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专家:方清,宜昌市中心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

20世纪60年代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直到70年代才命名,并确定“乙肝三系”免疫学上的初步意义。

因为那时对乙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只是处于开始阶段,还没诞生HBVDNA检测技术,病毒检测只能做一些抗原抗体分析。于是发现,一部分仁的“乙肝两对半”表现为1.3.5(HBsAg,HBeAg和抗-HBc)同时阳性;另一部分人则出现1,4,5(HBsAg,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为了方便称呼和记忆,我国医生把他们起了个俗名,前一种情况叫“大三阳”,后一种情况叫“小三阳”。按照当时的医学认识水平,原以为“大三阳”较“小三阳”危害大,因此导致很多人直至今天还被这样的叫法所误导。

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有啥区别吗(乙肝大三阳和)(1)

时间飞逝,科学不断地深入研究,20世纪90年代HBVDNA检测技术被创造,发现一部分“小三阳”病毒依然能继续复制,病理变化依然继续进展。

以下才应是准确的认识:凡是有人长期携带乙肝表面抗原(HBsAg),无论他是否为“大”或“小”的“三阳”。就应该加测HBVDNA。如HBVDNA阳性就说明仍然带有乙肝病毒。

更多专业靠谱医学建议,请微信搜一搜【石榴云医by七乐康】(qlk-pati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