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1、1368年9月14日 元朝灭亡

公元1368年9月14日(农历8月2日), 明朝大将徐达率领军队攻陷元大都(今北京)。在明军入城的前夜,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在听闻通州失守后就趁夜逃出大都,撤退到元朝的廷岭北行省(元朝最北方的行省,治所在和林)。从此,蒙古势力退出中原,统治中国90多年的元朝就此灭亡。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共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开始历时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1260年蒙古大汗蒙哥去世,忽必烈在开平府即汗位,建元“中统”,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大元国号正式出现,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1272年定都大都,即现在的北京。北京也首次成为全国性政权的首都。

1279年,元朝彻底灭亡南宋流亡政权,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的统一。灭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进攻了安南、占城、爪哇、日本等,但均遭失败退师。

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内乱不断、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汉化迟滞,后期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纷纷起义。元朝统治者把各族人民分为四等十级,汉人地位最低,深受压迫剥削,痛苦不堪:

第一等:蒙中人,地位最高,充任各级政府的首脑,维护蒙古贵族统治特权。

第二等:色目人,各色名目,指除蒙古的西北、西域乃至欧洲人各族人 。

第三等:汉人 ,指原金统治区域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

第四等:南人 ,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

这四等人的界限森严,重要的官职、军职均由蒙古人担任,蒙古人不足就用色目人。

元政府又依据职业的性质,把帝国臣民更细致地分为十级:

1、官(政府官员)

2、吏(吏佐,不能擢升为官员的政府雇员)

3、僧(佛教僧侣)

4、道(道教道士)

5、医(医生)

6、工(高级技术人员)

7、匠(低级技术人员)

8、娼(娼妓)

9、儒(儒家、道学家)

10、丐(乞丐)。

中国传统社会最受尊敬的儒家、道学家知识分子,在蒙古统治者看来,还不如娼妓,仅胜过乞丐。

1351年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反元大起义,蒙古军进行镇压,接连战败。在反元起义中,朱元璋带领的红巾军在南方崛起,消灭了南方各派军阀后,接着进行北伐元朝。明朝军队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带领下,水陆并进。在1368年9月14日,明朝军队浩浩荡荡开至元大都齐仕门外,攻城而入。这一日,曾经的大元王朝轰然倒塌,走到了历史尽头。

历史上今日11月17日大事件(9月14日历史上的今天)(1)

2、1959年9月14日 新中国北京火车站建成

北京站是全国铁路客运的重要交通枢纽,主要担当京包、京秦、京沪、京哈、京承等铁路干线的旅客运输,把我国辽阔的疆域与首都紧密连接。北京站发出的国际旅客列车可直达俄罗斯莫斯科、朝鲜平壤、蒙古乌兰巴托等邻国家首都。

北京站不仅是首都和人民铁路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的重要窗口,是连接首都人民与全国人民、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建设一座现代化的首都车站及搞好北京站的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1959年9月13日到14日,新北京站建成之时,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和中央其它领导同志,先后到站视察,并做了重要指示。正面中央正上方的“北京站”三个立体大字是毛主席亲笔题写。

历史上今日11月17日大事件(9月14日历史上的今天)(2)

3、1960 09-14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

1960年9月10日,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五国的代表在巴格达召开石油会议。这次会议于14日结束,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OPEC)。该组织的主要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石油政策,维持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稳定,确保石油生产国获得稳定收入"。最高权力机构为成员国大会,由成员国代表团组成,负责制定总政策,执行机构为理事会,日常工作由秘书处负责处理。另设专门机构经济委员会,以协助维持石油价格的稳定。

该组织自成立以来,与西方石油垄断资本坚持斗争,在提高石油价格和实行石油工业国有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由于这些国家拥有世界70%以上的石油储藏量和当时50%的产量,所以立马掀起了国际油品市场的轩然大波。欧佩克的成立标志着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统治世界石油工业时代的终结,宣告了富国依靠廉价能源发展经济的基础不复存在,宣告了战后资本主义增长的“黄金时代”的终结。

目前,欧佩克成员国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委内瑞拉共13国。总部设在维也纳(1965年之前设在日内瓦)。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袭击,使50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抵制美、英支持以色列,纷纷宣布对美、英停止输出石油。这是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产油国首先在战争中使用“石油武器”。1973年10月6日发生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产油国再次使用“石油武器”,对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实行石油禁运。“石油武器”虽然没有最终解决中东问题,然而却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阿拉伯产油国使用“石油武器”,这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后在军事上的一个重要活动,具有极深远的意义。

历史上今日11月17日大事件(9月14日历史上的今天)(3)

4、1988年9月14日 我国再度恢复军衔制,举行上将军衔首次授衔仪式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1965年6月1日开始实施,新中国实行了十年的军衔制戛然而止,突然成为了一个只有军职、没有军衔的国家。 为了利于军队的管理和指挥,于1988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决定恢复军衔制,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予以公布施行,士兵军衔制同时立法。

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解放军上将军官授衔仪式。当天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有:洪学智、刘华清、秦基伟、迟浩田、杨白冰、徐信、郭林祥、王诚汉、赵南起、李德生、张震、尤太忠、刘振华、向守志、万海峰、李耀文、王海等17位高级军官。

新的军衔等级为: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其中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属于士兵军衔。军官军衔设置最低为少尉,最高为上将。这套军官军衔标准由55年的四等十四级军衔,变成了三等十一级军衔:将官四级,校官四级,尉官三级。具体将一级军官分为: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校一级军官分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一级军官分为:上尉、中尉、少尉。对比老的军衔制,大元帅、元帅、大将、大尉四个等级被取消,增加了一个一级上将。后来,一级上将这个级别也被取消,此后的共和国的军官军衔为三等十级。

历史上今日11月17日大事件(9月14日历史上的今天)(4)

5、1998年9月14日 国家主席杨尚昆逝世

杨尚昆,1907年出生,四川潼南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11月,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初回国,相继担任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和中国中央宣传部长等职,参与领导工人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

1933年初,杨尚昆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和军团长彭德怀一起,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中,指挥所部赢得多次战斗胜利。1934年10月,杨尚昆和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长征。

1937年8月和11月,杨尚昆先后任中国中央北方局副书记、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国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央外事工作组副组长。此后,担任中国中央办公厅主任。1948年4月,担任中国中央副秘书长等职,积极协助周恩来处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副秘书长,兼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直机关党委书记。1956年9月,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在“文革”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期间被撤销一切职务,被监禁达12年之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为其彻底平反,恢复了名誉。1978年12月至1980年底,相继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广东省副省长,中共广州市委第一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兼任广东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1980年9月,被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任秘书长。1981年7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在1982年和1987年召开的中国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杨尚昆当选为中国中央委员,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继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1988年4月在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同时免去军委秘书长职务。是中共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届、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大代表、十五大特邀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一、二、三、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92年10月和1993年3月,杨尚昆先后从中国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和国家主席的领导岗位完全退下来。1998年9月14日,在北京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2岁。

历史上今日11月17日大事件(9月14日历史上的今天)(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