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战役这个大门一打开,那是时候该进门作战了!

济南战役结束后,粟裕代司令便召集了张震、陈士榘等人开会商议,下一仗到底该怎么打?

经过商议,大家都比较赞同朝着徐州以东的方向进攻,粟裕也很同意,于是在1948年9月24日向中央军委发出电报。

那接下来的淮海战役是如何发生的?

为何粟裕点名要张震谈谈接下来的变化?

而这所谓的变化又是什么?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1)

张震

今天的简史档案馆就跟大家聊聊粟裕和张震在淮海战役中的故事。

毛主席要求粟裕“耍点心机”

1948年9月24日,粟裕向中央军委发出电报:

“为更好地改善中原战局,孤立津浦线,并迫使敌人退守江边及津浦沿线,以减少其机动兵力,与便于我恢复江边工作,为将来渡江创造有利条件,以及便于尔后华野全军进入陇海路以南作战时,能得到交通运输供应的方便和争取华中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持,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

没错,这就是淮海战役的首次提出!

在粟裕发出电报后的第二天,此计划就得到了中野刘邓首长的同意,以及中央军委高层的批准。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2)

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粟裕有此设想,颇为兴奋,复电道:

“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得到上级的肯定之后,粟裕率领张震、谭震林、陈士榘等人在曲阜召开作战会议,准备研究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部署以及计划重心。

根据敌军的作战变化,粟裕等人设想了两种作战方案:

第一、使用围城打援战术,先派出一部分兵力去连云港以及海州一带作战,充分调动黄百韬兵团东援,再在运动中歼敌。

第二、使用分割包围战术,将黄百韬兵团直接包围在新安镇地区一带,尽量全部歼灭,剩余一部兵力作为打援之用。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3)

粟裕

在众人的商讨下,大家倾向于第二种作战方案,随后粟裕在10月12日,将讨论的意见上报给了中央军委。

值得一提的是,在粟裕发出电报的前一天,毛主席便发来电报,在电报中,毛主席明确指出:

第一阶段,集中兵力全歼黄百韬;

第二阶段,歼灭海州之地的敌人;

第三阶段,两淮之间做最后一战。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指出,希望陈毅、邓小平、刘伯承等人进行部署,把进攻重点放在郑州徐州一线,目的就是牵制住孙元良兵团,配合华野作战。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4)

邓小平

10月15日,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再次对淮海首战做出了指示,只是这一次,毛主席有点不一样的变化。

在指示中,毛主席提出粟裕“耍点心机”,可以假装把进攻重心放在徐州,促使敌人以为我们的作战意在徐州,而不是歼灭黄百韬兵团。

这样一来,等我军围住黄百韬兵团进行歼灭之的时候,敌增援已经为时已晚,想来的时候又不得不小心南北两侧的威胁。

不得不说,毛主席的计划实在滴水不漏!

蒋介石派出顾祝同、刘峙与我军隔空斗法

毛主席做出指示后,粟裕、张震、谭震林、陈士榘等人随即签发了淮海战役预备命令: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5)

陈士榘

第一、以10个纵队再加上特纵主力的兵力部署,完成对黄百韬兵团的围歼,同时钳制运河车站的李弥兵团;

第二、以3个纵队的兵力从台儿庄地区渡河南下,促进第3绥靖区的冯治安部起义,阻止徐州东援之敌;

第三、3纵以及两广纵队归到中野指挥,从鲁西南出发,在西侧进攻徐州,拖住商丘和砀山的敌军。

粟裕这边的部署已经就位,另一边的陈毅和邓小平也按照军委指示,带着中野主力东进解放郑州和开封。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6)

刘伯承

而刘伯承则是带着中野一部兵力去平汉铁路南段一带,目的就是钳制张淦和黄维兵团增援。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争是瞬息万变的!

所以在此期间,中央军委曾下令要陈毅和邓小平带着中野主力向南集结,力取蚌埠并继续渡淮南进。

中央军委的做法完全是无可厚非的,可以理解其意图,因为华野歼灭黄百韬兵团后,按照开始设想,主力也是要入淮的。

所以中野入淮,和华野便可以形成战略上的配合,可以更好的作战。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7)

粟裕、陈毅

但是陈毅和邓小平觉得不妥,于是上报了中央军委中野应该继续在陇海路歼敌第4 绥靖区以及16兵团。

随后再逼近津浦线一带,和华野配合作战,随便还能钳制邱清泉和孙元良两大兵团。

经过反复思考,中央军委同意了陈毅和邓小平的建议。

战争就是这样,尤其是淮海战役,一直是边打边制定战略决策的!

