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篇感动处颇多,这篇主要是评众弟子的贤否,孔门四科十哲、闵子之孝、南容谨言慎行、子路问鬼神、子贡问师商孰贤、颜子早夭众弟子及夫子悲叹、夫子因材施教、四子侍坐等等,这些都折射出孔门弟子及夫子智慧的光辉我对文章感触最深处有三:一是,颜子早夭,孔门哀婉叹息;二是夫子因材施教;三是四子侍坐,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论语先进事迹第十一章?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论语先进事迹第十一章(论语先进篇总结)

论语先进事迹第十一章

学习《先进》篇感动处颇多,这篇主要是评众弟子的贤否,孔门四科十哲、闵子之孝、南容谨言慎行、子路问鬼神、子贡问师商孰贤、颜子早夭众弟子及夫子悲叹、夫子因材施教、四子侍坐等等,这些都折射出孔门弟子及夫子智慧的光辉。我对文章感触最深处有三:一是,颜子早夭,孔门哀婉叹息;二是夫子因材施教;三是四子侍坐。

虽然颜子未留下著述,但夫子只给了颜子好学评价,他无立功、立言,但其德行与境界能契入圣人之境,所以夫子“回也,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他在文庙中被列为四配之首,也是其德行之高的证明。颜子好学聪颖,夫子将其视为儒学的传承人,其早夭则让人不禁吁叹,夫子得知颜子殁大呼“天丧予,天丧予”,为其哭之恸。在痛失爱徒,夫子依然是以礼行事,坚持不厚葬,丧礼讲“称家之有无”,合乎礼,“哭之而恸,情性之正;厚葬不可,义理之正也”。在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论语》系列,特别是演到夫子晚年丧失爱徒颜子和子路,演绎得感人肺腑。夫子为两位爱徒始终留着坐席,虚位以待。夫子在梦中时常梦到两位爱徒,可见两位徒弟在夫子心中的重要。在讲到颜子时,老师经常问到:颜子可不可以不贫?他有机会做官吗?夫子在答哀公和季康子问弟子好学,夫子独称颜子。孔门弟子也有在外做官的,如冉有、子路、子贡等。颜子以其学问和德行,谋取官职肯定不成问题。颜子能有机会步入仕途做官,但他不走仕途之路,而且还能安于贫困现状不改其乐道之心,内心满足,仁道在心,就体现出其德行之纯粹。“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颜子安贫乐道是其对仁心的追求,是超越了世俗物质条件的仁道。

我们常说夫子因材施教,最常引用的就是夫子对子路和冉有同问异答,夫子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回答。夫子能够做到这样前提条件是了解弟子,知道弟子的不足之处,这样有针对性的纠偏补正,可以让弟子警醒。从前面的弟子问孝、问仁,夫子都没有以一个现成的答案告诉大家,而是不同对答。我们常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夫子能够做到同问异答,是对人了解,对人性通透,能够通权达变应对。子路做事果敢,行动力很强,夫子曾评价“子路无宿诺”、“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从中就可以看出子路的性格和做事能力。在众弟子中子路可以随侍夫子行三军、乘桴浮海,这些又可见其对道的追求。但子路之勇有不合中道之处,夫子说其“无所取材”,夫子在本章对其提点也是希望他能自知自己不足。冉有则是行动力不足,如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冉求有艺,但其求道之心,又有不坚定,性情懦弱,不辨是非。如对季氏祭祀泰山、季氏将伐颛臾而不谏,在位却未能尽其道义。夫子在本章中鼓励他,也是希望他能够自省自己不足之处,希冀能有改变。

最后一章是再熟悉不过的四子侍坐。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讲志向都是为政之事,是器识层面的,唯独曾皙不求为政,能知时中,风乎舞雩。在《论语》中,记载曾皙的地方不多,而其所说志向,夫子“吾与点也”,其志与圣人同。曾皙所说的大同社会的一种表现结果,夫子曾言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与其所描述的志向有异曲同工之妙。曾皙所说的志向有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向往,如果社会不稳定,老者、少者是没有机会去过这样的生活。后学认为夫子所传之道教人以礼以仁治国,最后达到的结果是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像曾皙所说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以人为本,使万物遂其性,圣人治国也是为了让人与自然都能遂其性,和谐相处。我们现在建设的国家,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追求和谐稳定,也是在朝着古人们希冀的大同社会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