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统一、三国混战、五胡乱华、蒙古灭宋和太平天国,是华夏人口急剧下降的五个阶段。

而五胡乱华时期,在汉族几近灭族之际,就有一个人单凭武力,中断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杀戮。

他是冉闵。

五胡乱华杀了多少汉人(五胡乱华与杀胡令的历史真相)(1)

冉闵(322-352),汉族人,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他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冉魏国的君主,是民族英雄、中华文明的保护者,追谥武悼天王

在当今时代,使冉闵广为人知的是他颁布的杀胡令,即屠杀胡人的命令。

冉闵以勇猛著称,名列中国古代十大猛将,《晋书》称赞他"身高八尺,善谋略,勇力绝人,攻战无前"。冉闵身骑朱龙马,左手双刃长矛,右手连钩戟,冲锋在战斗最前线,每战杀胡无数,一世万人敌。

让我们揭开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五胡乱华,中国人的千年恶梦。

五胡乱华杀了多少汉人(五胡乱华与杀胡令的历史真相)(2)

一、"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

公元316年,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军事力量迅速衰退,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起兵入侵中原,他们大肆屠戮汉民,视汉人不如犬狗,史书记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五胡乱华杀了多少汉人(五胡乱华与杀胡令的历史真相)(3)

(五胡乱华前北方外族分布图)

且不说鲜卑做下八千少女让易水断流的残忍行径,羯族独创"双脚羊"的由来也足够让这些胡人被视为"食人恶魔"了,具体情况还请大家自己百度,不让写。

在羯族建立的羯赵政权统治下,曾经雄秦盛汉的汉族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

二、四百万人的救星现世

直到冉闵灭掉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只剩下400万(西晋原人口2000万)了

在五胡乱华年代,南北迁徙的流民潮几乎席卷了整个中国。为何会有流民?身处乱世,为了活命而已。

冉闵的父亲战胡而死,冉闵被羯赵皇帝收养,改名石闵,他成年后骁勇善战,在对鲜卑的战争中累积战功,授任建节将军,改封修成侯,历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立下汗马功劳。

五胡乱华杀了多少汉人(五胡乱华与杀胡令的历史真相)(4)

公元349年,羯赵皇帝石虎死后,其子十余人互相残杀。

公元350年正月,石闵宣布恢复冉姓,复名冉闵,并杀死羯赵皇帝石鉴及石虎的38个孙子,尽灭石氏皇族,一举灭掉了残暴的羯赵。其后,冉闵称帝,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三、"杀胡令"的三次颁布

冉闵称帝后的第一道懿旨,便是下令让邺都城门大开:"凡六夷 (匈奴、鲜卑、羯、氐、羌、巴氐)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任所之。"

一夜之间,方圆几百里的汉人,扶老携幼,全往邺城里面涌;而一直常住邺城的六夷外族,推车挑担,拼命往外逃。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些胡族终究是中原战乱不绝的祸根,于是,冉闵颁下第二和第三道"杀胡令"。

"凡内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斩。"

"汉人斩一胡人首级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东门"

有了杀胡令的支持,被欺凌已久的汉人终于拿起武器,对胡人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当时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北部、陕西的汉人云集响应,纷纷起兵,仅邺都一地被杀的胡人就高达二十多万,尸横遍野。几百万羯族、匈奴、羌、氐、鲜卑等胡人平民死亡,士兵被斩,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除了向侵略者报仇外,冉闵最大的功绩还在于驱逐胡夷数百万出中土。而受屠最多的羯族,在迁移和逃亡途中基本在中原灭绝。

五胡乱华杀了多少汉人(五胡乱华与杀胡令的历史真相)(5)

四、英雄陨落

五胡中的四胡在杀胡令颁布后都受到了毁灭性打击,而统治今天外蒙内蒙和中国北部的鲜卑却进入极盛时期。

公元352年,鲜卑的慕容儁已攻下幽、蓟二州,侵占土地已达到冀州,冉闵带领骑兵抵抗他,与前燕将领慕容恪在魏昌城相遇。

冉闵将城中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一万人马争粮,却被鲜卑的十四万大军包围。虽以步卒对抗骑兵,加之寡不敌众,但冉闵仍旧顺风迎击,独力斩杀三百余名鲜卑兵。顷刻间燕地骑兵蜂拥而至,冉闵向东突围,最终被被慕容恪生擒。

五胡乱华杀了多少汉人(五胡乱华与杀胡令的历史真相)(6)

慕容恪将冉闵献俘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被斩于遏陉山。

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尽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一个"武",一个"天王",将胡人对他的敬惧体现得淋漓尽致。

冉魏王朝时间极短,大臣又多自杀殉国,无人为冉闵著书立传。而后北魏(鲜卑)掌握了历史的发言权,自然痛骂冉闵不忠不孝,被胡人视若己出却颠覆了石家政权,自立为帝。且杀胡令一出,流血漂橹,其始作俑者冉闵当然是杀人如麻的乱世屠夫,他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受利益驱使,是不正义的。冉闵就这样被污名化了1700多年。

五胡乱华杀了多少汉人(五胡乱华与杀胡令的历史真相)(7)

文学历史总是富有争议性的,难以评价功过是非。现在的历史书对五胡乱华几乎绝口不提,只笼统地称之为魏晋南北朝,冉闵和他的冉魏政权早被埋没,鲜为世人所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