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夏天,是个不平凡的夏天:乐山大佛脚趾全露,重庆嘉陵江可以横穿摩托,鄂州观音阁显露真容,鄱阳湖被晒成了大草原……

我们西安,虽然热,但是却没有出现河流断水。

作为曾经作为“天府之国”的关中平原,我有一个比喻:以秦岭终南山和北山为骨架,以“八水”为血脉,以众多的“塬”为肤肉,这才成就了两千多年的辉煌。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1)

西安市正在进行着一个大工程“三河一山”,有感于此,今天就说说这著名的“八水”。

“八水绕长安”出自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文中有“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意思就是说上林苑里有泾渭流过,其余的几条河流绕过来绕过去,样子都不一样。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2)

这八水指的是浐、灞、泾、渭、沣、滈、涝、潏、八条河流,这是西汉时候的事情。两千年过去了,“八水”出现了一些变化:浐河成为了灞河的支流,滈河成为潏河的支流,潏河成了沣河的支流。还多出了一个不明不白的“皂河” ,还是有必要说说的。

渭河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经宝鸡峡入关中,横贯关中平原,接纳众多河流,是“八水”的老大。我曾经从渭源县回西安,连霍高速一路基本就是顺着渭河河道修建的。

渭桥遗址曾荣获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证实了现在渭河河道足足向北移动了4.4公里,这个移动,很可能是在最近两百多年内突然发生的。也就是说,以前的渭河,距离西安市很近,基本就是现在北三环的位置,几乎紧挨着汉长安城遗址。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3)

渭河自古就为农田水利和交通运输利用,秦穆公十三年,就曾“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输粟济晋救灾,史称“泛舟之役”。汉武帝年间,每年从关东经水路运到长安城的粮食六百万石(合今天三亿六千万斤),就是利用渭河水道。唐代一样把渭河作为“贡道”,运送漕粮异宝。

东晋刘裕伐后秦之战,王镇恶就率领水军乘蒙冲小舰溯渭而上,至渭桥登陆,一举攻克长安。宋以后,渭河一般不通漕运,明代这段河运,一般只能到达陕县三门峡,最多也只到潼关。清代中叶以后,渭河在夏、秋雨多水大的时候,仅有小木船在下游的某些河段上通行。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4)

泾渭交汇处

1924年,陕西省教育厅和国立西北大学联合举办暑期演讲会,鲁迅先生和多位学者应邀赴西安讲学,自西安返京时,行舟于渭河、黄河。《鲁迅日记》记载:

(8月)4日晴。晨乘骡车出东门上船,由渭水东行,遇逆风,进约廿里泊舟。5日晴。小逆风,晚迫渭南。6日晴。逆风,夜泊华州。7日晴。逆风,向晚更烈,遂泊。8日昙。午抵潼关,买酱莴苣十斤,泉一元。

鲁迅先生他们离开西安的时候,是渭河水量最大的八月份,还是可以行小舟的。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5)

清人朱集义《渭阳古渡》画上题文曰:“轱舟泛泛,渔艇悠悠。黑鳗赤鲤,沉浮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碧波之上。”前段时间我去泾渭交汇处,这里蒹葭苍苍,钓鱼人众多,看来渭河这些年的治理还是有成效的。

泾河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干流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于高陵县陈家滩汇人渭河。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6)

泾川河谷自古就是穿越六盘山区的交通要道。秦始皇“巡陇西、北地二郡,出鸡头山,过回中”,开通了关中通往陇右的一条驰道——鸡头道。鸡头道因经过鸡头山(平凉崆峒山)而得名。这条驰道以咸阳为起点,经淳化、旬邑入甘肃,逾陇山,西达陇右诸地。

泾河到关中这一段,自古以来就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农田工程,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郑国渠,这也是古代关中第一次大兴水利。不得不佩服秦国的国君,硬是把一次“疲秦”的大阴谋变成一次“强秦”的良策。历经十年,灌溉万顷农田,建立万世之功。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7)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8)

汉武帝的时候,有修了白渠,与郑国渠合称“郑白渠”,民谣颂之: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鍤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汉书•沟洫志》)

“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这是对京师之地粮食的重要保证。

泾河流域是周人先祖生活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发展出了中国早期的农业技术。泾河流域也是秦统一中国战争中,早期吞并的地区,秦穆公伐戎,吞并12个戎国,成为西戎霸主。这里历史文化深厚,《西游记》中有魏征梦中斩龙王,民间故事有柳毅大义传家书,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9)

泾干渠

明清到民国,泾河旁的“泾三高”更是成为了关中平原的“白菜心”,农业、商业和文化事业在陕西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沣河

发源于长安区沣峪,据载大禹曾经治理过沣河,西周的丰、镐二京就建在沣河东西两岸。秦咸阳宫、汉长安城也位于沣河、渭河交汇处,汉、唐时的昆明池也是引沣河水形成的。

《尚书·禹贡》:“漆沮即从,沣水攸同。”《诗经•大雅》:“沣水东注,维禹之绩。”说明了沣河很早就汇入渭河,而且沣河曾经有过改道,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关注到这条河流。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10)

