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们知道中亚的一些国家的国名后面都有“斯坦”二字,如与中国新疆接壤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这其中究竟有何含义?为何中国也被称为“斯坦”?

中亚五国为什么都有斯坦(中亚国家为何都是)(1)

什么是“斯坦”?

对中东国家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那里大多数是穆斯林为主体的国家,多使用阿拉伯语,就连“穆斯林”三个字都来自阿拉伯语。因此,很多人会误认为“斯坦”是穆斯林才会使用的词语。

这种认知是错误的,“斯坦”跟穆斯林国家关系不大,这个词语其实是来自波斯语。

中亚五国为什么都有斯坦(中亚国家为何都是)(2)

在阿拉伯帝国还未兴起的时候,中亚一带是波斯人统治的地区,波斯语自然就称为了主流,而“斯坦”是“地方”的意思。

由于波斯帝国的影响力极大,所以当时很多中亚一带的国家,都使用这个词名。

后来阿拉伯帝国兴起,这些中亚一带的国家逐渐成了穆斯林为主体的国家,使得波斯帝国的影响力大大下降。

中亚五国为什么都有斯坦(中亚国家为何都是)(3)

尽管如此,一些语言文字的使用习惯却没有因为波斯帝国的衰落而消失,许多用语都是沿用至今,比如“斯坦”这个词。

不过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不仅中亚一些国家的国名使用这个名词,中国也曾经被一个中亚国家称之为“斯坦”,而这个国家就是古亚美尼亚。

中亚五国为什么都有斯坦(中亚国家为何都是)(4)

中国“斯坦”

这个国家地处亚欧大陆交接的地方,苏联解体后就成为了独立的国家,主要使用的是亚美尼亚语和俄语。

在古代,他们喜欢称中国为“Cenastan”,按发音翻译就是“秦那斯坦”,意思是秦地。

不过这种翻译成秦地的说法目前是比较有争议的,因为秦国存在的时间很短,且张骞出使西域是发生在汉代。在秦代,中国还未与中亚,西亚来往,要说是汉地还行,说是秦地就说不通了。

不过在查阅了印度古籍之后,这个叫法似乎有了新的含义。

中亚五国为什么都有斯坦(中亚国家为何都是)(5)

震旦

“秦那斯坦”这个名称,是源自古印度梵文的“Cīnasthāna”,虽然这个梵文绝大数人都不认识,但是翻译的中文,恐怕妇孺皆知,它就是“震旦”的意思。也就是说,“秦那斯坦”就是“震旦”。

而震旦的真正含义在许多古印度的典籍中都有记载,大致就是日出东方之意。

要知道,佛教鼎盛时期,信奉的国家很多,包括今天中亚,西亚一带的地区。那么这个词汇传到西亚的亚美尼亚是有可能的,虽然后来信仰改变了,但这个词汇并没有消失。

中亚五国为什么都有斯坦(中亚国家为何都是)(6)

小结

“震旦”这个词虽然出2000多年前的古印度,但却得以流传,直到现在我国许多地方都能看到“震旦”这个词。

比如你到了上海,站在西外滩远眺对面的浦东时,就能看到著名的震旦大厦。另外还有我们知道上海有一所著名的大学叫“复旦”,其实它最初创立的时候也叫“震旦”。

虽然古亚美尼亚没有直接使用“震旦”称呼中国,却用了有着同样意思的“秦那斯坦”来称呼中国,这也是为何中国被称为“斯坦”的由来。

参考资料:《世界史》、《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