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翻到一篇关于兰州火车站题词的“错字”存在了60多年的一篇新闻。先来一张兰州火车站题词的近期照片。兰州的“兰”字的第一横比下面两横长在汉字规范来说得是有一点疑问的。

书法家张邦彦年龄(书法家张邦彦和兰州火车站题词)(1)

带着疑问先从兰州火车站的题词说起,1957年时,兰州火车站进行重建,兰州有关部门特意邀请了书法大师张邦彦先生帮忙题字。于是题了“兰州”二字。而其中的“兰”字,张邦彦先生用第一横长,后两横短的书写方法。时到今日张邦彦的题词一直未有改变,有专家认为,既然属于书法的范畴,那么书写方式只是个人习惯问题,不算是一种错误,而且这两个字见证了兰州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看起来也很美观,并没有更换的必要。这条新闻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有“简牍之父”的张邦彦。

书法家张邦彦年龄(书法家张邦彦和兰州火车站题词)(2)

张邦彦(1914年-1988年),字石矾,甘肃天水市人,在家族长辈的教导下,从小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学与书法功底。张邦彦15岁时考入省立三中,但生不逢时,由于甘肃遇到自然灾害,加上天水被土匪军阀攻陷,张邦彦被迫退学,开始从事缮写等工作以谋生计。抗战胜利之后,在 1946年张邦彦被调往省政府工作,同时他的书法得到了很多书法大师的认可。

书法家张邦彦年龄(书法家张邦彦和兰州火车站题词)(3)

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我国出土了大量的简牍。北宋时期也曾在今甘肃等地获得过东汉简(汉简是指中国两汉时代遗留下来的简牍)。所谓的简牍,就是古人用通过竹、木片为载体记录的文献资料。对于简牍的修复,临摹和整理等相关的工作也随之而来。身为书法名家并对古文学有深入了解的张邦彦先生便成为首选人员,就这样张邦彦便开始对汉简书法的考古研究。

书法家张邦彦年龄(书法家张邦彦和兰州火车站题词)(4)

简牍是先秦到秦汉时期记录文字的主要载体,再加上西北地区作为先秦到秦汉时期的主要活动地区,这些为在甘肃工作的张邦彦考古研究简牍提供了丰富资源,在考古修复和临摹中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获得了新的力量,对我们认识历史的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书法家张邦彦年龄(书法家张邦彦和兰州火车站题词)(5)

作为书法家的张邦彦先生不但开创了简书的新历史篇章,在研究和学习简牍的同时,他的书法作品也汲取了古人简书的养分,形成自己独有的书法风格,他的书法作品在业内是很有权威的,多年一直获得认可和学习。

书法家张邦彦年龄(书法家张邦彦和兰州火车站题词)(6)

1988年张邦彦先生于兰州病逝,享年75岁,他对我国先秦到秦汉的简牍研究和修复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也为我们书法学习简牍书法提供更加直观的影响。后来被人们尊称为“简牍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