西周灭亡后,丰镐也淡出了人民的视野,一直到了汉唐的时候。

《汉书·武帝纪》:西南“有越隽、昆明国。……故作昆明池象之以习水战”,许多历史学家考证修昆明池主要是为长安城供给生活用水,并供皇家贵族游观。不过,《汉书》上这个记载也说明了昆明池确实是水波浩渺,据说面积约10平方公里,遗址在今长安县斗门镇东南。昆明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人工湖,相当于三个杭州西湖。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11)

唐代几次疏浚昆明池,并把沣水引入池中,基本保持汉时风貌。约到唐文宗时,因向昆明池输水的石垯堰堵塞,池水逐渐干涸,变为大片农田。至今昆明湖留下的文物有织女、牛郎二石雕像。我多次去过“石婆庙”,后来才知道今石婆庙内是男像,即“牛郎”,石爷庙内是女像,即“织女”。 不过大家一直把“石爷”叫石婆,每年浩大的石婆庙会在西安地区影响巨大。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12)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门口有一条石,据说是陕历博最低调的文物,有人说是昆明池的石鲸,杜甫《秋兴·八首》有诗句“织女机丝虚月夜,石鲸鳞甲动秋风”,说的就是这个,我眼拙,多次过历博,都没有注意到。不过,汉人的雕刻手法确实是太写意了,看的时候要专注一些。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13)

沣河留下的诗句确实多,韦应物《忆沣上幽居》:“一来当复去,犹此厌樊笼。况我林栖子,朝服坐南宫。唯独问啼鸟,还如沣水东。” 白居易有“沣水店头春尽日,送君上马谪通川”。

我上次到仪祉湖,有文章写到沣惠渠首,沣惠渠就不再赘述。这几年昆明湖公园和诗经里的修建,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特别是昆明湖的水面,确是烟波浩渺。

涝河

古称潦水,源头有两条,东涝河发源于静峪垴(冰晶顶),西涝河发源于秦岭梁,两河交汇后北流,交汇口就在朱雀国家森林公园北一点。

“涝”就是水大,水多的意思,所以洪水就多,鄠邑区涝店镇有个三过村,据说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就留下三过村的村名。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14)

涝河出涝峪口后,因有一段长约5公里的卵石滩,成为地面看不到的潜流,此后又露出地面,因此人称此段为“十里天桥”。有一个传说,有人到涝峪砍柴,丢了一个草帽,他背柴走到丈八寺南堡胡公泉边喝水时,草帽从胡公泉冒出来。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15)

现在在这里修建了“天桥湖”,成为了网红打卡地,说实话,这里的景色真的不错,闲暇周末,游人如织,湖光廊桥伴着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16)

秦惠文王在涝河流域建萯阳宫,相传秦始皇将太后安置于此。旁边就是渼陂湖旧址,唐朝的诗人多人在此游览,留下众多诗句,除了杜甫《渼陂行》中的“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还有韦应物的“万顷层澜春涨碧,一川秀色暝阴开”,岑参的 “万顷浸天色,千寻穷地根”。现在这里重新修建了渼陂湖,水面宽阔,景色秀丽,成为鄠邑区西新兴城区的最佳休闲地。

灞河

灞河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称霸西戎,欲显其霸功,改名灞水。发源于蓝田县灞源镇麻家坡以北,循白鹿原之东北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光泰庙(广太庙)附近合浐水后入于渭。灞河流经的地域文化深厚,从最早的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到后来的华胥氏传说,都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17)

作为长安城东的河流,东西往来必渡此河,秦汉时期已经在灞河上边修了桥,桥上设亭稽查行人。《三辅黄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唐朝在灞桥设有驿站,送别也就送到这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灞柳风雪”亦为长安八景之一,折柳送别就是灞河最广为人熟知的典故。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18)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19)

李白在诗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刘禹锡写道“征徒出灞涘,回首伤如何”,韦应物诗句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所以灞桥又被称为“断肠桥”、“销魂桥”。灞桥的名气如此之大,也成为西安周边唯一以河流为名字的区县——灞桥区。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20)

这里是军事交通要道,也是长安城最后一道屏护。程大昌《雍录》说:“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面而出入峣潼两关者,路必由之”。秦末刘邦出武关军霸上,明末张宗愚率捻军突临灞桥。

浐河

浐河,发源于蓝田县西南秦岭北坡汤峪乡,有汤峪河、岱峪河、库峪河三源组成,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光泰庙(广太庙)附近汇入灞河。古时浐河是直接入渭的,灞河绕铜人原向东流去,并不与浐河交汇。后由于骊山隆起,影响灞河向西偏移,灞河夺去了浐河河道,浐河成为灞河的一级支流。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21)

