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由于战争规模大,战斗局势严峻,因此前线各种武器装备的消耗很大,许多国家不仅要抵御来自敌军的威胁,而且还要做好后期反攻的准备,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求国家内部具备一定的军工生产能力。可是在当时,许多专门军用的生产厂家很难满足前线不断增加的武器等需求,因此一些国家开始将民用工厂转成军用建造厂,比如苏联在二战的时候就曾这么做过,他们把一些汽车加工厂转去生产运输车辆和坦克,甚至一些玩具厂也被用来制作手雷武器,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战时的传统。而美国历来也有这样类似的传统。据悉,他们在二战时期的大多航母都是货船厂对旗下的商用邮轮改造而成的。除了苏联,美国之外,当时德国,日本的一些民用制造企业也相继承担了不少武器装备的生产。这些民用工厂大多都具备商用和军用两种属性,具备一定的军用改造能力,因此研制出来的许多武器并不比普通军用工厂的差,比如下面要介绍的美军二战时期两款民用厂生产的著名枪械武器,一款是通用公司研制的M3式冲锋枪,另一款则是缝纫厂研制的经典手枪M1911。

1940到1950自动手枪(缝纫机厂研制的经典手枪)(1)

首先介绍的是通用公司研制的M3冲锋枪。这款枪械武器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许多的瞩目,由于其外形看来很像汽车使用的润滑油枪,所以它也被俗称为"注油枪","黄油枪"等,在许多的军事类型电视剧中常常出现。这款冲锋枪的设计师是通用公司的两位高管,其中一位还是石油大亨的儿子。他们对枪械很感兴趣,在业余时间比较喜欢做些这方面的研究,有一次他们随意地画了M3的设计图纸,谁知道就被军方看中了,还生产成世界名枪。M3式冲锋枪的重量只有3.6kg,外形小巧,内部结构简单,长度为57cm,便于携带,而且射击的精度高,后坐力还很小,因此在实际近距离的作战时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根据统计,在二战的时候,M3系列冲锋枪一共生产62万多支,其装备数量大约是汤姆森系列的三分之一。

1940到1950自动手枪(缝纫机厂研制的经典手枪)(2)

二战结束之后,美军除了继续在战场上使用这款冲锋枪之外,他们还将M3系列枪械援助给其他国家。由于它具备物美价廉,便于携带等优势,所以直到近几年,它仍然有在使用。

除了这款汽车公司设计的M3冲锋枪之外,美军曾大量装备的M1911手枪也是由缝纫机厂生产出来的。相较于其他枪械来说,手枪虽然火力不是很足,但是它的便携性很好,是士兵作战时十分必要的一种枪械武器。而在手枪的发展历史上,M1911式手枪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装备人数多,为后续的手枪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它装备的时间也很长,直到今天,有许多军队仍然在使用这款手枪。

1940到1950自动手枪(缝纫机厂研制的经典手枪)(3)

在一战之后,美军通过对其在战场上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将M1911式手枪进行了相应的改造,进一步提升了其综合性能,顺势研制出M1911A1手枪。它是M1911式手枪的改进版,在二战时期被广泛使用,无论是装备数量还是装备时间都排在前列。据了解,M1911手枪的全长为219mm重量为1.36kg,握把的表面进行了防滑的设计,结构简单,采用了短枪管后坐式自动原理,子弹口径为11.43mm,威力强大。

1940到1950自动手枪(缝纫机厂研制的经典手枪)(4)

关于M1911手枪的设计者勃朗宁,许多人应该都比较了解,但是它的主要生产商却不是什么兵工厂,而是位于伊利诺伊州的一家名叫恩林的缝纫机厂,在生产手枪之前,这家工厂主要是做衣服的,不过好在其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所以就被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拉去生产M1911手枪。据悉,二战后期,M1911A1手枪的订单大量增加,兵工厂根本就生产不过来,所以才找了恩林缝纫厂去合作生产。在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技术指导之后,从1941年开始,该缝纫厂开始大量生产M1911A1式手枪,一直持续到50年代,它才重新改为民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