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维山科技

你是空巢青年吗?英语翻译 你是空巢青年吗(1)

你是空巢青年吗?英语翻译 你是空巢青年吗(2)

一、个人成下的空巢感

单身狗不是一种调侃,而是一种无奈。

时代在巨变,上上个三十年为上个三十年打下了基础。上个三十年又为这个五年打下了基础,而未来的十年还将是一个加速的过程。拿着最新智能手机的你,谁也不知道未来自己会在哪里,会有什么变化?这种对未知的潜在恐惧,首先挤压了人的舒适区。

你熟悉的大爷不是那个大爷,你亲切的大妈换了个大妈,你的同事来自五湖四海,你身边的邻居从未见过面⋯⋯无论你是80、90、00后,你的居住生态都不是你小时候那样的熟悉。以房价变化代表着的城镇化过程不断地压缩城市空间的分配,哪个空间属于你?你是不是常常感觉身不由己?

这是一场宏观的伟大变革,大家都在努力奔跑,以期适应这些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变化早早产生了,先是有了“留守儿童”,然后有了“空巢老人”,现在年轻人奋斗中变成了“空巢青年”。甚至是有的人从“留守儿童”直接变成“空巢青年”。

一开始,每个家庭都是完整的,出现了“空巢老人”以及“留守儿童”,就像一块圆圆的月饼被切开,明明还在一个盘子里,却拼不到一起。你想父母、爷爷奶奶,你想亲人朋友。但事实你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你自己。

先是巢空,然后心空。

如Sabrina所写的那样,越是投入自己的工作,以期待自己的人生得以提升,就越容易被孤独所捕获,“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我们讨论空巢老人的时候,一种“悲情”、“孤独”、“空虚”、“浮躁”的情绪油然而生。而实际上,老人如果行动还自如,他还能自主安排这一天。而年轻人把整天的时间都投入进了工作,其它的充满变数。你不知道晚餐会吃什么,随意解决,没有精力去烹饪,也就没有那种温暖的期待。

即便在发薪日有片刻的快乐涟漪,但随风而逝,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工作是一场交易,你把自己最好的大部分卖出,获得并不多的生存自由。这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图景,也是很多人产生孤独与荒凉的根源之一。

个人的奋斗主动产生空巢感。

你是空巢青年吗?英语翻译 你是空巢青年吗(3)

二、社会革下的空巢感

自拍万岁,美颜无罪。你有没有发现:你或者你好友的朋友圈发的全是自己照片?你长辈发的却是孩子、保健养生?对于年轻人来说,先照顾好我自己就是在作贡献,我的奋斗就是整个社会在前进。

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去集体化社会思维正在形成,但却又根本上区别于西方工业化百年来缓慢形成的个人主义,毕竟我们才花了30年时间就把工业化发展到这个程度。

正因为我们启用的是快进模式,所以那些凭着粮票吃饭、布票穿衣的集体主义记忆依然还在,那是你的父母、祖父母的深刻记忆。

所以,这一幕你并不陌生:

儿子你回来考公务员吧⋯⋯

闺女我给你介绍了一个我们单位同事的儿子⋯⋯

你回来吧,家里房价便宜⋯⋯

那种记忆中的集体主义、大家庭不断地在召唤你。

仓禀实而知礼节,一旦能安身立命,人便免不了探寻精神上的慰藉,向内挖掘自己的精神世界,是我从哪里来?我在干什么?我要去哪里的天然冲动。

于是,你每天不仅要花精力奋斗,你还要和上一个时代的诱惑搏斗,和那个熟悉的大院记忆搏斗,你吃喝玩乐的方式都和父辈都如此不同。

纵观世界,在工业化较早的国家里,下一代人翻看父辈的相册,会看见他们玩冲浪、滑板、极限运动的照片,他们的青春岁月兴许比这一代还叛逆。但在中国,你是这个国度由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主义的1.0版本。

你是空巢青年吗?英语翻译 你是空巢青年吗(4)

“诶,吃饭!吃饭!别老玩手机!”

