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所具备的社会责任(大学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1)

观点

本报记者 李晓红

“大学创造知识、分享知识、培育知识,然后把这些知识与社会进行分享,大学尤其是在研究教学、培养未来领导人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使得社会能够变得更有韧性,应对更多的挑战。”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3月24日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经济峰会分组会“知识资本与共享发展”上表示。

苏必德以环境的挑战以及公共卫生问题为例,他说,大学可以和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跨越政治、经济、学科的界限。环境政策需要很多数据,而且要有更高的效率。比如,环境表现指数涉及到180个国家,环境健康方面有24个指标,这是转变环境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促使环境政策更加以数据为基础和驱动,这也是耶鲁大学的一个目标。耶鲁大学有这样的资源,希望能够利用这些资源将社会变得更加有弹性,更加丰富。大学的目标,也可以成为实验室,可以实验新的想法,向其他人展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大学有责任将可持续性作为教育和研究的核心。

苏必德认为,全球的公共健康是面临的另一个重大挑战,而大学可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和一些非洲国家建立起关于公共卫生方面的合作项目,进行一些跨学科研究,促成一些全球性的联盟来解决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此外我们在加纳建立了一个医学研究机构,并和当地医学研究机构进行项目合作,而且所有合作项目中的年轻医疗人员都到耶鲁大学进行学习,两个学校的医学学生可以共同交流。”

苏必德表示,耶鲁大学和世界范围内的院校在健康领域的合作是非常全面的,通过这些合作关系,可以让大学之间跨学科的交流合作更为紧密,从而促使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案被及早发现。2017年,耶鲁大学宣布成立了全球卫生健康研究所,进一步推动了跨学科、跨国界的合作,寻找创新方式来加速科研成果的实际转换,形成实际的药物和治疗方案,造福每一个人。

大学要有社会责任,应共享发展,大学如何承担其社会责任,苏必德认为,在现在的情况下,大学必须保持开放,希望能够把大学变成一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够自由交换想法的地方。

苏必德指出,大学传统的责任和现在所说的社会责任之间没有任何本质性的冲突,传统大学的任务是教育、创造知识、保护知识,即使是那些没有立即能应用的知识也要进行应用和保护。从当下来看,大学当然也应有社会责任,需要对当地的社区以及社会的需求负更大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大学作为一个知识储存的地方,我们要确保这些知识能够得到应用,以解决社会和社区的问题。比如可以提供实验室研究成果、技术转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