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播映,SMG纪录片中心、云集将来承制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大上海》于9月底在东方卫视播出,10月初在优酷独家上线。

10月21日下午,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和文汇报联合主办的《大上海》专家研讨会在上视大厦举行。研讨会上,专家们围绕纪录片的创作、纪录片对城市形象传播的样本价值、纪录片对其他上海题材文艺创作的启示性等多方面话题展开探讨。

有没有关于上海的纪录片(百年来上海何以生生不息)(1)

《大上海》专家研讨会现场

《大上海》被定义为上海近年纪录片创作中的“一号工程”,以8集、每集50分钟的体量,完整记录上海开埠至今176年的历史进程。主创团队全面打捞了上海的历史资料,还前往北京、香港等20多个城市,拜访历史当事人、亲历者及相关后人共150余人。

为了拍摄这部片子主创团队进行了一年多的前期调研,光调研报告就达40万字。开机之后,摄制组将上海境内百余个遗址遗迹收入镜头,采访了40余位专家,累计拍摄超过1000小时的素材。

“片中所呈现出来的四十多位专家的采访,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我们很感恩这些专家的参与。无论在片中出现的还是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因为有了他们才使得这个片子有了一定思想认知的厚重。”总导演之一徐冠群充满感激之情的说道。

原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总监应启明为年轻的制作团队点赞。他说,《大上海》的“大”是有容乃大,它为保卫上海、建设上海做出贡献的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人留有笔墨,这就是上海的大胸怀。

有没有关于上海的纪录片(百年来上海何以生生不息)(2)

《大上海》海报

据了解, 《大上海》播出在东方卫视,全国地区单机最高收视0.28,位列第五名,专题类节目第二,引起众多观众共鸣,在新媒体上展现广泛的影响力。开播当晚《大上海》话题在微博热搜城市榜中高居第二名,讨论超过五万条,十一期间《大上海》档案意义的珍贵故事内容将国庆气氛推向高潮。10月2日,在众多热门话题中,《大上海》记录的老弄堂生活短视频成功登上月搜榜前30名,澎湃、梨视频、抖音等第三方短视频平台上《大上海》节目相关短视频播放超过五千万次。

“为什么170年以来上海一直生生不息?因为这个城市有它的密码。”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天纲看来, 不管是“海纳百川”的大上海,还是“冒险家乐园”的大上海,从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角度,纪录片《大上海》提交了一份非常有意义的档案。“以第一视角、城市市民的身份来叙述,来理解,来记录,我们整个170年是连贯的,告诉大家,大上海就是大上海,有我们自己的自豪感,这是很重要的。”他说。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历史学家周武用“大、新、广、深”四个字概括了《大上海》的特点。他认为,大上海170多年的历史,一步步创造出来,从一个边陲的县城到国际化大都市,一直发展到现在。这当中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的创造者、创业者。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代代的传承,这么一代代的奋斗,才有今天看到的上海,所以要对大上海的缔造者致敬。

著名文史学者、纪录片元老吴基民也高度评价此片:“这是一部教科书式的纪录片,是写上海历史的经典之作”。

有没有关于上海的纪录片(百年来上海何以生生不息)(3)

《大上海》剧照

《大上海》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这座城市的苦难与辉煌。过去的三年,主创团队足迹不仅遍布全国,还奔赴英、法、美、德、俄等9个欧美国家,拍摄了大小档案馆、图书馆60余家,找到众多遗落在国外的关于上海的一手档案资料,许多为首次电视揭秘。

李天纲教授认为,该片不仅综合了学者的意见,还给学者开了一些窗户,代替学者做了更重要的工作,“我们没空找,或资金也不够,但是他们做了,到档案馆、图书馆甚至跑到国外找,我觉得非常好。”

在讲述日军轰炸上海那段历史时,故事里有两位老人。商务印书馆建立不久,负责人张元济费尽千辛万苦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几十万册珍贵古籍,在日军的炮火中付之一炬。张元济,一个年近耄耋的老人,看着飘散了近10里的纸灰老泪纵横。与此同时,另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马相伯则在家人搀扶下,靠着给别人写字,五块一幅,十块一幅,足足攒了10万块交给抗日队伍。

“全片正是这样一个故事紧接着一个故事,节奏之快让很多年轻观众笑说看出美剧的感觉,真实的历史总比剧集更精彩。”总制片人韩芸说。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何苏六认为,《大上海》是成功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传播样本,展现出全新的海派气质。而作为一部献礼片,《大上海》展现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责任感和大格局,片中的上海不仅是中国的上海,更是世界的上海。

研讨会上,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上海市重要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郦国义也高度评价了《大上海》,他认为,纪录片里面提供了很多上海题材创作的素材,提供了很多我们值得关注的人物、形象,还有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个电视片思想内容对我们提升上海题材的创作提供历史和思想的养料。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胡劲军对《大上海》的成功表示祝贺。他表示,未来的新时代是电视纪录片大有可为的伟大时代,要从三方面进一步统一思想:第一是大道至恒,导向为先。上海的红色基因为上海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在创作导向上要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文艺作品的审美品质。第二是大道至远,海纳百川。要培养一批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纪录片创作骨干,继承老一辈纪录片人的精神风格,既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也要在人类发展长河中拓展国际视角。第三是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身处新时代,担当新任务,纪录片人需要再审视、再对标、再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追求高标准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