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达老师去世了。

演员在不同的价值观里有不同的身份,于是有不同的称谓。在资本主义社会,演员作为流水线上的零件,被称作戏子;一旦积累了足够的名声,将名声与人设作为自己占有的生产资料的一部分,就成了资本家的一员,于是被称作明星。

而社会主义将演员视作广大劳动者的一员,相比工业劳动者被尊称为师傅,文艺劳动者则被尊称为老师。所以我说,吴孟达老师去世了。

今天看到这个消息非常诧异和难过。华语电影人中我最喜欢的两位是姜文和周星驰(第三位是吴京),喜欢周星驰是离不开喜欢吴孟达的。

前阵子看到自媒体传吴孟达上节目说,只要自己不死,周星驰不退休,一定有机会合作。

吴孟达和周星驰为什么是黄金搭档(吴孟达与周星驰的合与分)(1)

于是刺激了我,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设想他们再度合作是一个怎样的作品。我还想得还非常细,非常具体:

在设想中,这个剧本应该像《鸟人》一样把现实作为故事本身,讲的就是“老死不相往来”状态中的周星驰、吴孟达两人,因为种种原因终于重新合作。电影拍摄手法以长镜头的文戏为主。故事背景是,吴孟达和周星驰曾经作为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喜剧搭档而走到一起,却因为似是而非的利益原因(“档期”的逻辑本质上是钱)分道扬镳近20年。剧中的周星驰、吴孟达可以比现实中更加潦倒。一个是所谓“江郎才尽”、“众叛亲离”、“对赌失败欠下巨额债务”的过气导演,一个是“只会吃老本”、“好赌破产”、贫病缠身的过气绿叶演员。于是两个分手20年的过气演员,为了解决现实的困境,也为了重新回到聚光灯下;尽管私下各自厌恶对方,却仍然以破镜重圆为名义,打算拍一部媚俗的电影。而且参考《唐人街探案》,在国外某个不发达地区拍摄(只有发生在没人认识吴孟达和周星驰的地方,戏剧性才能发生)。两个人为了对媒体炒作,在镜头前亲如父子兄弟。可是私下里,还是如同寇仇,争吵不停。因为各自深陷的危机太重,都希望合作的结果更加有利于自己。为此矛盾重重、互扯后腿、危机不断,结果共同酝酿出一个更巨大的危机让两个人都面临绝境。这个绝境的设计,主要参考《盗钥匙的方法》和《喜剧之王》。关键时刻,“演技”成为改变局面的唯一办法。于是在这个绝境中,两人却在毫无沟通的前提下,形成了惊人的默契,用超神的演技合作化解了危机。然后故事结尾,他们合作的电影票房还是扑街了。两人肩并肩坐在一张桌子前接受媒体采访,还是互相责怪对方。吴孟达怪周星驰做导演江郎才尽了,周星驰则怪是吴孟达演技退步……镜头摇到两人背后,拍着他们争吵中的背影拉高。观众听到他们骂着骂着,周星驰问到吴孟达最近身体状态,吴孟达也也问周星驰家人如何……电影就此落幕这个剧本不言自明的主题是,周星驰和吴孟达如果真有友情的话——这份友情并非仅仅建立在曾经共度患难、共享辉煌,也不单单是多年合作、亦师亦友,更不是利益上红花与绿叶的休戚与共……这份友情更本质的,是好演员与好演员的惺惺相惜,对相互实力的认可与信赖。

我前几天还常常沉浸在这样的想象中,虽然剧本设计体现了自己缺乏才华(《鸟人》式互文和镜头语言,《泰囧》式戏剧冲突,《盗钥匙的方法》式的高潮),但有一种类似粉丝给偶像组CP式的满足感。可没想到昨天看到吴孟达老师患病的消息,今天就看到他离世了。

人类的本质是 AT 力场,我们影迷其实是自私的。我们既不能体会到吴孟达老师去世前的感慨,也无法和他的亲人朋友一样分担悲伤……

对于影迷而言,此刻最大的难过都源于自己内心的遗憾罢了。诚实地说,我最难过的地方在于,再也看不到吴孟达老师在荧幕上的作品,尤其是他与周星驰合作的作品了。

要在这种影迷的自私情绪中能更进一步,只能尽我所能诠释吴孟达老师是一位怎样的好演员,为何能够在影迷心中种下这样的遗憾。

首先,我从来不认可周星驰、吴孟达二人“红花配绿叶”、“秤不离砣、砣不离秤”的说法。没有吴孟达的周星驰仍然是最好的演员、最好的导演之一。而离开了周星驰的吴孟达,也仍然是实力派、演技派、喜剧大师。

