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纵跨三个气候带,形成了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

家乡美食隐藏吃法(一城一味陕西Biáng)(1)

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西周、秦、汉、唐等14个政权在陕西建都。精致考究的宫廷菜式及花样繁多的民间风味共同构筑起了历经千年、繁荣璀璨的陕西美食谱系。

不论是依靠“花打四门”“飞火炒菜”技艺烹制出的金边白菜、煨鱿鱼丝等享誉千年的宫廷菜肴;还是依靠温拌、炝烀这样的独门烹调绝技制作的温拌腰丝、葫芦鸡等风靡市井的特色菜肴;亦或油泼面、羊肉泡馍、金线油塔、凉皮等知名小吃,以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传播方式革新而诞生的各类网红食品……充分彰显了“民以食为天”的中国食文化精髓。

西安·葫芦头——“香飘千年的美味”

家乡美食隐藏吃法(一城一味陕西Biáng)(2)

葫芦头,陕西西安汉族特色小吃。源于北宋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肠”。因猪大肠油脂较厚,形状象葫芦,因此叫葫芦头。到了20世纪30年代,葫芦头已由肉类发展到包括海味类的众多品种,猪肉类葫芦头在用料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汤中增加了骨头和鸡,使汤味更加浓醇,质量提高,成为秋冬时节的风味小吃。

渭南·羊肉泡馍——“家喻户晓的陕西美食名片”

家乡美食隐藏吃法(一城一味陕西Biáng)(3)

羊肉泡馍,最早为西周礼馔,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羊肉泡馍是在古代羊羹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古代许多文献都有记载。历代文人墨客政商名流都吃过羊肉泡馍,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留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因它暖胃耐饥,素为陕西人民所喜爱,外宾来陕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吃的“总代表”。

宝鸡·岐山臊子面——“臊子?嫂子?哨子?”

家乡美食隐藏吃法(一城一味陕西Biáng)(4)

岐山臊子面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传统面食之一,它声名远扬,闻名于西北,以宝鸡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知道岐山县的人不多,但一说到岐山臊子面,爱吃面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吃过它的人都对它的味道回味无穷,念念不忘!它的特点是薄、筋、光、酸、辣、香、煎、稀、汪,其中也含有配菜比如豆腐,鸡蛋等,做法简单。

陕西·肉夹馍——“回味无穷的中式汉堡”

家乡美食隐藏吃法(一城一味陕西Biáng)(5)

肉夹馍是陕西省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早在2016年还入选了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谓肉夹馍,其实是馍里夹上肉,是腊汁肉和白吉馍两种食材合为一体而制成的美食。

陕西地区有使用白吉馍的“腊汁肉夹馍”、宝鸡西府的肉臊子夹馍(肉臊子中放食醋)、潼关的潼关肉夹馍(与白吉馍不同,其馍外观焦黄,条纹清晰,内部呈层状,饼体发胀,皮酥里嫩,火功到家,食用时温度以烫手为佳,且老潼关肉夹馍是热馍夹凉肉,饼酥肉香,爽而不腻)。陕西肉夹馍不仅受到全国各地游客的喜爱,就连很多国外的游客也对其赞不绝口,称之为“中式汉堡”。肉夹馍闻起来气味芬芳,吃起来馍酥肉鲜,肥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

汉中·米皮——“西北人的夏天从米皮开始”

家乡美食隐藏吃法(一城一味陕西Biáng)(6)

在陕西,凉皮演化出了众多流派,其中最为出名的被称为陕西凉皮“四大流派”,包括:汉中米面皮、秦镇米面皮、麻酱凉皮、岐山擀面皮。

汉中米面皮,一般简称汉中米皮、汉中面皮。它的原料是大米,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笼蒸成薄皮儿,趁热抹上菜籽油,切成条状,依个人口味调入油辣子、味精、精盐、醋、酱油、蒜泥等佐料,拌匀即可食用(当地多热食,称热面皮儿),亦可置于通风处降温后凉拌(当地称冷面皮或凉面皮)。这种做法在陕南地区很流行,主要原因也是跟这片区域盛产大米有关,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蒸成米皮,切条,加入油辣子、醋、酱油、蒜泥等等。盛夏时节食用,尤为爽口开胃。

榆林·豆腐——“榆林人的小甜心”

家乡美食隐藏吃法(一城一味陕西Biáng)(7)

油泼榆林豆腐

榆林豆腐秉承陕北的文化传统,在历史的演化过程中不断创新,成为了古城饮食文化的佼佼者。

榆林豆腐是用榆林桃花水和当地优质黑豆磨制,经过炕晒、脱皮、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压制八道工序制作而成,其独到之处是用酸浆(即制作豆腐后沥出富含乳酸菌的汁水)“点”豆腐,而不用卤水和石膏,这样就保持了豆香和桃花水的原汁原味,所出的豆腐色白、软嫩、细韧。清香爽口,并有微微甘甜留唇

关中·BiangBiang面——“自带音效的灵魂小吃”

家乡美食隐藏吃法(一城一味陕西Biáng)(8)

家乡美食隐藏吃法(一城一味陕西Biáng)(9)

biang biang面是陕西名特小吃,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拉成长宽厚的面条,用酱油、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调入面汤,捞入面条,淋上烧热的植物油即成。

biɑnɡ字非常独特,是一个合字,无法输入电脑,但写法流传于陕西百姓的口中,说者清楚,听者明白。民间有谚语专门说这个字的写法:“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作底,月作帮,揳个钉钉挂麻糖,推上车车逛咸阳“。

家乡美食隐藏吃法(一城一味陕西Biáng)(10)

弯弯曲曲巧妙幽默的“biang”字组合,概括biang biang面的产地特性,食者感受、制作工艺要领,原料、调料、做面人辛勤操作,秦人性格气质,心底宽长,有棱有角,大苦大乐的爽快精神,引出陕西人为之自豪的饮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