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前段时间,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在研究超大质量黑洞成因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颠覆此前理论的新观点——或有星系中央的暗物质直接形成,这也意味着,超大质量的形成和普通物质无关。

超大质量黑洞形成(罕见超大质量黑洞出现)(1)

什么是超大质量黑洞?

超大质量黑洞是宇宙中的一种黑洞类型,它们的质量最小约为太阳的100倍,最大约为太阳的100亿倍。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在每一个大星系的中心地带,都至少存在着1个超大质量黑洞,拿银河系来说,也是如此。

和其它类型的黑洞相比,超大质量黑洞的成因显得更为神秘,因此,多年来科学家们在研究超大质量黑洞的过程中,也一直搞不清楚它们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特别是当来自宇宙诞生8亿年左右的超大质量黑洞被发现后,也让科学家们感到更加疑惑。

超大质量黑洞形成(罕见超大质量黑洞出现)(2)

在过去的超大质量黑洞形成模型中,研究认为,或许是由普通的重子物质形成的,之后伴随着引力坍缩,才会在每个大星系的中心稠密地带形成超大质量黑洞。然而,这种观点却不足以解释所有关于超大质量黑洞的理论。

一直到前段时间,而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在超大质量黑洞的周围发现了稀薄的暗物质晕,这些发现让科学家们开始转变思路,认为暗物质或许和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有关。并且通过模拟实验证明:暗物质内核坍缩后,的确会形成超大质量黑洞,这也意味着,即使大星系还没有形成,然而超大质量黑洞却早已经出现了。

超大质量黑洞形成(罕见超大质量黑洞出现)(3)

什么是暗物质?

暗物质是宇宙中非常神秘的一种存在,因为人类不仅看不见它,而且也很难探测到它,不过,早在百年前,科学家们就已经提出过暗物质的概念了,只不过,当时庞加莱等多位科学家,都将暗物质称作“黑体”。

一开始,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暗物质不过是科学家们无法解释宇宙中的一些自然现象,而做出的一种猜想,可是伴随着研究却发现,暗物质真的存在,特别是爱因斯坦在1915年也通过计算证明,只有暗物质存在,宇宙才会保持稳定。

超大质量黑洞形成(罕见超大质量黑洞出现)(4)

此后,很多研究者都开始对暗物质进行深入的研究,一直到1932年,提出了著名的“奥尔特云”猜想的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第一次进行了大胆的假设:认为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中,就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

之后,科学家们根据以上几位“大师”的猜想,并且伴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陆续通过“星系自转问题”和“引力透镜效应”,确认了暗物质的存在,因为如果宇宙中不存在暗物质,那么,处于星系边缘的恒星系统,它们的公转速度普遍要比现在慢很多。

超大质量黑洞形成(罕见超大质量黑洞出现)(5)

这意味着,有一股巨大的引力拉扯着它们,同时让它们的自转速度出现异常。此后在1980年,科学家们又在宇宙中发现了2个 一模一样的类星体,这也是上文中提到过的,可以证明暗物质存在的“引力透镜效应”,在此基础上,暗物质也得到了科学家们的普遍认可。

对于暗物质的研究多了,有关于暗物质的各种猜想也随之诞生,比方说有观点认为,暗物质主导的世界,事实上才是真实的宇宙,包括前段时间也有研究者认为,或许每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内部,都存在着一个“子宇宙”。

超大质量黑洞形成(罕见超大质量黑洞出现)(6)

这意味着,我们看到的宇宙,可能也是处在某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之中,人类如果可以进入到超大质量黑洞中,或许就可以通过它来实现在不同时空(不同宇宙)之间的穿梭,尽管这个观点看起来太不可思议了,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毕竟从人类的角度来说,人类目前无法探知到黑洞的内部到底有什么,自然也就对于黑洞内部到底是什么模样一无所知了,就好像人类目前虽然通过计算,可以确认暗物质在宇宙中的占比大约为26.8%,可是,有关于暗物质的很多观点,也都在研究和证明之中。

超大质量黑洞形成(罕见超大质量黑洞出现)(7)

拿这一次来说,科学家们提出了有关于超大质量黑洞和暗物质的猜想,但是想要证实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寻找证据,未来研究者们也计划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如果可以借此来揭开宇宙早期的星系和黑洞的演化谜团,也就再好不过了,一起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