周星驰口碑票房的巅峰作品《功夫》里没有吴孟达。当代影史口碑票房综合最佳的《流浪地球》里,吴孟达也是比肩吴京,表演最有说服力的主演。二人的合作之所以在影迷心中种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并非从商业成就这些肤浅的理由可以逆推的。

吴孟达和周星驰为什么是黄金搭档(吴孟达与周星驰的合与分)(2)

红花与绿叶的结合,本质还是艺术创作的调性。

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解释两人前中期优秀的合作,与后期的“老死不相往来”。

我腹稿中有一个解读周星驰电影系列的提纲。其中从艺术调性上,将周星驰电影抽象出了三种特质,于是有三个分期:

这三个特质是:

  • 宗师级的喜剧演技
  • 开创时代的喜剧风格
  • 独特的电影主题

三个分期则是:

  • 周星驰作为主演的电影(主要是王晶等导演主导的电影)
  • 周星驰作为主创的电影(主导表演与喜剧风格,但主题还不够强烈)
  • 周星驰作为导演的电影(周氏电影主题成了灵魂,喜剧风格都退居其次)

吴孟达与周星驰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需要结合这三个分期来解读。

早期吴孟达和周星驰的合作,是作为优秀演员的合作。原因非常简单,周星驰的演技在香港电影界一骑绝尘、过度璀璨了。几乎只有吴孟达的喜剧实力,才能和周星驰配出精彩的对手戏。这是香港电影圈不断试错的结果。

吴孟达和周星驰为什么是黄金搭档(吴孟达与周星驰的合与分)(3)

我不想在纪念吴孟达老师的文章里去拉片论证周星驰的演技,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1992年的《家有喜事》,里面黄百鸣、张国荣、吴君如、张曼玉、毛舜筠哪个不优秀,结果这部春节档阖家欢电影,周星驰甚至不是主角,却成了 “周星驰”电影之一。

这个时期的周星驰,在电影叙事结构里的位置非常类似金凯瑞(很多崇洋媚外的人,说周星驰“模仿”金凯瑞)。别人演起来又蠢又尬、像是挠人咯吱窝的桥段(类似王晶逼着好演员古天乐、张家辉硬去演周星驰风格的角色,让人不忍目睹),可周星驰演起来非常有说服力、非常逼真,让人完全陷入角色共情,感受不到刻意。这是卓别林、金凯瑞、陈佩斯、赵本山这类喜剧大师独一档的实力。

可是造成的结果是,如果故事结构不是金凯瑞《大话王》这类独角戏架构,而是多线、多角色推动的;周星驰之外的戏份就容易整段垮掉。最惨不忍睹的例子就是《千王之王2000》,本意是用周星驰去捧红张家辉,结果变成对张家辉的公开处刑。

而吴孟达与周星驰合作中,吴孟达表现出了完全不逊于周星驰的喜剧调性,使得电影终于能有一个立得住的副线角色,作为支线去推动戏剧冲突的发展,或是穿插在周星驰主角戏之外,缓解观众的审美疲劳。

这里的戏剧逻辑是,喜剧源自窘境,窘境源自被动,主角的被动源自配角的主动,配角负责替主角制造行为动机。

典型的例子就是,《逃学威龙》里“重案组之虎曹达华”领导周星星卧底,《赌圣》里好赌的达叔逼着星仔用特异功能,《破坏之王》里鬼王达教何金银不要做懦夫,《苏乞儿》里老爹为苏擦哈尔灿乞食逼他学打狗棍法上进,《百变星君》里生父救助被炸碎的李泽星(雷雨梗,周星驰肯定很喜欢《雷雨》)改造为人造人,《少林足球》里黄金右脚带着五师兄踢足球,《喜剧之王》里带着尹天仇去做卧底,《食神》里大快乐老板让史蒂芬森周身败名裂……

吴孟达和周星驰为什么是黄金搭档(吴孟达与周星驰的合与分)(4)

吴孟达和周星驰为什么是黄金搭档(吴孟达与周星驰的合与分)(5)

吴孟达和周星驰为什么是黄金搭档(吴孟达与周星驰的合与分)(6)

