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卫视推出的水下舞蹈《洛神水赋》成为热门话题,也使得曹植的《洛神赋》浮出水面。

稍懂中国古典文学的人知道,《洛神赋》是三国时期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

曹植的洛神赋一共有几个版本(撕开曹植洛神赋的华丽外衣)(1)

是的,作者就是曹操之子、七步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曹植。

《洛神赋》虚构了作者与洛神的邂逅、爱恋之情。但因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作者只能抒发悲伤怅惘之情。

此赋想象之丰富,词藻之华丽,描写之传神,抒情之深厚,令人赞叹为文苑的一朵奇葩。

古今对它的思想、艺术成就都给予了极高评价,将它与屈原的《九歌》、宋玉的《神女》并称为文学经典名篇。

那么问题来了,《洛神赋》中的“美人鱼”洛神是谁?

曹植的洛神赋一共有几个版本(撕开曹植洛神赋的华丽外衣)(2)

一种流行的说法是,洛神是传说中古帝宓(fú)羲氏之女,溺死洛水而为神,故名洛神,又名宓妃。

但是,这个洛神毕竟是远古传说中的形象。

即使曹植才高八斗,也犯不着为这个虚无缥缈的女神费尽心思,写下篇制宏大、洋洋洒洒一千多字的辞赋。更难以做到描写细腻、情思绻缱。

显然,曹植是在借此辞赋寄情言志,表达一种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

于是有人就认为《洛神赋》中的“洛神”指的是曹植的嫂嫂甄氏。

这种观点来源于《文选》李善注引《东观汉记》。

这种观点认为,曹植年少时与嫂嫂甄氏(曹丕之妻)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

甄氏出身中山无极的豪门望族,少女时丰姿绰约,国色天香,被赞为"目凝山水皆添色,笑倚花枝不敢发"。

而且知书达礼,贤淑惠良。

曹植的洛神赋一共有几个版本(撕开曹植洛神赋的华丽外衣)(3)

军阀袁绍便托人提亲,于是甄氏嫁给其子袁熙为妻。

公元204年,袁熙镇守幽州,甄氏留居邺城照顾婆母。曹丕随父亲曹操攻陷邺城,将甄氏收纳为妻室。

《世说新语·惑溺》中记载:

“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急召甄,左右曰:‘正宫中郎已捋去’。公曰:‘今年破城,正为奴’。”

这段记载的意思是,曹操攻陷邺城,命人急召甄氏来见,部下则告诉他甄氏已被曹丕掳走。曹操恼悔地说:今年攻打邺城正是为了夺取甄氏。

《三国演义》第32回、第33回中,也记载了类似情节。

由此可见甄氏之美名远扬,令天下男子垂涎。

曹植的洛神赋一共有几个版本(撕开曹植洛神赋的华丽外衣)(4)

曹丕生性风流,妻妾众多。例如原配是出身乡党名族的任氏,而且曹丕特别宠爱南郡太守郭永之女郭氏。

对于甄氏这样的敌军之妻,曹丕也只是一时性起,贪恋其美貌,不可能宠爱、信任。

加之,曹丕忙于戎马征战、政治权斗,无暇过多顾及甄氏。

而当时的曹植年少,不喜征伐,就留居后方。因而也得以与嫂嫂甄氏相处。

曹植丰神俊朗,才华横溢;甄氏国色天香,精通诗文。因而,两人暗生情愫也是正常,只是碍于家族伦理,不能公开。

曹植自小非常聪慧,文采飞扬,很受曹操宠爱。

但是他文人气浓,性情坦率自然,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尤其是饮酒无节制、任性而行,逐渐令曹操失望,在“太子之争”中落败于哥哥曹丕。

曹植的洛神赋一共有几个版本(撕开曹植洛神赋的华丽外衣)(5)

220年,曹丕受禅称帝,册封郭氏为皇后。第二年以"甄不为后,有怨言,赐死"。甄氏当时年仅40岁,已生有曹叡(后来的魏明帝)、东乡公主。

据说甄氏死时被以糠塞口,以发遮面,十分凄惨。

甄氏之死是个谜团,有说是因为失宠而有怨言,也有说是因与曹植的私情被流传。

当时的曹植,夺嫡继位失败,友人党羽被剪杀,被曹丕严加防范,处处受限制和打击,数次徙封、颠沛流离,如丧家之犬,陷于愤忿、苦闷和悲愁之中。

甄氏死后不久,本来被封为安乡候的曹植刚到安乡,又接到诏书被改封为鄄城王。

按照礼制,他得前往京城洛阳,向皇兄曹丕当面谢恩。

这将是又一次尴尬的会面,言不由衷地表忠。

在途中,他写下了《野田黄雀行》,通过黄雀投罗的比喻,抒发自己的愤慨和无奈: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他到洛阳朝见曹丕时,太子曹叡陪宴。饭后,曹丕将甄氏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

曹植的洛神赋一共有几个版本(撕开曹植洛神赋的华丽外衣)(6)

玉枕是私密之物,曹丕为何把妻子的这样东西送给曹植呢?

按照《昭明文选》的说法,是曹丕大概相信了甄氏与曹植有私情的传言,因而“意亦寻悟”,即故意试探曹植。

此情此景,令曹植心中酸楚无比,感慨万千。

在返回封地鄄城途中,他夜宿洛水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氏凌波御风而来相见。

曹植的洛神赋一共有几个版本(撕开曹植洛神赋的华丽外衣)(7)

一觉醒来,却是一枕幽梦。

于是他旧情复燃,文思激荡,写下《感甄赋》,以洛神暗指甄氏,寄情于深沉的文字中。

其中描写了对甄氏的美丽绝伦形象的回忆: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最后悲叹了与甄氏相恋无果的悲情: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辞赋中,曹植对于女神之情,可赞、可叹!

曹叡继位皇帝后,追尊生母甄氏为文昭皇后。为避名讳,《感甄赋》就改名为《洛神赋》。

由于《洛神赋》的巨大影响力,加之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自古至今,根据这个爱情故事改编的戏曲、小说等文艺题材源源不断。

曹植的洛神赋一共有几个版本(撕开曹植洛神赋的华丽外衣)(8)

当然,也有人不认同《洛神赋》中的“洛神”指甄氏。

有人认为《洛神赋》是纪念亡妻崔氏而写,有人认为是曹植感伤自己落败的政治处境、向哥哥魏文帝曹丕表明心迹。

哪一种说法属实呢?只有曹植自己知道。

总之,31岁的曹植写《洛神赋》的初心,不可能只是为传说中古帝宓羲氏之女而写。

按当时曹植的经历、处境和心情,不会那么单纯、快乐。

#谣零零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