除了中野,华野这边也是多次修订作战方案,为了更加密切的配合作战,粟裕在10月31日向中央军委建议:

“请已到达淮海前线的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8)

邓小平

中央军委也在次日做出复电:

“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

反观国民党这边,蒋介石也派出了参谋长顾祝同和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出马,准备和共产党斗法。

顾祝同就算了,无功无过,最多被人评价为中庸之才。

但是刘峙被任命为徐州“剿总”总司令的时候,可是被嘲讽了不少日子。

众所周知,刘峙有一外号,名曰猪将,此人好大喜功,军事以及政治才能皆属一般。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9)

刘峙

于是很多人当时嘲笑刘峙的徐州上任:

“守徐州应该派一只老虎,再不济派一条狗,现如今居然安排一头猪来守门。”

由此可见,这两人实在不是上上之选,可是蒋介石又能选谁呢?

顾祝同和刘峙通过开会,最后商定把兵力集中在徐蚌段的两侧,并作出如下部署:

第一、黄百韬兵团从新安镇地区西撤;

第二、邱清泉兵团以永城和砀山为中心集结;

第三、李弥兵团在泗县地区集结行动;

第四、孙元良兵团以蒙城为中心,“清剿”共军,包围津浦线西侧安全;

第五、第3绥靖区冯治安部守备临城和台儿庄地区;

第六、第4绥靖区刘汝明部移动驻扎到临淮关一带;

第七、第9绥靖区李延年部从海上南撤,属下的44军,单独从陇海路西撤,归黄百韬指挥。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10)

刘峙

其他的部署暂且不谈,单指最后一个部署,不夸张地说,这就是刘峙送给黄百韬的一张催命符。

44军是刘峙的金库,光是贩私盐一项就让刘峙赚得盆满钵满。

为了保住小金库,刘峙逼迫黄百韬原地等待44军,就是等待的这段时间,直接让粟裕带着华野赶了上来,最后把黄百韬堵死在了碾庄一带。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两边部署皆以就位,首战,在新安镇北面的郯城打响了!

小淮海变成大淮海的过程

11月7日,粟裕、张震、陈士榘给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山东兵团副司令王建安发电,带着7纵、10纵、13纵迅速南下,切断陇海线东段。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11)

谭震林

同时,从宿迁北上的中野11纵和江淮军区的两个旅,则完成阻击邱清泉兵团以及歼灭李弥兵团一部的任务。

另一边的黄百韬兵团一直在原地等待44军的带来,直到7日才开始西撤,但是为时已晚。

当时运河只有一座铁桥,而44军多是马车,拖家带口的,一时间所有人员开始争相过河,混乱不堪,数小时后依然毫无变化。

就在这时,粟裕下令华野1、4、6、8、9纵迅速猛追黄百韬。

首先是陈士榘率先赶往第一线;而谭震林和王建安带着3个纵队也成功攻占下运河沿线最重要的交通线;韦国清和吉洛则是带着北上的11纵以及其他部队成功地插向新安镇以东地区。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12)

王建安

除此之外,好消息也是接踵而至。

第3 绥靖区的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率部起义,使得我军轻松踏进第3绥靖区防地,不费吹灰之力切断了黄百韬和徐州的联系。

此刻,全歼黄百韬的有利态势已经完全形成!

战场上的变化之快,使得粟裕和张震等人忘记了休息吃饭,等到警卫员送来饭菜之后,粟裕和张震才意识自己真的是饿了。

吃饭期间,粟裕同张震说道:

“在歼灭黄百韬兵团后,乘胜扩张战果,力争将南线敌军主力歼灭在徐州及其周围。”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13)

张震

张震表示完全赞同。

随后粟裕联名张震向陈毅和邓小平以及中央军委发出建议,大致内容如下

“根据战场形势,蒋介石可能采用两种决策:第一就是继续在江北与我军周旋,争取时间来加强江南和华南等地区的防御;第二就是放弃徐蚌两淮,转身巩固江防,防止我军南渡,与我军分江而治。如果能够予以较大支持,尽可能迫使敌人采取第一决策更为有利。”

的确,如果能把敌人全部歼灭在江北,不留后路,那将会为全国胜利发挥积极作用。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14)

毛主席

电报发出后,粟裕很快就收到了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来电:

“非有特别重大变化,不要改变计划,愈坚决愈能胜利。在此方针下,由你们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毛主席的信任,让粟裕和张震十分感动,当然,这份感动早在豫东战役之时便领教过了。

根据战场变化,以及粟裕等人和中央军委的商议下,最后决定把歼灭徐州右侧敌军为主力的目标,扩大到了歼灭徐州国军主力;而原来仅仅限于两淮和海州等地区的作战,也扩大到了徐州和蚌埠地区。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15)

粟裕

这就是从小淮海到大淮海的转变!

黄百韬兵团彻底命丧碾庄

11月11日,黄百韬兵团已经被我军团团围住!

