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研究调查发现,愈来愈多18-49岁的女生预期自己以后不会生小孩。这些单身女性不生小孩,却成为小孩的姑姑、阿姨们,现代auntie进化记,让我们看到不可思议的姑姑、阿姨们,如何成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搜寻公众号 "亲子天下"关注

幼儿园上古时代课程导入,对孩子身边的阿姨姑姑们说声赞(1)

新时代的姑姑、阿姨们,对孩子的成长有正面影响。shutterstock

文:黃敦晴

卡罗琳从小就想,将来要生很多孩子,天天被他们包围着。只是,一直到现在50岁了,想象中的这幅图画还没有实现。不过,她很以她的八个侄子、侄女为荣,而且跟他们很亲。她跟BBC 开玩笑得说,好像是哥哥弟弟们代替她生孩子一样,而且成功达标。

这位住在英国南部的心理学家说,她不用经历生产和那些半夜起床喂奶、睡眠不足的夜晚,却可以被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围绕,而且还因此觉得没有跟年轻世代连脱钩,非常有趣。

不生小孩没什么,一样能当”俏皮阿姨”

像卡罗琳这样的姑姑、或是阿姨,是现代孩子的生活中几乎不可忽略的角色。不过,当大家在讨论教养议题、家庭和孩子的成长时,却常常没被看见。

过去人们聊到身边的家人与养育孩子的议题时,可能都只有提到祖父母的角色;姑姑和阿姨则多半有她们自己的家庭,比较少参与。但现在的阿姨和姑姑们与孩子的关系,跟爸妈小时候和阿姨与姑姑们互动的状况,可能有很大的差异。愈来愈多阿姨和姑姑成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大家庭成员。

从人口统计看,英国在2019年时,有49%的30岁女子没有小孩。美国在2018年时,40-44岁的女子有七分之一没有小孩。而且皮犹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18-49岁的女生,有愈来愈多人预期自己以后不会生小孩。

单身的阿姨跟姑姑愈来愈多,她们没有自己成立家庭,或是有些女性结了婚,也未必想生小孩,所以有更多时间在原生家庭,跟甥、侄辈的孩子们互动也愈来愈多,而且享受、拥抱姑姑或阿姨这个角色。甚至,妈妈的未婚朋友们,都已经成了孩子延伸大家庭、或是教养应援团的常见成员。

BBC 分析,这些新时代的姑姑、阿姨们,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有很正面的影响,也是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大人们可要”更新”,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她们的改变。

过去常有人以为单身、或没有生小孩的女性,应该不太会跟小孩相处,或觉得她们可能对小孩没有兴趣或耐心。但很多现代的阿姨、姑姑们并非如此,在美国甚至还有以”俏皮阿姨”(Savvy Auntie)为名的书、网站、部落格系列文章和社团,要重新定义当代阿姨、姑姑又酷又棒的角色。毕竟在现代,单身、或不生小孩都是理所当然且正常的选择,跟有没有能力带小孩或是否喜欢小孩没有关系。

踏出了这一步刻板印象后,让孩子跟阿姨、姑姑多相处,父母跟孩子都会有很多收获。

从新的互动模式,拓展孩子成长经验

首先是,如果阿姨跟姑姑愿意偶尔帮忙看孩子,爸妈可以拥有除了祖父母外,更多不同的帮手。

他们也可能除了妈妈跟老师之外,跟孩子最亲近的女性。但是她们跟妈妈和老师们的性格、职业与生活方式可能不同,可以拓展孩子的视野,看见不同女性类型。这让孩子也可以借着跟她们的相处,有更多元的成长经验。例如,可以学习不同的性别印象与角色;她们会吃的、用的东西不同、去的地方不同、想到可以跟孩子一起去做的事情不同、职业与专业不同,都可以给孩子不同的养分。

姑姑和阿姨,还为孩子带来另一种新的长辈关系和互动模式。她们跟小孩相处时,不那么直接由上对下,也没有社会对妈妈那样的严格角色定位与期待,所以会对孩子比较放松,跟孩子谈话的角度可能更像个人生导师、大朋友,可以与孩子畅谈、聆听孩子不同的声音,给他们不同的建议与经验分享。很多小孩可能不敢跟爸妈说的事、或是问爸妈的问题,都可能敢跟阿姨、姑姑说,让她们开导。

对孩子们更幸福的是,阿姨和姑姑们很乐于为他们付出。经营这个社群的《俏皮阿姨》作者诺特金(MelanieNotkin)告诉BBC,这群女性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专业的工作与高收入,有能力且愿意大方得宠爱兄弟姊妹或朋友的小孩,跟她们分享宝贵的时间跟财富。

孩子身边的单身姑姑阿姨们,都是父母的至亲,而且无论是作为亲人、帮手、还是小孩的良师益友,都是我们的贵人,值得在我们的生命中被更重视。在教孩子对长辈尊敬与感恩时,也要提醒孩子多看到她们的付出,跟她们互动与学习,尊重与爱身边的俏皮姑姑、阿姨们!(责任编辑:陈奕安)

(数据源:BBCWork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