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距离广州中考仅剩101天,很多学校会在本周迎来中考的百日誓师。今天我想简单谈谈百日誓师。

在此之前,更受关注,更激动人心的其实应该是高考版的百日誓师,先放一些图。

不一样的百日誓师(仪式感还是形式主义)(1)

广州四中

不一样的百日誓师(仪式感还是形式主义)(2)

铁一越秀

不一样的百日誓师(仪式感还是形式主义)(3)

培正中学

不一样的百日誓师(仪式感还是形式主义)(4)

真光中学

不一样的百日誓师(仪式感还是形式主义)(5)

省实越秀

不一样的百日誓师(仪式感还是形式主义)(6)

广州六中

众所周知,百日誓师一般就是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一场“show”,旨在激励大家,打足鸡血,冲刺高考(中考)。

我知道,很多参加这场show的同学,乃至家长,打心眼里会认为这是一次形式主义大于实际作用的活动。

但在我看来,百日誓师非但不是形式主义,更具有非常实在的意义。

作为钢铁直男,我一直没太搞得懂,什么是仪式感?为什么大多数女生都喜欢仪式感?正如我搞不懂,一直作为褒义词使用的“仪式感”,和作为贬义词使用的“形式主义”有何区别?

在我的概念里,百日誓师这正常show的所有环节,大致包含这些潜台词:

这些道理,你以为学生不懂吗?只不过懂了做不到,或者说没有一些动力和约束让他们能够真正去“拼”。

倘若把道理反复说,学生无疑更听不进去。如果能,家长们平日里使劲唠叨就行了,还用搞那么复杂干什么。

所以,百日誓师无非就是抓住“百日”这个契机,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让同学们自己感悟这些道理。

咦?写到这里,我好像开窍了!女生们的仪式感,无非就是强迫希望男生们表现出爱,嗯,应该是这样的。

只不过,各学校举办这场活动的组织水平差异,各发言代表的发言水平差异,动员学生动员能力差异,学生素质差异,造成了活动效果的差异。

实际上,和高三学生相比,初三学生更需要这仪式感满满的百日誓师。

大部分年龄和心智更成熟,并且已经复习了大半年之久的高三学生,对高考是有足够的重视的,也更清楚高考对人生而言意味着什么,只是自制力和动力不足罢了。

与之相对的,是很多初三学生到现在依然对中考没有概念,他们不知道好的高中和一般的高中,高中和职中会给自己的将来造成怎样的区别。

就这个角度而言,一场参与感十足,能起到效果百日誓师非常有必要。

上个学期期末考结束后,各种估分定位纷至沓来,很多人会忽略一个因素:初三下学期复习带来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可以是飞跃的,也可以是后退的,毕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百日誓师则很有机会成为一些学生的催化剂。

一个有了学习动力和明确目标的学生,与一个得过且过的学生是能够拉开非常大的差距的。

一个集体里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越多,大家是可以明确感受到这个集体“气场”的变化的。

这或许就是百日誓师的意义。

另外还想补充一点,这是对学校,对家长的建议,那就是唤醒学生对高考(中考)的重视,不应该只靠百日誓师这个一锤子买卖。

在搜集资料的时候我曾经看到,有的班级班主任,每周让不同的学生分享一所他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我认为这就是非常好的做法。

同样,我喜欢和我初中的学生去分享不同的高中,去和他们分享一些过往学生的故事,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

我提倡家长带学生趁着开放日去参观一下一些高中。事实上,有不少初三学生在参观完某些高中后,就定下了“非君不嫁”的目标,学习积极性蹭蹭地往上涨。

百日誓师如果流于形式,确实容易沦为一场尴尬感满满的活动。

站在学校角度,既然要搞,不妨多听取“民意”,多主动创新,不仅仅是喊口号。

站在学生角度,更重要的应该是认识到百日誓师背后的意义。

期待看到大家分享感动的百日誓师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