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好作文分享!知名中学期中测试作文题目:《攀爬的姿态》

【作文题目】

还记得《背影》里的“父亲”吗?“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还有《走一步,再走一步》里的“我”,“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在我们的生活中,“攀爬”是最美的姿态,有时候为别人,那是付出;有时候为自己,那是成长。或许是身体的苦旅,或许是心灵的跋涉。

小考作文题目及范文2022(干货好作文分享)(1)

请你以“攀爬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

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题目分析】

标题“攀爬的姿态”。这是一道一目了然的中考作文题目,不需要考生花很多时间去揣摩和分析,避免跑题的可能,从而把时间留给记忆中的生活图景筛选。在一个人人摄影的时代,一张照片能够映照一个考生隐藏的精神世界。这个作文题目来自日常生活,尽管没有更多的惊喜,但在平实之中写出合乎文体、情感真挚、视角与众不同的作文也是有难度的。

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也就是说,一定要把“攀爬的姿态”细致地刻画出来,把情感寄予在描写之中。如果是微型小说一定要有巧妙的构思。

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

小考作文题目及范文2022(干货好作文分享)(2)


【精美范文】

攀爬的姿态  

父亲身着蓝布夹衣,黑色裤子,脚穿绿色解放牌球鞋,搬来长梯,攀爬到屋上拣瓦。这一幕定格在我心中。

  十年前,我们一家人住在两间旧瓦房里,因年久失修,一到夏天雨季,就会床上灶台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搞得一家人长夜沾湿难入眠。

  雨过天晴,父亲决定和我修拣屋上的旧瓦。他搬来长梯,放到屋的北头,准备爬梯。我摆摆手说:“屋上的瓦没干,又有泥蔓,很滑;要等天晴几天,瓦真正干了才不滑,再拣瓦吧。”父亲仰头看看天,坚持对我说:“你看天空的胀气很重,可能还会有几天大雨,屋里漏不得了。”那时父亲六十多了,头发早已花白,额上和两腮又几道深深的皱纹,两眼下出现松松垮垮的眼袋,显得很衰老;但他仍然在队里用牛耕田、插秧开河,总是精神抖擞。

  我担心说:“您年岁已大,恐体力不支,还是请一个瓦工师傅来拣瓦。”

“何必多花几块工钱,我还能行,只要每一步过细,就不会有危险。”父亲坚定地回答。

  父亲在蓝布夹衣上系一根草绳,别一把旧扫帚,像一位将军腰间别着一把手枪,奔上前线。他双脚踩上梯子的横杆,双手抓住梯子的两边,慢慢往上爬。我连忙双手扶好梯子,怕梯子滑。他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梯子最上的横杆,再捡开几块瓦,右手抓住露出的屋檩子,身子往左倾斜,同时腰部往上缩,右脚攀上墙;爬上屋后抽出腰间的扫帚,边扫掉瓦上的树叶渣,边双手抓住瓦上面的边沿,双脚往上爬,从从容容一直爬到屋脊上。他坐在屋脊上,像部队拿下了敌人的阵地,高兴地笑着说:“总望着上面不敢动就叫难,永远只能在最底下;你看,我这不一步一步爬上来了吗?”

  那时我只有十八岁,虽年轻,但一直在读书,从没做过体力活,更没攀爬过这么高。我真佩服父亲的胆量。我想跟着上去,却迟迟不敢动。父亲看我有些迟疑,大声对我说:“不要害怕攀爬,只要每一步手抓牢,脚踩实,攀爬就不会出现问题,只要不断地攀爬,就会到达目标。”

小考作文题目及范文2022(干货好作文分享)(3)

  我咬了咬牙,甩了甩胳膊,学着父亲的样子,双手抓紧梯子两边,踩着横杆,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抓紧屋檩子往上爬时,忽然看到下面就胆怯了,仿佛这一丈二高的房子是临空悬崖。父亲见我迟疑就提醒道:“你眼里只看到危险,就会更害怕;你眼里只朝着目标就会更有信心。”我听后深受启发,就定定神,深呼吸,抓住屋檩,攀上墙头,终于也爬上了屋脊,蹦跳的心好久才平静下来。

  接着我们开始了捡瓦,掸灰,抠去瓦槽的渣,换掉破损的瓦。一排排地清理,又一排排地盖上,忙碌了整整一天才完工。

  晚上果然下起了大雨,屋里不见一滴漏雨了,一家人睡得安安稳稳。第二天父亲脸上笑得像盛开的一朵菊花。是的,为家人幸福生活的付出,就是最大的满足,最大的幸福。

  以后,我总是牢记父亲的一句话:“不要害怕攀爬,只要每一步手抓牢,脚踩实,攀爬就不会出现问题,只要不断地攀爬,就会到达目标。”我攀爬知识高山,从中专到专科,再到本科;我攀爬教学高山,从小教到中教,从初级到高级;我攀爬教学理论高山,发表论文从市级到省级,从单篇到编著。为了更多桃李灿烂,为了自我的枝叶茂盛,每一步手抓牢,脚踩实,不断攀爬一座座高山!

点评:第一段开门见山,直接点明题目中的“攀爬”一词,并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第二段开始叙事。作者回忆了与父亲一起修房顶的经历,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最后一段总结全文,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作结,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