换了演技无法与周星驰匹敌的演员担任这种配角,这种“主角被动”的叙事风格就很难立起来。于是剧情很自然地就会变成另一种模式,例如《算死草》里的陈梦吉、《审死官》的宋世杰、《还魂夜》里的Leon、《凌凌漆》里的凌凌漆……周星驰饰演的主角一枝独秀、卓然超群、思想讳莫如深,行事动机无法被他人理解,观众的代入感也会变弱。

主角都是周星驰,但有吴孟达和没有吴孟达,往往出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和路数。这是吴孟达超越其他所有周星驰电影黄金配角(陈百祥、黄一飞等)的精湛演技决定的。和周星驰相互成就的早期示范。这就像于谦之于郭德纲、孙越之于岳云鹏、王宝强之于徐峥(泰囧)、徐峥之于黄渤(心花路放)。

这就是喜剧演员演技层面上的调性。调性不合可以轻易毁掉一个作品,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徐峥和包贝尔的《港囧》。

然而吴孟达和周星驰的合作深度不止于此。他们更深层的契合,是角色创作上的调性和谐。很多时候,吴孟达饰演的是周星驰角色的分身。

吴孟达和周星驰为什么是黄金搭档(吴孟达与周星驰的合与分)(7)

周星驰在掌握了创作主导权后,越来越鲜明地展示出以下几个创作者特征:底层失败者、反抗强权、悲剧、童话。

周星驰偏好以底层失败者为主角,讲述一个反抗强权的故事,而这种反抗在现实中必然是悲剧,但他内心中却始终保留了童趣(武术、外星人、神话),所以总是用一个童话式的结局去掩盖悲剧的内核。

用魔幻现实主义(童话、神话)掩盖悲剧结局,是悲剧的最高审美。举几个例子,每次谈到这里,都会想起当初让我感受到内心剧痛的《潘神的迷宫》,或者是《鸟人》里看似有超能力的瑞根。周星驰则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并不想让观众察觉到童话之下的悲剧内核,往往是在童话的最高潮戛然而止,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叙事结构。

用现实主义的标准来看,《破坏之王》里的外卖小子应该会被大师兄活活打死,《少林足球》里的师兄弟就该是被时代遗忘的废物,《喜剧之王》的尹天仇仍然会跑龙套也无法给柳飘飘幸福,《长江七号》里的周小狄永远地失去了父亲,《美人鱼》里用人鱼隐喻的是真实世界里的海豚,就被人以“科学捕捞”为名在海豚湾里残忍的屠杀了……

周星驰不喜欢这样的纯粹悲剧,他就喜欢用一个少年才有的魔幻主义想象去设计一个童话结局,掩盖现实主义的悲剧,从而赋予正义以希望。

问题就在于悲剧到童话的跨度实在太大,逻辑上是必然拉胯的。很容易从底层人反抗强权的立足点,退化成天命所归的圣子。典型的例子就是《火影忍者》里“吊车尾”的鸣人,《哈利波特》里的哈利波特,故事讲着讲着从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人,变成了身世显赫的X二代、注定打败大魔王的预言之子。

所以在周星驰以悲剧为内核的童话故事里,特别需要吴孟达的存在。吴孟达和周星驰扮演的往往是相似境遇、相似性格、相似思维方式的双生角色,当周星驰的角色进入童话故事的叙事中,吴孟达的角色还留在凡尘里。就和现实一样

吴孟达和周星驰为什么是黄金搭档(吴孟达与周星驰的合与分)(8)

这种同调角色,最最最典型的是《破坏之王》里鬼王达和何金银,《少林足球》里黄金右脚和五师兄,《大话西游》里的二当家与至尊宝。这几部戏也是周星驰与吴孟达合作的巅峰了。其实《食神》里不可一世的史蒂芬森周,和大快乐的老板也是类似。

事实上,香港影坛在“饰演底层 loser” 这个领域,无人能比周星驰和吴孟达演得更好,更有说服力。吴孟达邋里邋遢拖着废品袋瘸着一条腿走过垃圾站,和周星驰蹲在马路边顺手捡起地上的烟头抽,都是香港电影再难复现的经典。

吴孟达和周星驰为什么是黄金搭档(吴孟达与周星驰的合与分)(9)

能和周星驰搭档演出“双生”的底层人,放诸当时,也只有吴孟达而已。只不过故事魔幻现实主义的走向中,往往是周星驰负责魔幻,吴孟达负责现实,故事方能完整。

这就像是天上的风筝和地上的人,飞翔的梦想属于地面上放风筝的人,脱离了人的存在,风筝就不再是梦想,而是神话了。一旦变成神话,“梦想”就不再属于每一个平凡的人,而只属于那些天命所归者。

