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常跟着母亲去看曲艺队说书极其简陋的舞台,六七个说书人坐在那里,大多是盲人,但他们都多才多艺,即会唱、也会弹,资源一点都不浪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黄爱鱼上坟》,故事梗概至今还记忆犹新再稍大一点,在邻居婶子家的录音机里听到了《赔茶壶》、《蔬菜造反》等段子,闲暇时还要哼上几句参加工作后,才彻底明白了,她就是——潞安大鼓,上党区的又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山西正宗大鼓?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山西正宗大鼓(聆听潞安大鼓传承民间艺术)

山西正宗大鼓

小时候,常跟着母亲去看曲艺队说书。极其简陋的舞台,六七个说书人坐在那里,大多是盲人,但他们都多才多艺,即会唱、也会弹,资源一点都不浪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黄爱鱼上坟》,故事梗概至今还记忆犹新。再稍大一点,在邻居婶子家的录音机里听到了《赔茶壶》、《蔬菜造反》等段子,闲暇时还要哼上几句。参加工作后,才彻底明白了,她就是——潞安大鼓,上党区的又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潞安大鼓,于清乾隆年间由高来柱首创,旧社会的艺人们走乡串户,艰辛流浪,靠说“愿书”、“神书”,兼以算命卜卦为生,书目主要靠口口相传,生活艰难,穷困潦倒。长治解放后,上党区成立了曲艺队,潞安大鼓得到发展。盲艺人于书田吸取了襄垣鼓书、武乡琴书和上党落子、上党梆子的声腔音乐,丰富了唱腔和伴奏。唱腔流利,说唱性强,节奏短促,显得活泼流畅。演唱形式多为坐唱,六、七人为一组,各持乐器,分担角色,或齐唱,或独唱,红火热闹。1959年,曲艺队吸收的第一个女艺人师爱玉大胆对"流水"等板式进行改革,创造出适合女演员演唱并具有各种行当的优美唱腔,使人耳目一新。1960年,于书田出席“全国盲聋哑人代表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64年10月2日,《人民日报》专题介绍了潞安大鼓,并刊登于书田的照片。1965年后,曲艺队吸收了不少明目人,从根本上改变了曲艺队伍。到20世纪70年代,潞安大鼓无论从曲目上,还是演技上都日臻成熟。《赔茶壶》作为反映军民鱼水情的曲艺作品在各大军营、广大农村颇受亲睐。

改革开放后,潞安大鼓日趋繁荣,于书田、师爱玉、焦天保、杜玉山、李长生、李二狗等民间艺术家倍受群众欢迎,并在继承老艺人多年结晶的基础上,对潞安大鼓的传统唱腔再次进行了改革,吸收秧歌、上党梆子等戏剧唱腔,并借助于电子琴等现代乐器来烘托气氛,使潞安大鼓板式更加丰富,旋律更加优美动听,土香土色、韵味独特,成为我国北方的主要曲种之一。特别是土生土长的曲艺作家傅怀珠先生,多年钟情于潞安大鼓,并先后创作了《醋为媒》、《拙老婆造反》、《新编珍珠倒卷帘》、《水》、《火》、《牛年说牛》、《邓小平颂》、《哼哼艺术团》、《小城变奏曲》、《太行颂》、《好大一个博物馆》等一大批鼓书段子,并在全国曲艺大赛上屡获殊荣,1992年6月,中国曲协、山西省文联等部门联合召开了“傅怀珠曲艺作品研讨会”。不仅使得潞安大鼓从民间走进了高雅殿堂,更使其成为全国优秀曲种。今年9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华诞,《新编珍珠倒卷帘》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参加了全国曲艺精品展演,倍受关注。

但如今,这样一个有着深厚群众基础,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曲种,而如今的近况无法让人接受。先前那个红火、热闹,下乡演出频繁的长治县曲艺队现在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院子;全县潞安大鼓演出个体目前也是寥寥无几;其观众也多以老年人为主,鲜有80后、90后,其前途令人堪忧!分析其原因有三:其一,传统行业观的影响,认为这一行业社会地位低下,家庭情况稍好的都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这一行员;其二,行业竞争处于劣势,学习需要的周期比美容、按摩等行业较长,且演出场所不固定,导致后备人才匮乏;其三,多媒体文化艺术形式的冲击,加之本身宣传力度不够、创新不足,尤其是就在我们的潞安大鼓曲艺队、私人演出团体谋求新的出路的时候,与我们毗邻的长子鼓书捷足先登,全面革新,民间演出团体发展到数百个,迅速挤占了潞安大鼓的演出市场,致使潞安大鼓的每况愈下。

虽然,我们在保护潞安大鼓这一民间瑰宝上作了一些工作,如确定了传承人、下拨了保护经费等,但光有几个人传承、几条制度是远远不够的,也不是某个人、某个组织的事情。她,需要政府更加缜密、细致的规划、规定,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需要每个黎都人都给她被“聆听”的机会。同时,对走向市场的民间艺术团体给予政策倾斜,促使其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保障艺人及其行业的合法权益;改善和提升艺人及其行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加强社会择业观的教育等等。使这个久违的民间艺术,早日回归民间、回归黎都大地、回归广大“书迷”。(来源:上党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