军仪仗队。

这里要说一下仪仗队的军装。

当时,仪仗队官兵统一穿着崭新的71式军礼服。

这款军装1971年6月才正式定型,原本计划配发给全军师级以上干部。

无论是设计、面料还是做工,这款军装都非常讲究。

穿上这款军装,仪仗队官兵更加显得威武、精神。

尼克松身高1.82m,而仪仗队官兵都是1.9米以上的壮小伙。

尼克松在后来的回忆录里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称赞有加:

“中国仪仗队人数众多,他们个子高大,健壮,穿得笔挺。”

“当我沿着长长的队列走去的时候,每个士兵在我经过时慢慢地转动他的头,在密集的行列中产生一种几乎使人认为行动受催眠影响的感觉。”

威武雄壮、整齐划一、刚劲有力、不卑不亢,既有热情,又不乏刚毅,这种精气神是演不出来的!

尼克松由衷感叹道:中国仪仗队是我看到过的最出色的一支!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第三个没有想到-在欢迎午宴上,毛泽东主席特意给尼克松点了一道菜,这道菜寓意深刻,让尼克松回味无穷。

当天中午,钓鱼台国宾馆为尼克松等美国客人准备了第—次午宴。

所有菜点中,有一道菜非常特别。

这是一道“浓油赤酱”的上海菜,叫“红烧划水”。

为欢迎尼克松夫妇的到访,毛泽东夫妇亲自为他们点了包括“红烧划水”在内的三道菜,并让中南海的厨师程汝明做好后送到了钓鱼台。

美国客人不喜欢吃多刺的鱼,可毛主席却执意点了这道菜。

得知这是毛泽东夫妇特意为他们点的菜,尼克松夫妇非常感动,也十分高兴。

他们把这盘“红烧划水”吃得干干净净,并连声道谢。

“红烧划水”的主要食材是青鱼的尾部,看似寻常的一道菜,实际上毛主席大有用意。

鱼尾巴是鱼在水中游动时的“推进器”,毛主席执意点这道菜可谓意味深长。

显然,毛主席希望尼克松此行可以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

不过,尼克松是回到美国之后才悟出了此间的深意。

红烧划水

第四个没有想到-尼克松没有想到,中国的茅台酒“一点就着”。

1972年2月21日晚,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为尼克松总统举办了盛大的欢迎国宴。

宴会上,周恩来总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酒词。

紧接着,周恩来总理以茅台酒款待尼克松。

据说,那天使用的茅台酒都已经贮存了三十多年。

当服务员打开酒瓶,一股浓郁的酒香便悠悠溢出,沁向四周。

“这是我们中国有名的茅台酒。”周恩来总理举起面前的小酒杯,向尼克松介绍说。

周恩来总理宴请尼克松总统

周总理还给尼克松讲了个笑话。

他说,有一个人喝过茅台酒之后想吸烟,可是,刚刚点着火,香烟还没有点燃,他自己却先着了火。

尼克松认真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跟喝茅台酒有关系?”

周总理开怀大笑道:“当然。”

说完这句话,周总理当真划着火柴,把火柴靠近面前的小酒杯。

只见杯中的茅台酒立刻被点着了,蓝色的火苗飘飘悠悠,直至杯中的酒烧干才熄灭。

周总理笑着说:“总统先生,请看,它确实可以燃烧。”

时隔多年,尼克松仍对这次喝茅台酒、茅台酒被火柴点燃这件趣事念念不忘、津津乐道。

细心的人们发现,在那次宴会上,周恩来总理每次与人碰杯后并没有一饮而尽。

他只是用嘴唇轻轻沾一下杯沿,然后礼貌地向对方微笑致意。

尼克松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

他问周总理:“我听说您的酒量很大?”