吃饭玩微信当然不好,但存在就是合理,就餐与远程社交同时进行。这是史无前例的。

但换个角度,这种社交狂热其实早就存在了。

白居易《琵琶行》写着:“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网红女主播,琵琶弹得好,各路王孙公子纷纷打赏点赞,一掷千金。相隔千年,今天打赏网红主播和唐代打赏琵琶女子并无区别。只是这中间我们经历过一个集体主义时代。一般来说,你会默认父辈不让吃饭玩手机的观念是对的。

你有时候觉得心累,无力,为什么父母和自己观念差别这么大?殊不知,你做的每一个细节,都代表着一种全新网络社交亚文化的形成。

你和你的父辈是多么的不同啊!

很多人说,我给家打电话常常不知道要说什么,说了几分钟就挂了。心里挺难受的。明明知道彼此都十分想念啊,明明不是代沟啊?

是的,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驭这种空间区隔的疏离感,在电话发明之前,最先进的是1791年发明的电报。而在电报之前是“见字如面”的鸿雁传书。

很多人怀念:“从前慢”,其实大家不是怀念那种慢吞吞的社会节奏,而是无法驾驭这种飞速变化的疏离感。打电话跟父亲多说几分钟话竟是一种奢侈,不是说交不起电话费,而是双方都不知怎样迅速弥合两个空间之间的距离。

你应该坐在他对面,或者他应该出现在你身边,但只能靠电波来倾听彼此的声音。本质上,这是由血缘融合的亲情互动变成了工具型社交,就像本应该由舌头品尝美味然后吞咽下肚,现在改用饲管把食物直接塞到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

社会变革下,观念冲突带给你深刻的空巢感。

你是空巢青年吗?英语翻译 你是空巢青年吗(5)

三、分散居住下的空巢感

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报告,自1996年到2011年,世界上选择独居的人口数量激增,2011年独居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77亿,较之15年前上升了55%。在英国和美国, 只有一位家庭成员的家庭分别占34%和27%;几乎相当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独居者。

作为东方社会的典型代表国家,中国近年来也面临着青年单身潮的问题,根据2015年国家民政局数据显示,中国的单身人口数量已经接近2亿,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上单身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尽管单身和独居生活并不直接等于“空巢青年”,但这种状态确实是“空巢青年”产生的重要来源,“单身青年”与“独居人口”的数量也极大地影响着未来“空巢青年”的发展规模。

我对白居易写的那首诗印象深刻。标题是:《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社会动荡时亲人离散会给人带来的巨大心理影响。

“我是北漂,你是南浮”,大家都觉得自己在漂着。今天社会太平,人们自由流动带来的分离居住同样给人带来巨大心理影响。

在这座城市生不了根的原因不仅仅是买不买得起房,即便是买了房,过年了你还是想回家,因为那才是你的根,你血脉中的信仰。直到有一天,你在这里稳定你的事业,稳定你的家庭,你的朋友关系,你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群,开枝散叶。你的下一代把你这一代当做根。而在此之前,你始终像颗镶嵌在这座城市上的一颗珠子,是的,不是生长,而是嵌入的。这种“弱嵌入”产生弱归属感受,来源于社会的阶层分化产生资源分配不均和青年一代向上流动的需求,之间有巨大的矛盾。

社会终究会转型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剧烈社会流动也终将趋于稳定,大家族分在城市、乡村的极小范围之内的模式,慢慢变成七零八落的分散居住,分家单过成为趋势,个人不再必须通过家庭获得生存与发展资料,独自奋斗也可以创造和获得生活必需品。

并且因为独生子女政策,这家庭规模也大不起来,家庭实际上小型化和核心化了。人们的独立空间位置获得后,随之而来的是原有家庭成员的缺位,这种缺位产生空巢感。空巢家庭”的数量也不断增多,“双空巢”现象也会变多。

你是空巢青年吗?英语翻译 你是空巢青年吗(6)