当刘峙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急忙下令邱清泉兵团以及李弥兵团东进增援;同时李延年刘汝明于蚌埠集结北上宿县;而孙元良带着16兵团进至符离集地区;黄维则是带着12兵团朝着蒙城开进。

至此,徐州“剿总”7个兵团全部集中,与我军进行第一次大决战。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16)

李弥

此刻的黄百韬兵团正在碾庄进行部署,因为李弥兵团曾在此处筑有工事,所以黄百韬充分利用了这里的原有工事,使得每个村落成为了环形的野战防御阵地。

没想到的是,看上去不起眼的防御工事,竟然使得我军从野战被迫转入村落攻坚,但是依然进展缓慢,而且耗费不小。

11月14日,粟裕下令改由山东兵团进行指挥进攻,从突袭改为强攻战术,利用近迫作业,逐个攻击,同时集中榴弹炮,野炮,山炮80门,对敌军进行压制射击。

这边的主攻进行得如火如荼,另一边的打援也不甘示弱。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17)

邱清泉

谭震林和王建安带领着部队虽然处于劣势,但是抱着与敌赴死的决心,死死地挡住了前来增援的邱清泉和李弥兵团。

刘峙见状,立刻派出预备队74军,但是遭到了我苏北兵团的痛击。

另一边,中野顺利攻克宿县一带,拦住了平汉铁路西面赶来的黄维兵团,以及从蚌埠北援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

中野立在此处,不仅直接封闭了北援徐州的通道,而且还封闭了徐州之敌沿着津浦线南逃的通道。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18)

毛主席

随后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又作出指示:

“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时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陈、邓三人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

这一切决策看似和战役无关,却是最重要不过的!

在此指示后,华野和中野能够更加密切的协同作战,实施更大规模的作战,而且还能够提供组织领导的保证。

经过一番部署,11月16日,粟裕下令再次对黄百韬发起总攻。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19)

黄百韬

经过三天的奋战,黄百韬兵团的44军以及100军已经被全部歼灭,随后在19日当晚,粟裕又下令总攻碾庄。

在4纵、8纵、9纵的突击下,黄百韬兵团以及25军大部已经被基本歼灭,接下来的64军也被全部歼灭。

黄百韬见此状心灰意冷,直接当场自尽,而64军军长刘镇湘被俘。

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终于取得了圆满大捷!

粟裕问张震敌军可能有几种变化

在中野和华野的密切配合下,徐州的右臂被顺利切下,邱清泉和李弥兵团也遭到了不小的打击。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20)

蒋介石、黄百韬

如今看来,黄百韬兵团的陨灭,刘峙要负全责。

首先必须承认,黄百韬向徐州收缩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错就错在,刘峙非要黄百韬接应海州的44军,导致黄百韬晚走两天。

正是这两天,给了我军无限机会!

根据传闻,说是黄百韬在阵亡前曾经发出三连问:

第一、我为什么要等待44军?

第二、我为什么不在运河桥上再架军桥,以便回撤?

第三、李弥兵团为什么抛弃我,不掩护我便西撤?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21)

左一为李弥

不难看出,黄百韬也是遗憾满满,若是正常对决,或许黄百韬也不至于如此。

但这就是战争,瞬息万变的先机,谁先捕捉,谁就是赢家!

黄百韬兵团被歼,完成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任务,随后,中央军委、陈毅、邓小平两位首长以及粟裕、张震等人共同商议下步行动。

在开会之前,粟裕和张震先进行了一次谈话,粟裕问道张震,在黄百韬兵团被歼之后,敌军可能会有几种变化?

张震回答道: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22)

张震夫妇

我的看法有三种:

第一、徐州、蚌埠、蒙城三处敌军将会以宿县为中心行进,打通南北联系;

第二、黄维兵团发现有被我军包围之可能,可能会向蚌埠收缩,会合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再行北进;

第三、若黄维被围攻,情况紧急时,徐州之敌可能会倾全力南援。

说完之后,张震表示更担心第二种看法,粟裕也表示非常赞同。

的确,按照目前形势来说,若是黄维向蚌埠行进,再北上会合刘汝明等人,那合则强,将会非常难以对付。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23)

黄维

这个看法也汇集到了中央军委与陈毅、邓小平两位首长以及粟裕等人的会议当中,经过反复商议,最后中央军委决定:

先在南线打李延年,再去打黄维。

这样的做法,显然符合在场所有人的意见,只要能够在宿县以东歼灭李延年部,再将刘汝明部赶到蚌埠,那黄维兵团彻底陷入孤立。

那到时候自然会再打一个精彩无比的战役,而取得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胜利自然也是信手拈来!

反观另一边的国民党,在输掉第一阶段之后,蒋介石急召刘峙等人回到南京,发了好大的脾气斥责其无用。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了吗 淮海战役歼灭黄百韬(24)

蒋介石

随后蒋介石下令徐州的邱清泉以及孙元良向符离集进攻,而李延年、刘汝明和黄维则分别向宿县进攻,企图三路会合打通徐蚌线。

好计谋!好手段!

但蒋介石绝对想不到,自己虽然拥有了张良计,但是也耐不住我军更有过墙梯。

至于接下来到底是如何行进的?

就请各位看官稍等后续吧!

声明:本文为头条号简史档案馆原创文章,任何未经允许的转载、抄袭、洗稿行为发现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