周总理笑了笑说:“过去确实能喝。红军长征时,我曾经一次喝过 25 杯茅台。”

尼克松疑惑地问道:“可是今天你没喝多少。”

周恩来点了点头:“年龄大了,身体也不那么好了,医生限制我喝酒,我得听从医嘱。”

尼克松接着说:“我曾经听过这样的故事,红军长征路过茅台镇时,把镇里的酒全都喝光了。”

周总理感慨地说:“那不是真实的情况,我们是把茅台酒看作包治百病的良药,洗伤、镇痛、解毒,还能治伤风感冒 。”

尼克松说:“就让我们为了这个‘万能良药’干杯吧。”

众所周知,尼克松来访的时候,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

第五个没有想到-尼克松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差一点“火烧”了白宫。

访华结束返回美国时,周总理赠送给尼克松若干瓶茅台酒。

飞回华盛顿后,尼克松一直记着周恩来总理用火柴点燃茅台酒的事情。

有一天,在白宫总统办公室,尼克松兴高采烈地叫来他的女儿等人,尼克松要让他们见识一下“会着火的中国美酒”。

他一边向女儿讲述自己访华时有趣的见闻,一边把一瓶茅台酒全部倒进了一只大碗里。

随后,尼克松果然点燃了碗里的茅台酒。

看着蓝色的火焰在碗里燃烧,“观众们”啧啧称奇。

可是,碗里的酒太多了,蓝色的火焰越烧越旺,不一会儿就烧裂了大碗。

紧接着,蓝色的火焰开始随着漫出的茅台酒流淌,火势迅速蔓延开来。

这让“美国第一家庭”的成员们大次一惊,大家纷纷投入到扑灭大火的“救灾行动”之中,好不容易才扑灭了大火。

1974年,小平同志与基辛格在联合国会议期间相遇,基辛格意味深长地对小平同志说:“你知道吗?中国的茅台酒差点火烧了白宫。”

基辛格曾幽默地说:“美国第一大家庭的成员一起勇敢地救火,在匆忙中扑灭了大火,避免了一场国家悲剧。”

第六个没有想到-包括周恩来总理在内,几乎所有中方人员都没想到一件事:尼克松居然会熟练地用筷子进餐。

为了这次“中国之行”,尼克松显然下了一番苦功。

人们看到,在餐桌上,尼克松居然放弃使用刀、叉,轻松自如地使用起了中国的筷子。

看着他不紧不慢地夹取美点,周恩来总理不禁大加赞赏。

周恩来总理宴请尼克松总统

尼克松也为自己可以熟练掌握“使用筷子的技术”而沾沾自喜。

或许只有总统夫人才知道,为了这次访问中国,也为了给中国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尼克松在出访前曾经埋头苦练使用筷子这门技术。

尼克松整整花了一个月时间,才练成了一手熟练使用筷子的好“技术”。

第七个没有想到-尼克松不会想到,宴会上那么多美味的中国美食是这样制作的。

在招待尼克松的国宴上,准备了许多精美的菜点。

其中包括9道冷菜、6道热菜6、7道点心,还有若干甜品、水果、酒水饮料等等。

尼克松不会想到,为了准备这些美味佳肴,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美国人喜欢吃海鲜,辽宁长海县獐子岛人民公社的潜水队员不顾寒冷,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下海采捕;

宴会上有一道菜-“芙蓉竹荪汤”,竹荪是主要食材,而这些竹荪都来自遥远的四川长宁;

宴会上一道菜需要用到新鲜的蚕豆,但是,寒冬腊月哪来新鲜的蚕豆呢,春播蚕豆一般到夏季才能收获。

为了采到蚕豆,浙江平阳县有关人员在钱仓镇找到了被称为“钱仓早”的蚕豆。

他们精确估算蚕豆的成熟时间,派专人看护好那片种植蚕豆的田地,终于赶在规定时间内将合乎标准的蚕豆送到了北京;

