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的闺蜜玲儿约我吃饭,我选了她最喜欢的日式料理,菜上齐了,玲儿却连筷子也没动,直勾勾地盯着远方,心事重重,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职场学会这几招不升职都难?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职场学会这几招不升职都难(不升职也不加薪)

职场学会这几招不升职都难

好久不见的闺蜜玲儿约我吃饭,我选了她最喜欢的日式料理,菜上齐了,玲儿却连筷子也没动,直勾勾地盯着远方,心事重重。

"怎么了?最近遇到了什么难事嘛?”我问。

“哎,还是工作咯,想辞职,却迟迟下不了决心!”玲儿无奈地回答。

玲儿是一家跨国500强企业的市场部高级经理,干了6年了。

之所以想着辞职转行,一是从去年调换了上级之后就开始各种被打压,工作量突然增大,加班成了常有的事;

二是原本打算今年多花点时间,把更感兴趣的房地产副业搞起来,但因为工作原因很难安排时间见客户。

玲儿好几次都想着:干脆辞职算了,安心做房地产。但是又担心收入不稳定,最重要的是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这让她越来越焦虑。

玲儿希望我能给她一些建议,她知道我身边有做了7年的财务工作,但成功转行的,很想参考看看人家当时是如何下的决心。

我那个朋友,曾在一家跨国集团公司工作几年后毅然辞职,虽然很多人觉得突然,但在我看来她的辞职却是必然。

因为人一旦清楚知道自己的处境之后,就会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

那面临想转行、想跳槽,但又很纠结的人,在面临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时,你需要做出怎样的考量,能帮你做对决定呢?

首先要接受不确定性,不仅是个人职业发展的不确定,还包括周边环境的不确定性。

其次,要有非线性成长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深度思考四个问题,弄明白自己到底更看重什么,真正想要的又是什么。

最后再做决定,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非线性成长模式的深入了解

你可能会发现很多人一开始闯荡社会时,只能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总之,吃苦又受罪的活是没少干的。

一些人可能会想:这样的人,很难出人头地,也基本不会有什么发展空间。

因为一个人的成长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如果起点太低,就无法取得更大的成就。

不过,认为起点低,就难出人头地的想法,其实是一种线性的成长思维模式。

事实是,不少从低起点出发的人,在前后不断转换的不同行业中,获得不同的跨行知识,最后充分利用起来,实现逆袭,而这,就是典型的非线性成长模式。

所谓非线性成长模式,指的是:在不同情况、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而不是像一条直线一样持续走高或者踩低。

对于进入瓶颈期的职场人士,在适当的时候尽早开启职业生涯的第二曲线,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提前做好准备,这才是上策。

以玲儿目前的职场现状来看,在500强企业的工作就是她的第一曲线,她经历过部门调动,也经历过岗位轮换,而房地产中介的工作就是她的第二曲线。

她现在的困惑,就是在不能完全确定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彻底切断第一曲线,把她的第二曲线变成第一曲线,通俗点说就是把副业变成主业。

而像这样的纠结,如果你也有,那不妨问自己4个问题,再做决定。

二、曲线变更前,先问自己4个问题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更容易获得各种新知,也因此受到诸多干扰。

看别人干什么就跟风,往往会使人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这样的人,在面对人生转折的重大问题时,就很容易因为随波逐流,而栽了大跟头。

所以,在面临像转行或者跳槽,这样的重要问题时,你需要通过下面4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

第一:是否追求远超他人的成长速度,并愿意为此付出更多时间、精力,以及承担更大的压力?

莎士比亚:我荒废了时间,时间便把我荒废了。

梦想谁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为梦想而付诸行动。

有的人晚上想出千条路,早上起来继续走老路;而有的人则希望自己不断成长,去实现更远大的目标和梦想。

很多人都听说过“温水煮青蛙”:

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热水锅里,它会对危险的环境立刻做出反应,迅速跳到锅外。

而如果放进冷水锅里,开火慢慢升温,青蛙不会立刻跳出去,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当它觉察到高温难耐时,已经没有跳出去的力气,最终的结局就是死在锅里。

我们身边并不缺少被辞退后,因自身能力有限,而无法找到新工作的事例。

当然,也不乏有虽然怀揣梦想,但不愿意走出舒适圈,每天在貌似稳定的工作中得过且过的人。

这样的“稳定”,就像煮青蛙的温水一样危险。

转身看看玲儿的情况:

目前的工作稳定且忙碌,但她还是开启了第二曲线。

无论是基于兴趣,还是更高的人生追求,玲儿都是那种不甘人后,努力进取的类型。

这类型的人,追求的是更快速的成长和个人发展,不会让自己陷入温水煮青蛙的状态下,走出舒适圈是迟早的事。

第二:是否具备极强的野蛮生长能力?

问自己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野蛮生长能力?

举个例子,假如给你个任务,目标很模糊,也没有先例可以借鉴,又没有人给你具体指导的情况下,你能否千方百计找到方法,和途径通过自学和摸索实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表明你更能胜任新的挑战。

玲儿说,她在市场部工作期间,几乎没什么前辈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大都是靠她自己摸索和埋头苦干得来的成绩。

但也正因如此,她发现干得越多、做得越好,被分配的任务也越多,但在企业发展受挫的情况下,薪资不增反降,玲儿的心里也越来越不平衡。

从这个角度来看,玲儿的野蛮生长能力还是蛮强的,而且实干型的人,确实更适合做自由职业或者创业,抗压力也会比较强。

第三:是否已经有明确的长板职业技能

所谓的长板技能,就是指特长或者专业优势,比如大学时的专业,或者比较擅长的研究领域。

玲儿其实大学的专业就是和房地产相关的,只是找工作时,阴差阳错进入其他行业。

其实她在房地产方面挺有兴趣的,专业能力,也比很多非科班出身的中介更强。

并且这一年时间,也积累了不少客户资源。

所以,这样看来,转行的压力相对较小。

第四:明确了自己想在哪个领域深耕的情况下,是希望成为专才还是通才

所谓专才,就是某个领域里资深的顶级专家,而通才,就是能够掌控整个项目或者公司的运营,也叫做“商业操盘手”。

需要具备多维度、全方面的能力,包括策划、运营、组织、营销、售后服务等等。

而玲儿的情况,她觉得自己更适合走专才的路线,希望能在房地产领域好好发展,凭借相关的专业背景和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她还是挺有信心胜任这份工作的。

三、写在后面

一顿饭的时间,我们的交流由浅入深,梳理完以上四个问题之后,玲儿说:一下子豁然开朗了,之前的难题似乎也不是个事了。

我知道,她的内心已经做好决定了。

但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我都希望她做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毕竟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在痛苦中度日如年。

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性,本就该有多种选择。你觉得呢?

这个时代充满了不确定性,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变化,而在变化之中也演化出来了无数机遇。

人生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走过的每一段路都算数,都是累积。

个人成长,就是不断探索自我和世界的过程,个人发展的路也就是心智成熟之路,崎岖而漫长。

人生就是不断遇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请坚信: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拥抱不确定的世界,世界也会为你敞开怀抱!

关注@筝小钱,陪你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