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治未病”,指高明的医生是在疾病还未形成实质性伤害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身边经常遇到一些三高老人,尤其是遭遇过六十年代饥荒的农村老人,他们深信宿命论,生老病死都是命中注定,连生病也不例外。根本听不进,现代的一些健康理念,信奉该得啥病逃不掉。他们生病是意料之中,且听不进医嘱,医生也很无奈。

时代变迁日新月异,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与时俱进,保持学习力,才能不被“抛弃”。健康理念人人受用,无论年龄几何,尤其是一些易泛滥成灾的病,比如糖尿病,龋齿!

未病先防防治原则(未病先防一招搞定)(1)

腹型肥胖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看看身边的亲戚朋友家人,多少人三四十岁一查高血糖,多少学生不自律吃出龋齿周末补牙,做根管治疗的比比皆是,看着触目惊心!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在学生时代经历了龋齿的折磨,见过身边的亲人饱受糖尿病的伤痛,对治未病,防大于治感受颇深!

在此呼吁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健康观念,重视生命质量,真正认识健康的含义,防范于未然,让健康生活理念落实在行动中!

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比如,低脂低盐低糖饮食,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健康生活方式。选择食材时,更在意新鲜零添加原生态;烹饪方法,以炖煮蒸为主;主食上会以五谷杂粮为主,少吃动植物油脂,非油炸更健康,少食腌制酱菜,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糖分高的水果少吃,每餐只吃八分饱,不暴饮暴食,少吃宵夜,不睡“三觉”等等!

早睡早起,不熬夜,顺应生物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保持平常心,不生闷气,调节情绪等等都是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

这些健康意识,耳濡目染进入潜意识,对人的影响之深远,意义之重大,像是上满劲的发条,激发了内驱力,不用耳提面命,会自动自发做出改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方方面面!对健康认知越全面,其影响越广泛,身体在良性循环下,正气存于内,邪不可干,抗病能力越来越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影响深远,责任重大,学习提高自身认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做出改变,改变认知,用行动影响孩子,让正确观念根植于心,所谓从心而遇而不逾矩。

治未病,防大于治,从改变认知开始!健康生活,不得病少得病,避免因病返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