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是学校作业,还是自己心血来潮,反正我在初中阶段曾经刻字过一段时间,其中最满意的是在一块板砖刻的四个字“自强不息”,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砖落款?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古砖落款(自强不息的砖刻)

古砖落款

记不清是学校作业,还是自己心血来潮,反正我在初中阶段曾经刻字过一段时间,其中最满意的是在一块板砖刻的四个字“自强不息”。

当时也许特别羡慕老家镇上刻印章的师傅,看着他在方寸之间下刀挑渣,干脆利落,又像转魔方一样左转右转着印章基座,简直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一会儿功夫就刻好了一个名字的反笔,沾上红稠的印泥,盖在白纸上清清爽爽,鲜艳夺目。

忘了交代。那时家中来信接受,或重要纸据上,都需要印章留迹才算数,所以大人们几乎每个都属于自己名字的印章,以备使用。但难免印章东放西忘地找不着,只好找刻字店再刻一枚,因此当时镇街上的刻字店生意不赖。

后来表弟的姑姑接过那家刻字店,她也有精湛的刻字技艺,于是我时不时地去观摩她的工作,偷偷地模仿着学习,体会到这功夫主要靠耐心、细心,想想我如有这技能该有多耀呢。

机遇巧合,学校美术课老师刚好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大家木刻一个“自强不息”四字。我猜想,老师的用意是想锻炼一下我们的动手能力,看看谁会用心去做手工。

同学们刚接到作业时,都特别兴奋,几个会吹牛的当即放出大话,说自己已想好法子,必定出人意料,而且谁也没法跟他相比。结果,最后搞出来一个泥塑的扭弯脖子似的四个大字,近看像几条蚯蚓在挣扎,远看像一窝“X”堆砌,贻笑大方。

而我不声不响已有打算。想着用木头刻不太现实,因为规正易刻的木材太难找了。而家附近倒有不少废弃的青砖,四四方方呈长形,长两掌宽一掌,质地不软不硬,又细腻平滑,颜色青黛似黑,显得端庄可用。

材料主意已定,我回到家就付之实施,精心地挑选几块青砖,清洗时还被老妈数落几句:又要出什么幺蛾子?这会,我理直气壮地回应:“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妈也就不言语了,虽然嘴里还咕哝着。

刻字工具没有现存的,这好办。让表弟向他姑姑借就行了,可借时还是挺费劲的,因为刻刀是利器。她怕我们小孩子拿锋利的刀具不安全,出什么意外,可不是闹着玩的。好说歹说,我总算借到一把小刻刀,而且像签生死状般下了安全保证。

材料、工具备齐,可面对平整的青砖怎么下手呢?我静下心来回想刻字店师傅的步骤,好像刻印章时覆着一张纸,对呦!先在白纸上写好字,再贴在砖面上就可以了。想到就马上行动,可又碰到难题了——我不会毛笔字,总不能用铅笔描大字吧。

怎么办?我想起老爸曾经练过字帖,只好等老爸回来再询问。不一会儿,老爸下班回家,我向他说明原由后,他欣然支持。我们翻箱倒柜地找出一叠沾满灰尘的旧字帖,神奇的居然在若干张里凑齐了正楷的“自强不息”四个字样。我心花怒放,幻像着一件成功巨作即将诞生,随手想剪下这几字,但却被老爸阻止了。“这样不行,不能剪下来贴上刻,这样不能完全算你的作品。”老爸蹲下来对我说,“应该自己照着字贴练,写好了贴上再刻。”

万般无奈,我上当似的被老爸逼着练了好几天毛笔字,专攻“自强不息”四个字,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有点像模像样了。我在老爸赞许下,裁好自己最好的字样,小心翼翼地在青砖上贴好,尺寸正好大小。可当时我不敢下刀,胆怯了,万一一下子刻坏了,岂不是前功尽弃了吗?

老爸见我如此,笑话我胆子这么小,在旁边攥紧拳头挥了挥,鼓励我说:“男子汉要敢于下手,大不了重新来过,不就费点功夫而已。”我听进去了,又细细品味刻字店师傅的专注、细心,将那股精神似乎贯注到手、到心、到全身,下刀了。

随着滋滋声,我先将四个大字的轮廓刻画一遍,看看没差错,挺满意。再一鼓作气,我又下刀刻“自”字,可刻几许深又犯难了。我见老爸关注着一举一动,我可不想当孬种,果断深入几分,砖屑飞舞,转眼刻好第一个字。自我感觉还不错,心想这好像也不难。

继续刻其他三个字,“强”字笔画多,转角太多又短,我心里有点飘,结果一不心将“弓”刻歪了。怎么办?我懊恼死了,不断责怪自己。我爸及时阻止我继续干下去,让我休息,明天再试。我只好作罢,平复一下心情。

接下来几天,我调整方案,先在其他不太好的青砖上练刻“强”字几遍,待有把握后再在一块规正的青砖上正式下刀,静心专注,刀劲稳定,最后终于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自强不息”四个字。

展示成果的时刻到了,同学们都各自拿着自己的作品到班上,大家东瞧瞧你的,西看看他的,都觉得自己的最好。

现在回忆,也记不起老师有没有评出来子丑寅卯,反正我对“自强不息”记忆深刻,牢牢地铭刻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