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形式(为什么包产到户比生产队更适合当今的农业生产)(1)

大家都知道,工厂化生产特点是生产标准化,报酬的工资化,按时上下班。

这在工厂化生产是必要的,因为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机械,人为的因素不大;付出代价多少大小也容易量化,按工资取酬也比较公平;工厂化由于工序等要求,必须执行严格的时间规定。

当初我们的生产队其实就是把灵活的农业生产方式变成了死板的工厂化管理。

特点也是按时上下班,把土地、生产工具、劳动力等按照工厂化的管理方式组合起来,按工分分配生产果实。

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地力条件参差不齐,水肥管理多种多样,劳动力的能力和工作态度差别较大。

我国农业的现实是人多地少,集体经营专职的农民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必然会造成窝工和劳动力的浪费。

再一个就是农业生产,劳动质量很难监督管理,付出大小量化也比较难,这就会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也就是“大锅饭”。

虽然有人一再说,工分可以根据工作态度、付出多少进行评比,但理论上可以,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很难。

再一个管理死板,这就是工业化管理的特点,本来这放到工厂化管理上是优点和必须的,但放到农业生产上就是缺点。比如:包产到户后一家五六亩地,农民可以利用一早一晚零碎时间就可以把地种好,其他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可以打工、做生意和从事其他多种经营;但集体经营就要按时间统一上下班,造成时间和劳动力浪费。

生产队这种工厂化管理,人员配置也要专职化,比如生产队就需要设有生产队长、保管、饲养员、会计等等;家庭生产这些都不需要了,队长不需要了,出工自己掌握,不需要队长招呼;保管、饲养员会计也理算当然是不需要了。

这样看来,生产队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相对于以户为单位的生产,存在着管理困难、分配不公、劳动力浪费、生产效率低下等等缺点,表现在生产上就是农民积极主动性差,农作物产量徘徊不前。

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更适合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现在农业人口多,平均占用耕地少的时候是这样,由于耕地少,农民完全依靠土地难以实现小康生活,农民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灵活安排生产,主要时间从事多种经营补贴农业生产收入的不足。

以后随着农业人口的减少,土地的逐渐集中,自然会出现完全依赖农业收入为生的专职的农民。

因为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单位面积收入的不多,只有靠规模经营要效益,这样就决定了农业生产是少数人从事的职业,不适合大集体经营,未来的农业将是家庭农场的生产方式占主流。

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都是以家庭农场为主,还没有集体经营成功的案例。

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形式(为什么包产到户比生产队更适合当今的农业生产)(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