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均处于封建社会主义制度统治之下,期间有很多女性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蹉跎一世。

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孝靖皇后王氏,要不是后人在1958年的时候于明定陵出土了的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她那凄惨的一生或许还将处于历史的尘封之中。

明皇陵出土4件绝美凤冠(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1)

精美凤冠和破银壶

1958年7月,北京定陵那神秘的地宫大门被悄然打开,考古队员们在地宫后殿宝床上的梓宫旁边,发现了一顶三龙二凤凤冠

这顶凤冠由细竹丝编织而成,通体嵌各色珠宝点翠如意云片,前面是三条大气的金龙,金龙下方则是精致的点翠双凤,口中含着珠滴。经过考古队员的细致测量,人们发现这顶凤冠上镶有大小不一的100多粒红蓝宝石,除此以外还有珍珠5000余粒。

明皇陵出土4件绝美凤冠(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2)

不过令人们感到奇怪的是,这顶凤冠被放在孝靖皇后棺椁旁的随葬品箱子里,而孝靖皇后的棺椁中则仅有一把残破的银壶和一个满是缺口的银盘,其中壶身上存在不少凹陷以及刮擦,可以看出来它被使用了多年。而通过这顶凤冠和破银壶,人们拼凑出了一个苦命女子的不幸故事。

明皇陵出土4件绝美凤冠(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3)

母未凭子贵

孝靖皇后原本是一名宫女,于万历9年的时候被明神宗朱翊钧看中。不过令王氏没有想到的是,朱翊钧当时临幸她只不过是一时兴起,从始至终他都没有要封赏她的想法。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太后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怀孕的王氏,并通过皇帝的起居注确定了王氏怀着的是龙种。就这样朱翊钧被迫承认了与王氏的一夜风流以及那个尚未出生的长子,长子出生之后被起名为朱常洛,而王氏也因为诞下皇子被封为恭妃。

明皇陵出土4件绝美凤冠(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4)

王恭妃虽然由宫女变成了主子,但她却并不受朱翊钧重视。当时朱翊钧非常喜欢淑嫔郑氏。后来这位郑氏也诞下了一个皇子,朱翊钧干脆直接将郑氏封为皇贵妃,两人的孩子则起名为朱常洵。

没过多久郑贵妃又生下了皇四子朱常治以及皇七女朱轩媁,一时间可谓是风头无两,而此时的王恭妃依旧是不受宠的恭妃,她最终也没有实现“母凭子贵”。

明皇陵出土4件绝美凤冠(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5)

儿孙均称帝

随着皇子们逐渐长大,朱翊钧面临着立太子的难题。彼时朱翊钧非常想立郑贵妃与自己的孩子,也就是朱常洵为太子,但奈何一部分大臣死活不答应。

就这样,朝堂之上关于究竟是立朱常洵为太子还是立朱常洛为太子,轰轰烈烈吵了15年。后来朱常洛顺利坐上太子之位,然而他的母亲王恭妃却依旧过着无比悲惨凄苦的日子。

明皇陵出土4件绝美凤冠(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6)

等到万历34年,朱常洛的儿子朱由校降世,朱翊钧终于想到了王恭妃,为避免落人口实,朱翊钧将王恭妃封为皇贵妃。不过由于朱翊钧依旧非常厌恶这位皇贵妃,于是选择让其对外称病,实则一直幽禁着她。

明皇陵出土4件绝美凤冠(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7)

后来王皇贵妃在一日一日的蹉跎中逐渐绝望,她的身体开始迅速衰败,许是因为朱翊钧少有的良心痛了痛,他决定让太子朱常洛去看望生母。而王皇贵妃见了儿子一面之后也满足地离开人世,享年46岁。

王皇贵妃薨后,朱翊钧懒得费心,便将她草草葬在了十三陵内的一块平冈地里,随葬品就是那残破的银壶等器物,毕竟这是她生前最常用的东西,至于其他的物件儿,身边人也没有办法帮她放进棺椁中,因为压根儿就没有。

明皇陵出土4件绝美凤冠(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8)

等到1620年,她的儿子终于登基成为皇帝,不过因为在位时间非常短,所以并没有来得及处理母亲的身后事。

一直到她的孙子朱由校登基,这位王皇贵妃才被追尊为“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补上了包括三龙二凤凤冠在内的一系列精美随葬品。不过这些物件儿对于那位被皇室蹉跎一生的清秀姑娘来说,并无任何意义。

明皇陵出土4件绝美凤冠(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