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老人精言你读懂了几条(俗语老人是条龙)(1)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这里面有很多约定俗成的句子,最常见的就是口口相传的俗语。所谓的俗语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口中广为流传,它们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这些俗语往往都是老百姓创造出来的,集中反映了日常生活经验等。

据考证,“俗语”一词最早见于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里面有“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

民间俗语老人精言你读懂了几条(俗语老人是条龙)(2)

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一则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长久以来,很多人把这则俗语当作迷信对待,这是最大的误解,“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是一则有真正有哲理的俗语,根本不是所谓的迷信。

那么,这则俗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明朝徐应秋在《玉芝堂谈荟·龙生九子》写道,“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是其遗像。睚眦,平生好杀,金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生平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遗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是其遗像。负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螭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是其遗像。”

民间俗语老人精言你读懂了几条(俗语老人是条龙)(3)

意思是说,即便是华夏图腾龙,所生的九个孩子性格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取得的成就更是迥异。所以,“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在多个孩子家庭,父母如果偏向谁,那么这个孩子很容易堕落,难成大器。”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想到一个词语,“溺爱”。古人有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诗经》有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对于父母们来说,辛苦劳累不算什么。最为悲哀的是,对孩子掏心掏肺,结果却把孩子养成了狼心狗肺。之所以这样,很大原因都是父母溺爱造成的。关于溺爱,历史上有很多真实案例。

民间俗语老人精言你读懂了几条(俗语老人是条龙)(4)

古典小说《红楼梦》里的薛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任性弄气,诨号呆霸王”。薛蟠的母亲是薛姨妈,丧父后携孩子寄居在贾府的梨香院。由于丧父,对于这个儿子,薛姨妈无比溺爱,结果养成了飞扬跋扈的性格。

小说原文是这样描述的,“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措办。”历史上类似薛蟠的例子还有很多,这足以证明“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绝非封建迷信。所以,“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不是迷信。

参考资料:《中国俗语大全》、《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