四、观多元化下的空巢感

这个时代在中国,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本身。

人的自由空间在加大,经济独立与交通、通讯工具的迭代更新,为多元文化汇聚与彼此碰撞交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 看得到的一切都在变,看不到的观念也在变。

“亲爱的,我们结婚后能不能自己住?”你一定在你身边的听过这句话。

“千人千面”是电商运营中的一个词,意思是针对每个不一样的访问者,提供适合他自己的特色商品展现方式,以求满足他的个性化需求。这就是在多元化现代社会产生的一个重要变化。上面那句话就是这个重要变化之一。有很多人主张结婚后父母和子女不要住在一起,那是因为人对自我的认知越来越个性化,与其在意飞得高不高,不如关注自己飞得累不累。两代人之间从观念到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本来就差异大,特别是新婚家庭之间的磨合,更是考验人。分开居住使得年轻人更容易实现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获取自己想要的生活品质,比如饮食起居,比如对性生活的质量要求等。

婚恋观多元化就属于观念变化的一种,传统婚恋观那一套是不能轻易套用了。谁再跟年轻人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方首先要跟你急。找对象除了传统的方式,还有网恋、还有微信婚恋社群的出现,异地恋没有关系,觉得合适,其中一方拎包就走,千里万里去奔赴。婚前同居、试婚、丁克一族、同性恋等现象在现代社会已经司空见惯。

“闪婚”、“闪离”的出现带来日渐增多的问题,周末婚姻和临时婚姻现象不断凸显,婚姻的严肃性有所改变,租个对象回家过年应付长辈的催婚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婚恋观的任性。

女性获得经济独立后,男女平等越来越具体,女性不再依附于男性求得生存和发展,甚至主动成为“剩女”,必然的,单男也越来越多。

单身青年是“空巢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空巢青年”,单身青年的“空巢”状态应该是主动选择的结果,因此他们能够正视“空巢”,同时也在享受着“空巢”。

你是空巢青年吗?英语翻译 你是空巢青年吗(7)

五、在空巢中奋斗的青春

作为一种社会心态的“空巢感”,它不仅给年轻人带来生命的“空洞感”,同时它也带来巨大的正面意义。

最大的意义在于,独居、单身等状态为年轻人廓清了自己和家庭及其它社会关系之间的界限。

它逼迫你更关注自己,减少大家庭带来的复杂社交活动,更容易自主分配时间与精力,无论是投入到学习还是享乐,工作或者创业,无谓的羁绊变得最小化了。某种意义上说整个群体的整体效率大大提高了。——这一点,生育过孩子之后的夫妻感触应该是最深的。

在城市中圆“读书梦”“事业梦”和“家庭梦”的过程中,“离巢”成为必然。

从校园到社会是从一个有信仰,有安全感的圈层进入到一个复杂而安全感匮乏的世界。每个人都为空巢感精神危机而感到焦虑过。

我们在这里寻找,我们在这里迷惘,这里有太多的机会和诱惑,这里留下了自己青春的热血印记,即便大学毕业后现实暂时不尽人意,他们其中的大多数宁可蜗居繁华一隅,也不愿回乡寻根。

到底是继续拼搏?还是卷着狗皮包袱麻利滚回家?这是空巢青年们时长问自己的问题。大家隐忍而不发,选择委曲求全,蜗居在繁华城市一角,自己温暖自己。

你是空巢青年吗?英语翻译 你是空巢青年吗(8)

妈妈在视频里说,不要紧的,慢慢来,会越来越好的。

说的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的。

空巢阶段是在奋斗的青春里渡劫。

是每一个人浴火重生的历练。

你那么努力,一切都不会白费,不是吗?

以下是你们不爱读的部分。


你是空巢青年吗?英语翻译 你是空巢青年吗(9)

空巢感的袭击,蚀骨销魂

唯有陪伴,最能慰藉人心,奋斗的青春并不孤独,千里万里,家不遥远,视通宝,在客厅开一扇窗,随时触摸家的温暖。

维山科技 | 视通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