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消费评审团栏目接到针对萧邦美发的投诉,这个曾经遍布南京大街小巷的连锁店突然开启关门和换名模式,持有该店会员卡的消费者遭遇用卡困扰记者调查发现,先利用预付卡充值吸引会员,然后采取关门或是更改店名的方式逃脱责任,已经演变成美容美发行业“融资”新套路,频繁的开店关店极大破坏了消费者的信心和市场秩序,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美发连锁店纷纷关门?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美发连锁店纷纷关门(美发连锁店重现)

美发连锁店纷纷关门

近期消费评审团栏目接到针对萧邦美发的投诉,这个曾经遍布南京大街小巷的连锁店突然开启关门和换名模式,持有该店会员卡的消费者遭遇用卡困扰。记者调查发现,先利用预付卡充值吸引会员,然后采取关门或是更改店名的方式逃脱责任,已经演变成美容美发行业“融资”新套路,频繁的开店关店极大破坏了消费者的信心和市场秩序。

萧邦“突变”,消费者很受伤

“再厉害的肖邦,也弹不出我的悲伤!”这句曾经的网络名句(大意,非原话,肖邦与萧邦同音),这回成了对现实中“萧邦美发”的持卡会员最贴切的形容。近日,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栏目连续接到十余起针对萧邦连锁美发店的投诉,情况无一例外,该品牌的多家连锁店突然关门或是换了老板,消费者手中数千元甚至更多余额的充值会员卡几乎成了废卡。

投诉人:陈女士

地点:栖霞区左右阳光小区萧邦美发店 变故:突然关门 损失:2000多元

这家萧邦美发店就在陈女士的家门口,今年9月,她还在萧邦进行的促销活动中充值2000元。没想到两个月后,这家萧邦店关门了。

“毫无征兆,说关就关了。”陈女士告诉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栏目记者,在她的印象中,这家店也刚开没多久,装潢很新,店员也很热情。而当时之所以充值,就是因为店员告诉她,马上要到“十一”了,店里专门推出了回馈客户的节日优惠活动,充值满一定数额,就可以获赠价值不菲的套餐。陈女士是上个月准备去店里修剪头发时,发现这家店已经不营业了。“旁边的店家告诉我, 萧邦已经开始寻求转租了。”陈女士不解的是,这停业也不是小事,为何不提前告诉客户?这充值卡内的钱怎么办?

投诉人:张先生

地点:玄武区萧邦美发店 变故:装修升级,充值后才能用 损失:4000多元

张先生是肖邦美发的忠实用户,在萧邦换名升级之前,他的萧邦美发卡中还有4000多元没有用。今年11月,这家萧邦美发店突然进行了店面升级,升级完之后,他猛然发现店名换了。当他拿着萧邦的美发卡要求继续使用的时候,对方表示必须要再充值才能使用,这让张先生很生气。

“我怀疑美发店之间是不是有默契?”张先生告诉消费评审团记者,原来这家店在萧邦之前也是家美发店,去年改名成了萧邦美发,当时也是充了1000元才能够将原来的美发卡里面的钱转到了萧邦的账上。他认为,美发店更名后要求消费者充值后才给正常使用,是在套钱!

投诉人:胡小姐

地点:江宁区万达萧邦理发店 变故:改名了,需充值转成新会员 损失:2000多元

胡小姐告诉消费评审团记者,当初在萧邦美发店办卡,很大程度看中的是萧邦的连锁店多,消费起来会比较方便。可是今年11月份,她突然看见家门口的萧邦理发店关门了,而跑到单位附近,位于江宁万达商场的萧邦美发店一看,这家店的名称改成了joejoe’s,对方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胡小姐的萧邦卡不能用了,如果要用必须充值转成joejoe's的会员。胡小姐当时就问joejoe’s和萧邦之间的关系,工作人员回答:没关系。

“我现在卡里面还有2000多元怎么办?”胡小姐说,现在这卡根本就找不到地方用,她发现身边还有不少跟她一样的消费者,他们究竟该如何维权?

