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尽青山犹在不知何处相寻 触袖野花多自舞(1)

《山径春行图》宋,马远,绢本设色,纵27.4厘米,横43.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山径春行图》描绘春天的江南,云淡风轻。一名儒雅的文士,带着携琴的小童,漫步于山径间。溪旁的柳树,抽出了细柔的新芽,引来了一对黄莺,在枝梢上愉悦的鸣唱着。他站在溪旁望着它们,捻须微笑,陶然地沉浸在初春的生气里。

望尽青山犹在不知何处相寻 触袖野花多自舞(2)

望尽青山犹在不知何处相寻 触袖野花多自舞(3)

宋人画图,犹如画诗;到了南宋,尤其如此。春和景明,正是四季里最适合外出赏花、踏青、访友的季节。在这幅马远的《山径春行》里,画中高士外出春游,享受的,无疑就是宋代理学家程颐笔底下所谓“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的春景!在这样的春景里,高士的衣袖触动了野花,野花轻扬飞舞,惊动了原本在鸣唱的鸟儿,也说明了画里的诗情,正是由南宋宁宗的题诗:“触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鸟不成啼”转化而来。

望尽青山犹在不知何处相寻 触袖野花多自舞(4)

望尽青山犹在不知何处相寻 触袖野花多自舞(5)

马远(活动于1190-1224)是南宋著名的画院名家,所画的山水多简括而清润,影响后人甚深。在这幅作品里,画家着墨不多,但巧心的布局、丰富的线条、以及如轻烟薰染般的淡墨,却将春山的润泽,与浸淫於春光中文士陶然的情态表露无遗。以有限笔墨,描绘无穷的余韵,正是此画动人心弦之处。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