考虑到美国客人喜食奶酪、鱼籽、果汁,人民大会堂的工作人员可谓动足了脑筋。

为了为尼克松夫人准备可以直接饮用的果汁,工作人员采用了人工压榨的“土办法”,硬是一点一点地榨出了一杯杯货真价实的鲜果汁。

第八个没有想到-尼克松怎么也不会想到,宴会现场居然响起了家乡的乐曲。

在那次宴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奉命在现场演奏乐曲。

在选择演奏曲目时,周恩来总理亲自点了两首美国乐曲。

其中一首是尼克松宣誓就职总统的时候演奏的曲子,另外一首则是尼克松家乡的小调。

熟悉的家乡小调和富有纪念意义的乐曲将宴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尼克松与解放军军乐团成员在一起

国宴结束后,尼克松特意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成员面前,对他们表示衷心祝贺和感谢,并对中方周到的安排赞不绝口。

尼克松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当我听到这首我熟悉的美国民歌时,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因为这首曲子正是我在就职仪式上选择演奏的乐曲。”

第九个没有想到-尼克松没有想到,毛泽东主席居然会在书房接见自己。

自从来到北京,尼克松就特别希望可以尽早见到毛主席。

遗憾的是,在尼克松来北京之前,毛主席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病,尼克松能不能见到毛主席,就连周总理的心里都没有底。

没想到,欢迎午宴结束后不久,周恩来总理便通知尼克松:毛主席要见尼克松总统。

尼克松更没有想到,毛主席接见自己的地方居然是在他的卧室(兼办公室)。

当时,毛主席的身体还非常虚弱,医疗组的专家和护士做好了一切准备,以防万一。

一切准备就绪,工作人员才将尼克松被引进了毛主席的办公室(卧室)。

一位国家最高领导人在自己的书房(兼卧室)接见别国首脑,尼克松还是第一次享受这样的待遇。

尼克松后来说:“这很出乎我的意料,也让我感到毛主席的与众不同。”

当他见到身体虚弱的毛主席时,心里又平添了许多感慨和感动。

第十个没有想到-尼克松很想与毛主席谈中美之间的大事,没想到毛主席却说:我只谈哲学问题。

在毛主席的书房(兼卧室),毛主席和尼克松两人展开了一场“柏拉图式的谈话”。

可是,尼克松却遇到了新问题。

来见毛主席之前,尼克松早就设想好他与毛主席的“谈话提纲”。

尼克松甚至为一些重大问题打了“腹稿”,也准备询问毛主席几个敏感而十分重要的问题。

但是,尼克松很快就发现,他之前所有的准备都是徒劳的,根本派不上用场。

当尼克松想跟毛主席谈有关台湾的问题时,毛主席明明白白告诉尼克松:“我只和你谈论哲学问题,这些问题你和周恩来去谈吧。”

这场会面原本只安排了十五分钟,但是,最后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因为“只谈哲学问题”,毛主席和尼克松的会谈并没有涉及“烦人的”具体问题。

尼克松后来说,这次会晤“是在漫不经心的一种戏谑、玩笑中进行的。”

“轻松的俏皮话使人觉得这是几个经常来往的熟人在聊天,一些十分严肃的原则性的主题在毛泽东诙谐随意的谈吐之中暗示出来”。

尼克松也在会面中对毛主席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您从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登上了世界上人口最多、一个伟大的国家的顶峰。……我也出身于一个很贫穷的家庭,并登上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家的顶峰。历史把我们带到一起。”

“我们的哲学不同,但我们都脚踏实地,都来自人民,我们可以实现一个突破。”

“这个突破不仅有益于中美两国,也在今后的岁月中有益于全世界。这就是我来到这里的原因。”

尽管没有谈论具体问题,但是毛主席和尼克松此次会面所带来的政治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这意味着中美的“破冰”有了进展。

毛主席接见尼克松

第十一个没有想到-美国(甚至全世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美国总统竟然主动给中国总理脱大衣。

在尼克松分别与毛主席、周总理见面、交谈之际,还有两个会谈也在同步进行。

乔冠华和基辛格正在讨论和起草《中美联合公报》;

