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局查获假口罩(贩卖过期三无)(1)

为全力维护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价格秩序,佛山持续发力价格监管,加强防疫药品用品和民生重要商品价格监测,快速受理群众投诉举报,依法从严从快查处哄抬物价、不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今日曝光第二批10宗典型案例,涉及哄抬口罩、消毒液、大米等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行为。点击查看首批公布违法案件

案例一

佛山市恒纳大药房涉嫌哄抬部分药品价格案

2月13日,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群众举报,对佛山市恒纳大药房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药房对翰邦堂牌酒精棉球和云南白药牌板蓝根颗粒大幅涨价销售。

当事人的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构成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按照执法程序对该案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处理,将于近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二

佛山市家兴大药房涉嫌哄抬消毒液价格案

2月7日,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佛山市家兴大药房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其销售的“确正”牌消毒液在进货价的基础上大幅涨价销售。

当事人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构成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佛山市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按照执法程序对该案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处理,将于近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三

佛山市康诺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马齐分店涉嫌哄抬水银体温计价格案

2月8日,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佛山市康诺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马齐分店进行检查,发现该分店从2020年2月2日开始,大幅涨价对外销售水银体温计。

当事人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规定,构成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案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处理,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及《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作出行政处罚。

案例四

南海区九江镇伽润百货店涉嫌哄抬米价案

2月1日,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群众举报,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伽润百货店检查发现,该店在疫情期间对广西小农粘(15kg)大幅涨价,且没有明码标价对外出售。

当事人行为涉嫌违反了《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构成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违法行为。同时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构成不明码标价的违法行为。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按照执法程序对该案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处理,将于近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五

李某某涉嫌通过网络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口罩价格案

2月7日,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环市派出所移送的案件线索,经检查发现,李某某对外销售口罩,涉嫌通过网络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口罩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

当事人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构成哄抬物价的价格违法行为。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按照执法程序对该案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处理,将于近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六

佛山市禅城区永兴隆美容美发用品店涉嫌哄抬消毒水价格案

2月4日,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投诉举报对佛山市禅城区永兴隆美容美发用品店进行检查,发现该店大幅涨价对外销售桶装消毒水。

当事人行为涉嫌违反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办法》第九条第(三)项的有关规定,构成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佛山市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按照执法程序对该案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处理,将于近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七

佛山市顺盟堂药业有限公司顺德二分店涉嫌哄抬口罩价格案

1月29日,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巡查发现,佛山市顺盟堂药业有限公司顺德二分店从1月29日开始,对保为康舒适型防护口罩、保为康防尘口罩在进货价的基础上大幅涨价对外销售。

当事人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规定,构成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按照执法程序对该案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处理。

案例八

佛山市南海区官窑意众药店涉嫌哄抬口罩价格案

1月28日,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举报线索对佛山市南海区官窑意众药店进行检查。执法人员通过查询该药店后台销售记录发现,该药店销售的口罩为“冠桦口罩”,经比对,相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之前,该口罩商品的进销差价率大幅提高。

当事人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涉嫌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按照执法程序对该案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处理,将于近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九

佛山市高明区神康大药房涉嫌对药品和消毒产品不明码标价案

1月31日,高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佛山市高明区神康大药房对外销售药品和消毒产品时,未按规定明码标价。

当事人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三条规定,构成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高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责令当事人整改,并按照执法程序对该案事实进行调查处理,将于近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十

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仁康药店涉嫌对乙醇消毒液不明码标价案

2月4日,三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分局对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仁康药店进行检查发现,该店销售“漓峰乙醇消毒液”没有明码标价。

当事人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三条第一款,构成无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四十二条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三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分局正按照执法程序对该案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处理,将于近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市场监管局查获假口罩(贩卖过期三无)(2)

此外,南海区、大沥镇各级执法部门也加强各种民生商品价格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大沥镇工商局查获40万个过期口罩

2020年2月10日,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南海区大沥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同盐步派出所、平安社区,对位于南海区大沥镇盐步联安东塘大街19号的仓库进行检查。现场发现该仓库为杨春培在南国小商品城经营的佛山市南海弘永劳保用品经营部的仓库,仓库内存放约1000多箱口罩,每箱20盒,每盒20个口罩,该批口罩的包装陈旧,部分口罩发黄发霉,包装盒底部标有“Date de fabrication 200910”“expiry date:2012/10”文字,经初步翻译,上述文字中文为“制造日期 200910”,“到期日:2012/10”。该仓库内存放的口罩涉嫌为过期失效产品。

经现场清点,该仓库内共存放上述口罩443800个,鉴于该案涉案物品货值已达到法律规定的追诉标准,我局现场将该案交由公安部门进行立案查处,涉案的过期口罩443800个由公安部门予以扣押。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在路边销售三无口罩?查!

2月5日,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刘铭谦同志带队暗访大沥镇南国小商品城,重点检查南国小商品城周边是否存在群众反映的兜售三无口罩的违法行为。

在该商品城周边,有两人正利用车辆,在路边向群众兜售口罩。经查,当事人官某在路边销售的口罩为三无产品(无生产厂名,无生产厂址,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当事人涉嫌存在无照经营、销售三无产品等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当场暂扣了带有“facemask”标识的口罩15盒(50个装)、“保为康”标识的KN90口罩10个、“保为康”标识的防尘口罩3袋(10个装)、“保为康”标识的带阀透气口罩6个、带日文标识口罩20个、“威尼”标识的KN95口罩1个、“3M9002A”标识的口罩2个、“伟辉”标识的口罩6个、普通防尘口罩40个,合共865个。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举报方式

佛山将继续严厉打击各种民生商品价格违法行为,全力保障民生商品价格稳定!

市场监管局查获假口罩(贩卖过期三无)(3)

来源:佛山市场监督、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南海大沥微信编辑小组 李宜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