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莫言,消息一出,整个文学界都沸腾了。批评的声音甚至高过了褒扬的声音,尽管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一些人觉得莫言配不上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奖项。比如陈丹青,他说他没有看过莫言的作品,但他就夸下海口说莫言获奖不是靠作品。

陈丹青评莫言(莫言的东西没看过)(1)

一个作家不靠作品说话,那靠什么?陈丹青的攻击言语直接又犀利,因为他本人的知名度使得他对莫言的批评在众人的批评声音中显得异常响亮,可以说得上是当时批判莫言获奖的代表性人物了。莫言获奖的作品是《蛙》,相信在没有获奖之前大部分人是不知道有这本书的,不知道陈丹青听过莫言的这部小说名字没有。

钱钟书先生曾回复一位想见他的读者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感觉不错,何必非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把钱钟书先生的话搬到这里是觉得陈丹青就像是一个连鸡蛋都没有品尝就先批评了母鸡,嚷嚷着下了蛋的母鸡不是能下出好蛋的母鸡。

陈丹青评莫言(莫言的东西没看过)(2)

被批评的母鸡

文学需要批评,但不根据实际作品空口白牙上来就用唾沫星子把作者淹了,这样的不算文学批评。陈丹青首先是一名画家,他在1980年以《西藏组画》名扬中外,《西藏组画》被称为划时代的经典之作。

但继《西藏组画》后陈丹青并没有画出再次出名的画作,反倒是多了个作家的头衔,出版了十余部文学作品。术业有专攻,不知道陈丹青是站在画家和业余作家哪个身份立场上对莫言进行的评价。

陈丹青评莫言(莫言的东西没看过)(3)

莫言获奖后业内许多人对他展开了专业的批评。刘震云曾和莫言一同获得过茅盾文学奖,他在谈到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时说莫言能获奖,那么国内有十人也可以获奖。刘震云说的十人是谁不知道,但这话也直接贬低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价值。

也许刘震云估摸了大家的水平,认为他毕竟和莫言还一同获得过茅盾文学奖,根据刘震云的标准来看,和莫言同样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水平的在国内足有十人那么多。

人红是非多,诺贝尔奖打开了莫言的知名度,但也同样让莫言得到了质疑与批评。莫言文字的个人风格很明显,他写了太多中国社会的阴暗一面,有些所谓业界名人总结他的作品是描绘血腥的酷刑、行文中常出现脐下三寸、热衷描写丑恶的事物、迷失在民间立场、放逐了道德批判、漠视了女性尊严。

陈丹青评莫言(莫言的东西没看过)(4)

因为莫言总是写社会的阴暗面,许多读者因为文化背景与知识水平的原因不能理解他的文字,更有容易受到别人观点影响的一群人出来发声,说莫言的文字就是不堪,因为莫言书中的世界和他们一直以来见到的生活与接受的知识是不同的,甚至一些人又开始阴谋化,从政治方面抹黑莫言,把莫言的文字视为与当今政治主流相背的东西。

母鸡的回击

莫言的确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才广为人知的,诺贝尔文学奖提高了莫言的人气,许多人开始买他的书来看,看之后也褒贬不一。觉得好的称赞他,觉得烂地认为他才不配位。莫言在面对大众的批评时说他写的作品就是这个样子的,不能说好的文学作品是有配方的,而且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品也没有什么配方,就算有配方他也不知道。

陈丹青评莫言(莫言的东西没看过)(5)

莫言的发言是针对那些说他写文章是专门迎合外国那些诺贝尔文学评委们的喜好的人,自从莫言获奖,路人也好、文学界的人也罢,总有人觉得他得奖不是靠自身的文学能力,甚至还有人质疑他贿赂评委。

这纯属就是造谣了,有些人就仗着个人目标不明显,说话也不经过脑子,三人成虎,都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贿赂评委”这个谣言算是又给莫言泼了一桶脏水。

莫言在接受新京报的采访时说:“我写了几个残酷的情节,就成了残酷的作家,你没看到我小说中那些温柔得要死的情节吗?”当时记者说他看莫言的《檀香刑》只翻看了几页就不敢看了,莫言直接回击说记者一听就没有看过他的作品,只是在人云亦云,因为《檀香刑》中被认为是残酷的描写是书中二百多页之后才出现的,哪来翻几页就看到的。

陈丹青评莫言(莫言的东西没看过)(6)

实事求是

对莫言文字的评价不能人云亦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认真去读了莫言的书才有资格去评论。有些人拿诺贝尔文学奖是外国人颁的奖来说事,觉得获得诺贝尔奖不值得吹嘘,认为诺贝尔奖好的就是崇洋媚外。大可不必如此,文学不分国界,我们也没有将诺贝尔奖看作是特别神圣不可攀的东西,但得奖就是肯定,为什么把别人的肯定拒之门外呢?

诺贝尔文学奖带给莫言的是兴奋与喜悦,那些批评则让莫言更冷静更脚踏实地地去创作。谦逊是传统美德,莫言要在创作道路上持续发展就不能只关注一种声音,赞美也好,批评也罢,都是对作家的一种激励。

陈丹青评莫言(莫言的东西没看过)(7)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的文学作品能带给不同读者不同的感悟。每个人读过莫言的作品后感受一定是不同的,文学界的评论家按照某一观点和立场对作品进行评价,普通读者又按照最贴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尺度去评价,众口难调,但一个作家不能没有自己的作品风格特色。

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若让普通读者了解到其中深层次的意义恐怕是不行的,因此莫言需要文学界专业的批评家对他的作品发表意见,但不能一棒子打死一个人,像陈丹青说的没看过莫言作品但就觉得莫言的作品配不上诺贝尔文学奖,这样就显得无理取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