美国国务卿和中国外交部长正在进行关于双边贸易和人员往来的谈判。

2月23日,这是尼克松来到中国的第三天。

这一天,周恩来总理将要与尼克松总统进行会谈。

为了表示尊重,周恩来总理把会谈地点定在了尼克松居住的钓鱼台国宾馆。

周恩来总理来到钓鱼台18号楼的时候,尼克松已经在门口迎候了。

当周总理走进大厅,正要脱掉大衣的时候,尼克松竟然走了过来,接过了周总理的大衣。

周总理的手臂在战争年代受过伤,因此,平常都由工作人员帮他脱去外衣。

而这次帮周总理脱下外衣的是一位美国总统。

放在平常人身上,这样的举动通常会被人称作“绅士风度”,是有关怀心、有温度的做法。

但是,因为周恩来和尼克松的身份都很特殊,所以,尼克松的这一举动可以说“惊动了全世界。”

对于此,尼克松自己是这样解释的。

尼克松说:“我尊重周恩来总理,他举止优雅行为稳健,对人没有丝毫的架子。”

尼克松总统还说:“我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总理时,就被他那通身的气质所折服,为他脱去外衣仅仅是要表达我对他的敬仰之情。”

尼克松为周总理脱去大衣

第十二个没有想到-美国人没有想到,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异常坚决,简直可以用“寸步不让”这四个字来形容。

在尼克松眼里,周恩来总理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态度温和。

但是,一进入谈判,周恩来总理却异常严肃、认真,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周总理态度坚决,甚至可以说是“寸步不让”。

基辛格和乔冠华所进行的《中美联合公报》的讨论就十分艰难,双方各执一词,谁都不愿意让步。

直到会谈进行到了第三天,双方终于谈到了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台湾问题。

中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寸土不让。

而美国虽然表示要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却又不愿意放弃台湾。

美国承认世界只有一个中国,但是,美方口中的一个中国指的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还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权呢?

美国暂时没有对此给出详细的回应。

乔冠华和基辛格在这个问题上僵持不下,关键时刻,基辛格打破了这场僵局。

基辛格说,“我们认识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在听完了周总理的汇报之后,毛主席坚决说道:

台湾问题坚决不可商量,其他部分可以商量!

任何要修改台湾部分的意图,都会影响公报发表的可能性。

在接到毛主席的指示之后,乔冠华和基辛格又进行了彻夜长谈。

直到次日凌晨两点钟,最后一个版本的“公报”终于完成了,这场谈判总算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

双方就“上海公报”内容达成一致后,尼克松离开了北京,前往杭州和上海进行访问。

第十三个没有想到-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水火不相容”的国家居然握手了,尤其是蒋介石。

对于中国和美国而言,1972年的2月28日都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

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分别来到上海锦江饭店的大厅,世界各国的数百名记者也随之而来,挤满了大厅。

中美两国在这里发布了《中美联合公报》。

因为发布地是中国上海,所以,这个公报又称“上海公报”。

在这份公报中,美方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在这份公报当中,中美双方都承认,中美两国有不同的社会制度。

但是,双方都应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相互侵犯、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毛主席接见尼克松

这份公报的发表代表了中美两国关系趋于正常化。

对于中美两国共同发布的《上海公报》,全世界各国首先质疑事情的真实性,然后是惊讶。

最后,不少西方国家选择了沉默。

而被毛主席称为“我们的老朋友”的蒋介石却陷入了烦恼和沮丧之中。

对锯守台湾、一直仰仗美国的蒋介石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坏的消息了。

在蒋介石看来,美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子,彼此在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天壤之别。

蒋介石始终不敢相信,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居然会与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握手言和。

事实上,尼克松这次成功访华被公认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这次访问使得中美之间的关系打破坚冰,两个国家之间开始建立互相尊重的关系;

这次访问更为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交往提供了范本。

因此,这个事件被称为“二十世纪政治史上的里程碑”。

近几年来,中美关系重新变得紧张起来。

希望美方可以意识到,历史不能开“倒车”。

“互利、双赢”才是国际关系最好的结果,“合作、和平”才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