西晋潘岳在《西征赋》中写道“南有玄灞素浐,汤井温谷”,留下了一个词­——“玄灞素浐”,意思说灞河水深广,浐河水清浅。浐河在白鹿原与少陵原之间,河谷宽阔,形成一平畴沃野,与樊川、御宿川号称“长安三大川”。著名的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就在浐河河畔。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22)

浐河距离西安较近,从现在的考古发现看,从唐朝起长安城内曲江池、兴庆池、太液池的水,均经黄渠和龙首渠由浐河引来。到今天,浐灞合流,对西安市更加重要了。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23)

2004年9月西安市成立浐灞生态区,坚持“生态优先”,欧亚经济论坛,2007年F1摩托艇世锦赛,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国际性重大活动和项目先后落幕浐灞,雁鸣湖湿地、广运谭生态景区、桃花潭生态景区、浐灞商务中心等大项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24)

今年十四运的主会场西安奥体中心,就在距离广运潭不远,白天的比赛,晚上的灯光秀,更是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滈河和潏河

把两条河流放在一起写,是因为我到仪祉湖的时候,看到仪祉湖分水闸上有四个字:“四水归一”,当时写了一篇小文章,简单的把滈河、潏河和它们交汇的洨河介绍了一下,摘录如下,不在赘述: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25)

“四水归一”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就是四条河在沣惠渠合为一条,有意思就在于这四条河上:潏河、滈河、洨河和沣河。

从东向西,先说潏河,光是这个名字,就叫人争论不休。现在字典上 “潏”音为“ yù”,但当地人读jué,其实这个古字音就有,当地人不是乱叫的。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26)

潏河发源于大峪,原先是直接流向渭河的,在韦曲南分流,一路西北沿今皂河(皂河就是“漕河”,向古长安城漕运秦岭木炭,用了其谐音)流向渭河,一路西南流向到香积寺后纳入滈河一直向西汇流直至沣河。从认渭河当“老大”变成沣河的“小跟班”。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27)

滈河发源于石砭峪,流经王曲时,受神禾原阻挡,拐个大弯然后向西流去,当地人说“滈河一个湾,赛过樊川一个川”,这是把滈河和潏河相比。不过,这个滈河湾确实给王曲带来了繁荣。没有滈河,就没有王曲的“黄埔军校”,没有《创业史》的“蛤蟆滩”,没有蒋总统的“常宁宫”。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28)

滈河和潏河是长安八水中两条向西流向的“倒趟河”,在香积寺前,二水合一,就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洨河,洨,字典里读xiáo,字典上给的解释是流经赵州桥的那条河,不过当地人都读作,这个字古音也是这样读。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29)

我认为这个 “洨”很有意思,两水相交,多形象,读作jiāo音莫麻达。西万路上有一个“洨河大桥”,不过很多人还是不承认这个名字,有些文章,把这个沣惠渠说成是沣河和潏河相交。

皂河

“八水”已经介绍完,这里有必要补充这个不明不白的皂河。前面引用的文字说“潏河在韦曲南分流,一路西北沿今皂河(皂河就是“漕河”,向古长安城漕运秦岭木炭,用了其谐音)流向渭河”(其实也有人说是滈河引流到皂河)。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30)

皂河之名汉唐不见,皂河即漕河。咸宁长安两县志说:“皂水即潏水之下流,自咸宁县皇子坡入境,(长安县)西北流十五里有渠(丈八沟附近)注城池,又三十里绕汉城故址,名皂河湾,折而东北流十七里,复至咸宁县境入渭。”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31)

还有资料说是在长安牛头寺附近分为二支,一北流易名皂河(即漕河),皇子坡和牛头寺都在韦曲南,相隔不远,基本上可以当成一个地方。

关于皂河的研究各种资料记载庞杂,但大多都认为是潏河下流,我不是专家,争辩还是留个有心人吧,不过大家共同的观点是皂河对汉唐长安城的城市用水作用重大。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32)

沣河三环上的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皂河是西安市重要的污水排放渠,臭气熏天。改造后,碧水蓝天,确实造福了一方百姓。

随着西安的快速发展,昔日的“八水绕长安”到现在,很多已经不是“绕长安”了,已经成为西安的城中河,一个城市有水才有灵气,有水才有生机。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33)

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西安人,应该知道那个时候西安市缺水,很多人都有用大盆小桶在外面接水的经历吧。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34)

现在的西安,以八水为线,穿起一个个似珍珠般的湖泊、水池, “东有浐灞广运潭、西有沣河昆明湖、南有唐城曲江池、北有汉城团结库、中有明清护城河”,加上渼陂湖、雁鸣湖等一系列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水利工程。

八水绕长安源头是哪里(我们正在见证从)(35)

我们正在见证历史:从八水绕长安,到八水进长安。“八水”就要成为城中河了。

作者:云水终南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