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是践行‘以深带浅’、‘以深制浅’战略思想的必然选择,是我国海洋科技能力的核心支撑。”“奋斗者”号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叶聪,1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解读载人深潜技术进展。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奋斗者号,我国已经完成对地球上海洋最深处的大挑战。面对“载人深潜器干到头了”的疑问,叶聪表示万米深度只是科学坐标之一。

蛟龙号打破世界深潜纪录(深海勇士号到奋斗者号)(1)

从蛟龙号的主任设计师、深海勇士号的副总设计师和总质量师,到奋斗者号的总设计师和海试总指挥,叶聪不仅是“载人深潜英雄”,而且是“改革先锋”。他本人多次亲身参与载人深潜试验,最大下潜深度10124米。当天,在第三届“国家海洋战略与创新能力建设”暨“长兴奋起”高峰论坛上,他告诉政产学研各方代表,我国载人潜水器谱系化初具规模,并进入万米时代,而“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远非终点。

仅仅从下潜地点看,全球超过6000米的深渊达37个,其中5个在大西洋、4个在印度洋、28个在太平洋,被“奋斗者号”征服的“挑战者深渊”处于马里亚纳海沟的最大深度。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奋斗者号2016年立项,经过设计、总装、陆上联调、水池试验等,2020年7月进行第一阶段海试,共17个潜次。而在2020年10月到11月的第二阶段海试13个潜次中,共开展8次万米级下潜,达到最大深度10909米,通过海试现场验收,当年底移交业主单位。

蛟龙号打破世界深潜纪录(深海勇士号到奋斗者号)(2)

另一方面,从深潜器服役时长与下潜航次看,世界上同类潜水器都可谓“全球劳模”。美国“Alvin”潜水器,从1964年至今,完成5065次下潜,叶聪本人也曾搭载它下潜深海。同时,俄罗斯、法国、日本等国的潜水器,基本寿命都达几十年之久。他透露,作为我国载人深潜元老,以服役首个10年为期的蛟龙号,也已按全寿命维护保障计划,完成大修和海试。

7000米级的载人深潜器蛟龙号,2009年至今下潜约191次。更新的深海勇士号,尽管潜深并不大,为4500米,但下潜频次明显增加。2017年至今年5月,已下潜372次,作业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下潜地点包括我国南海、东西太平洋和西南印度洋,地形包括海底的平原、海山、热液、冷泉等,执行过海底考古、搜索打捞、资源探测、环境调查等任务,并与遥控无人潜水器ROV、着陆器在海底开展联合作业。

蛟龙号打破世界深潜纪录(深海勇士号到奋斗者号)(3)

比起前两者,将最大潜深刷新到万米级的奋斗者号身材大很多。从超高压环境下的中厚壳设计计算、监测与评估方法,到钛合金宽幅超厚板轧制、半球整体冲压和电子束焊接技术等,为了这项全海深的载人潜水器研制任务,叶聪等人的大团队同时开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应用示范等,针对极端环境,开展极致设计,通过极限制造,由此实现了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作业能力。

不仅仅是“一到海底就上来”,当前科学家更希望深海装备三五天甚至三五个月持续进行原位观测和实验,产业界等的战略需求更不止于此。叶聪认为,从完善连接器和传感器短板,到推进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我国载人深潜还将“更上一层楼”,服务新场景、融入新过程。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本文图片来源:上海交大

来源:作者:徐瑞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