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道家是追寻天地大道的话,法家就是寻找治理国家的方法,儒家哲学则是追求现实的人生的智慧。儒家是建立在人间伦理上的哲学智慧,用黑格尔的话说,孔子的话其实就是伦理的格言。黑格尔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孔子,但对我们来说,孔子的处事智慧特别有指导意义。

建立在“中庸”学说的基础上,孔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度,你达不到是失败,超过了更是失败。从做人来说,你是个好人这固然很好,但是过头了你就是一个吃死亏的烂好人,这样连姑娘都不会喜欢你,她们只会说,你是一个好人,当姑娘们和你说这句话的时候,你的爱情即将死去。你是个勇敢的人,但是过了头,你可能只是一个好勇斗狠的街头混混;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但是过了头,你可能只是很傻很天真而已。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甚至是有很多具有极高美德之人,结局却极为悲惨?孔子认为,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度,而度,其实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人生的智慧,这些知识和智慧只能从学习中得来。所以,孔子一直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学习,才能让我们掌握处事的智慧。

孔子说做人的三大原则(跟着孔子学处世之道)(1)

在论语中,孔子最爱最恨也最为痛心的弟子,就是子路。子路在卫国做家臣,卫国发生了政变,师弟们往城外跑,而子路却勇敢地往城内冲。最后孤身一人被敌军包围被剁成肉酱。孔子非常悲伤。但事实上孔子早已经预见到了子路的结局。所以在论语中孔子问说子路,你懂得什么叫“六言六弊”吗?子路说我不明白。孔子说,那坐下来我告诉你。这“六言六弊”就是:“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的大智慧并不仅仅是教给子路的,他的“六言六弊”的人生智慧,对我们来说,同样有指导意义。

1.你的爱不能太泛滥,不要做一个烂好人。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仁就是爱,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爱本来是美好的品德,但是你如果不爱好学习,不学习社会规律不学习人间智慧,你就不能明白爱其实也是需要节制的。爱不懂节制,的心就会被爱所蒙蔽,从而让你变得愚蠢。你疯狂地爱一个人,但人家不爱你,那么你应该怎么办?你是否应该理性地去想一想,你的爱是否爱错了地方爱错了人爱错了时机。你是父母,你爱自己的孩子,但你的爱不加以限制,不学习儿童教育心理的规律,你的爱将会变成宠爱溺爱,最后将害了孩子。

孔子说做人的三大原则(跟着孔子学处世之道)(2)

2.你不要做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孔子告诉子路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知就是智慧,一个人喜欢智慧聪明,这本来也是一种美德。但是你不学习,不提升自己的境界,你把聪明作为手段卖弄,最后终将惹来杀身之祸。智慧需要驾驭,不知道驾驭智慧,那么你的心同样也会被智慧所蒙蔽,必将会滥用聪明,放纵其志,甚至于放荡。三国时期的杨修,他觉得自己非常聪明,几次在曹操面前耍小聪明,最后被曹操杀死。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误了卿卿性命。

3.没有原则的诚信,你就是一个傻大个。孔子告诉我们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一个人有诚信的品德,这本身是好的,但是如果你不爱好学习,不懂得驾驭诚信的道理,那么你的心必然会为诚信所蒙蔽,从而滥用放纵自己的诚信,就会变得固执,而固执既伤害别人也伤害了自己。庄子说,有一个叫尾生的小伙子,和一个姑娘约会。尾生就在一个桥墩下面痴痴地等,但是姑娘没来,洪水来了,尾生没有等来爱情,却等来了死亡。这就是盲目诚信的结果。所以孟子也说。君子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道而已。

4.过分的直率,你将会变成一个尖刻的人。孔子告诉我们,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意思是说一个人好正直直率,这当然是一种美德,但是如果不爱好学习,不懂得驾驭自己的情绪,那么你的心必然会被直率刚强所蒙蔽,必将滥用放纵自己的刚强,率性而为,让自己成为一个尖刻的人。历史上因为太直率刚强而直言劝谏的大臣实在太多,王子比干仗义执言,最后被商纣王挖了心,不仅自己失去生命,对国家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5.勇敢有好多种,小勇只是街头流氓的好勇斗狠。真正的勇者必然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必然会将勇敢放到正确的地方。孔子说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一个人好勇敢,这是一种美德,但是不爱好学习,不懂得驾驭勇敢的道理,那么新必然会为勇敢所蒙蔽,必将滥用放纵自己的勇敢,那很可能就会变成一个作乱的人,而危害社会。那些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吃烧烤的所谓的小混混,靠的不就是那种好勇斗狠、以头抢地的小勇吗?

孔子说做人的三大原则(跟着孔子学处世之道)(3)

6.刚强并不是放荡不羁爱自由!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一个人好刚强不屈,这也是一种美德,但是不爱好学习,不懂得驾驭刚强的道理,那么你的心必然会为刚强所蒙蔽,必将滥用放纵自己的刚强,必将会狂妄无礼放荡不羁甚至是刚愎自用。最后是招来杀身之祸。

孔子告诉我们,仁、智、信、直、勇、刚这六种行为都是美好的道德,但是如果驾驭不好的话,却招来了愚、荡、贼、绞、乱、狂这六种毛病。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第一是没有经过学习,自然就不会懂为人处事的道理,第二,没有掌握好度,这个度就是孔子所说的中庸,我们不能放任自己的情绪。放任自己的情绪,必受其害,必蒙其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