最最能证明我这个观点的,是《破坏之王》、《少林足球》与《功夫》的差别。有吴孟达出演,《破坏之王》可以“人人有功练”,《少林足球》可以人人学功夫。但同样是功夫的题材,《功夫》里的主角就变成了一千年才一位,不世出的人才。价值观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这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由吴孟达饰演的双生角色,站在童话底下的现实面,导致周星驰的童话变成了周星驰的神话。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期待两人再度合作,对吴孟达老师去世深感遗憾的原因。离开了吴孟达,就再难有匹敌周星驰的演员,能够与他共同演绎出一场周星驰式,属于平民、属于底层人的悲剧童话

吴孟达和周星驰为什么是黄金搭档(吴孟达与周星驰的合与分)(10)

至于周星驰 20年来都不再与吴孟达合作,反倒是与上述论述均没有直接关系。除了现实的档期因素让两人没有合作的契机,更重要的是:

这个阶段的周星驰电影,是周星驰导演的电影,不但不再适合吴孟达,甚至不需要周星驰自己了。

许多艺术创作者,终身都在用不同的作品表达同一个主题。周星驰从一个演员,掌握话语权变为主创,再变为导演;他的表达欲是越来越高的。早已经不限于喜剧审美上的控制欲而已。

《大话西游》、《食神》、《少林足球》、《喜剧之王》、《西游降魔篇》、《美人鱼》这些电影,在主题上都有高度相似的地方:

男主角个人有非常强的执念,这种执念可能是名与利,但更多是理想;而男主角因为某些人格(或者与童年相关)上的特质,特别恐惧与爱人的亲密关系。男主角在理想上的勇往直前,和爱情与责任上的自我怀疑、自卑、恐惧,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导致的结果就是男主角辜负了女主角的爱情。

所以至尊宝辜负了紫霞仙子,史蒂芬森周辜负了火鸡,五师兄辜负了阿梅,尹天仇辜负了柳飘飘,陈玄奘辜负了段姑娘,刘轩辜负了珊珊……

只不过电影有时候会在结局塞进一个童话故事,五百年后夕阳武士与紫霞拥吻,火鸡只是龅牙被子弹打掉了,阿梅突然回归,尹天仇戏剧大卖,刘轩救下了珊珊……

可以看到这些周星驰导演的电影,都是非常个人化的,而且越来越私人化。逐渐成熟的周星驰,沉浸在自己对“段姑娘”、“娟儿”的悔恨中不可自拔,在电影里一遍又一遍地回到那个时候,试图加上一个童话式的结局。他的电影孤独感(独自在冷风中……我的寂寞谁能明白我……)越来越重,悔恨感越来越浓。

这也是周星驰为何不再主演自己的电影,因为电影讲述着属于一个年轻人的遗憾,年老的周星驰已经不适合出演了。

吴孟达和周星驰为什么是黄金搭档(吴孟达与周星驰的合与分)(11)

所以,为什么吴孟达二十年来没有与周星驰合作呢?因为吴孟达的角色如果出现在电影里,周星驰的角色就不孤独了。

作为演员的周星驰自己都演不了作为导演的周星驰想表达的主题,吴孟达不出现又有何奇怪呢?

吴孟达和周星驰为什么是黄金搭档(吴孟达与周星驰的合与分)(12)

这是我对吴孟达老师与周星驰关系的理解,也是我对吴孟达老师表演艺术水平的理解。也许谈论周星驰的篇幅更甚吴孟达老师,但毕竟要理解吴孟达老师曾经的辉煌,就需要建立对他和周星驰共同创作作品的理解基础上。

在我个人的理解中,吴孟达和周星驰如果真正有友情,并非仅仅建立在曾经共度患难、共享辉煌,也不单单是多年合作、亦师亦友,更不是利益上红花与绿叶的休戚与共——而是建立在好演员与好演员的惺惺相惜,对相互实力的认可与信赖之上。

吴孟达和周星驰为什么是黄金搭档(吴孟达与周星驰的合与分)(13)

周星驰与吴孟达都已步入老年,各自经历了许多波折,感悟也或许有变化。也许周星驰不再执着于用电影讲述一个少年的心结;而吴孟达也终于由于《流浪地球》的成功,能够再次有自由选择对得起自己能力的作品……这也许是两个人再度合作的最佳时机。

只不过我们再也看不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