记者调查

美容美发业不止“萧邦”这么干

换老板换店名几乎零成本

美容美发卡、休闲健身卡、洗车卡、蛋糕卡……这年头,每个人几乎都有几张预付卡。消费评审团记者根据这几年针对预付费投诉情况看,每年年底都是预付费投诉高峰期,而被投诉的门店换名、关门也经常在这个时间段发生。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苏)库中,扬子晚报记者查询发现,已经有多家注册为萧邦的美容美发店进行了注销。其中一家注册地在张家港市金港镇长江路上的萧邦美容美发店,其注册日期为2016年4月6日,而其注销日期是在2016年的6月14日。

“这仅仅只是注册名称是萧邦的美发店,挂着萧邦旗号的美发加盟店更多。”南京市一家区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从注册到注销的时间段来看,如此之短的经营时间确实令人难以理解。

突然关门或是升级换店名的美发连锁店不仅仅是萧邦美发一家。张女士的美发卡是在南京玄武区永琪美发连锁店办的,这家店位于玄武区板仓街94号,卡内余额还有700多元。不久前,张女士再次到店消费时,店家告诉她,老板换人了。如果要用以前的卡,必须再充值。张女士向所在辖区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但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美容美发店频频关门或是改换门庭,老板没损失吗?扬子晚报记者调查发现,个体户的更名或是更换法人几乎是零成本。

业内人士揭内幕——

大卖充值卡后玩“消失” 这是美发行业的“圈钱套路”

美发店为何“推陈出新”的步伐如此之快,这其中究竟深藏何种秘密?一位美发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向扬子晚报记者披露,这些年美发行业相当之乱,有的店就是在利用开门关门来敛财。

这位人士介绍,一些美发店开业的装修花费也就十几万元,但是只要半年时间,他的充值卡就可以卖到百万元之多,然后就换老板换店名。这一换,老卡的客户就可以轻松“扔掉”。新店的老板往往就是老店老板的朋友,然后新店再利用激活老卡必须再充值的方式,再发行新的美发卡,这样一来,客户投进去的钱越来越多,换一家就要充一次钱,等到钱再到一定数量之后,第二家店就开始着手转给第三家老板了。

这位人士直言,看着这样来钱快,很多刚入行的美发店年轻人,根本不安心学手艺开店,而是想着怎么多让客户充值,然后就等着转店。“这些连锁店如此低劣的做法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该行业信誉,应该要好好管管了,不然到最后,消费者根本就不敢信任美发店了。”

管理尴尬

监督部门:只能协调,难度很大

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基层分局的局长告诉扬子晚报记者,预付卡消费的问题非常多,而且处理起来也非常难。

该局长介绍,从操作手法来看,如果个体工商户要更名,几乎都是零成本的,而变更法人也是如此,因此美发店的换老板和换名称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另外充值预付卡的问题,属于店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合同约定,如果有纠纷,最有法律约束力的是民事起诉。但是起诉要花费成本和时间,普通消费者只能投诉到他们市场管理部门,但是因为这种商业模式通常也没有什么具体合同,因此证据缺乏,只能一遍遍上门磨,不断沟通,让商家做出让步。如果商家跑路,市场监督部门也就没办法了。

商务部门:个体户预付卡管不了

早在2012年,商务部发布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就规定,凡从事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发卡企业均须到商务部门备案。为防范商家跑路、失联等情况,该《办法》还规定发卡企业必须进行资金存管,即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部门进行资金存管或保险兜底,一旦企业出现问题,企业预存资金银行或保险公司就可以赔付部分金额给消费者。然而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商务部门得到的讯息却不容乐观。

“规模较小的企业、公司,个体属于市场监管局监管,商务部门管不到,也管不了。”商务部门人士介绍说,根据商务部的相关办法,商务部门所管理的是规模企业。

记者了解到,目前政策规定的预付卡发行主体仅包括3大行业的8小类,而个体工商户等非法人企业以及法人企业的非法人分支机构并不包括在内。

多说1句

提振消费信心,不能放过“萧邦”

预付卡式消费模式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商家提前回笼资金、锁定客户,另一方面也让消费者获得实惠。所以开始之初,不论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对预付卡真是人见人爱。然而,消费者就像《大话西游》中单纯的紫霞,“我猜中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

预付卡管理对于个体户留下了政策空子,给了萧邦们玩“套路”的机会;而在萧邦们玩弄消费者信任之后,监管却如此无力,徒留蒙圈的消费者投诉无门,维权艰难。

所有这一切的脉络是清晰的。善良的消费者终究发现,其实自己自始至终都在被萧邦们算计。而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权益被肆意践踏的时候,如果我们还等不到“利剑出鞘”,那么提振消费信心只能是一句空话,管住预付卡市场的无序,请从管好“萧邦”开始。(陈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