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的真实成因(雷电现象的前世今生)(1)

我国幅源辽阔,也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

每年七八月份都是多雨的季节,也是雷电伤人的高发时刻。那这里就做一个小科普,说一说雷电的前世今生。

雷电的真实成因(雷电现象的前世今生)(2)

一,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雷是一种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在雷雨季节里,靠近地面的空气受热上升,空气中的水蒸气随着气流的上升被带到高空!

由于高空气温仍然很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漂浮在空中,这种漂浮状水滴的逐渐增多,变形成了浓积云。

浓积云在形程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有正点荷,另些云团带有负电荷。

这些云团电荷集聚到一定程度,不同电荷的云团之间或云团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就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kv每厘米)开始游离放电。

在主放电阶段,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至几百千伏),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了雷电。

雷电的放电时间一般为几百毫秒。但电压可以达到几百甚至上千千伏,因此,瞬间造成的危害很大!

雷电的真实成因(雷电现象的前世今生)(3)

二,雷电的种类。

平常所见的雷大多数为线性雷,其放电痕迹成树枝状,有时也会出现带形雷,链形雷,球形雷等。

我们的避雷针主要是对线性雷,感应雷起作用,对一些球形雷起不到避雷的作用。也就是传说中的有一些球形雷会进到家里然后又漂移出去,其本质就是两个云团空中击穿电离,形成球状雷空中漂移的过程!

雷电的真实成因(雷电现象的前世今生)(4)

三,雷电活动的规律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逐渐认识和总结了累积活动的一些规律,对于我们掌握雷电的动态,做好雷电防护仍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在地面设施中,下列建筑物易受雷击?

1,建筑群中高耸建筑物及尖形物体,

如水塔,烟囱,宝塔,庙宇,天线机,旗杆等。

2,空旷地区的孤立物体,

如田野里的水泵房,输电线路杆塔,高大树木等。

3,烟囱中冒出的烟气,(烟中还有大量的导电质点,游离气体分子)和排除导电尘埃的厂房及废气管道。

4,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屋顶为金属结构的建筑物及露天放置的金属管道和金属机械等。

此外,在地形和地质构造方面,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区,良导电土质和不良导电土质的交界地区,金属矿床,河岸,山坡稻田接壤的地方,以及地下水出口等处均益受到雷击。

雷电的真实成因(雷电现象的前世今生)(5)

四,电闪雷鸣期间的注意事项

1,现在天气预报已经非常精确,在大雨滂沱时尽量不要出门,是最好的规避方式。

2,如果在野外突遇强降雨,这时不要站在大树下避雨,这颗大树可能就是浓积云愤怒的发泄对象,瞬间地面就会有很高的电压,人本身的电阻大概为800至1200欧姆之间,人的心脏如果瞬间通过几百毫安的电流,就会休克甚至是死亡!潮湿是电力最大的帮凶。

3,开阔地带尽量不要打伞,伞尖的金属是游走的电离子苦苦寻找的对象,它的幸运就是我们的不幸!另外不要在雨中大步奔跑,跨步电压你听着很生疏,却很致命,就是两个脚之间的电压值,迈的步越大您两腿之间承受的电压值就越高,在放电的瞬间会很致命。

4,雷电期间尽量不要站在墙角屋檐下

有的朋友说我旁边有避雷针没问题啊!其实避雷针更应该叫做引雷针,给雷电流一个合理的释放渠道。它的接地电阻值要求小于20欧姆以下。如果不符合有物理和化学降阻法。但如果没被检测出来不合格,不仅不能引雷电流还可能产生反击!

人类对电力认知和掌握让人类文明向前迈了一大步,也是信息时代的基石,但是电仍就很暴力,在他面前你必须懂得委婉,懂得趋利避害才能为我所用,这里也希望读者用您柔性的小手也给作者点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