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关大捷,是1885年3月,在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者取得重大胜利的著名战役。

1885年2月,法国军队在统帅波里也指挥下,集中两个旅团约万余人的兵力向谅山清军发动进攻,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退,法军占领战略要地谅山。

随后法军进犯文渊州,守将杨玉科力战牺牲,清军纷纷后撤,法军乘势侵占广西门户镇南关,炸毁关门,并在关前废墟中插上一块木牌,得意地用汉字写着"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广西军民在法军退走后在关前插上木桩,写上"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作为对法国侵略军的回答。

老帅宝刀未老领兵出战

镇南关大捷杀了多少人(镇南关大捷冯子材功不可没)(1)

冯子材

由于潘鼎新的战败,清政府革去他广西巡抚职务,启用年近7旬的老将冯材才帮办广西军务,领导镇南关前线的抗法斗争。

各将领共推冯子材为前敌主帅,统一指挥协调各军的行动,准备组织新的进攻。冯子材亲自爬山涉水勘察地形,根据当前敌情和镇南关周围的地形条件,决定在关前隘地区依托有利地形,构筑坚固防御阵地。

在兵力部署上,是时,广西前线清军共有90余营4万余人,分驻于镇南关至龙州一线。冯子材亲率所部萃军9营扼守长墙及两侧山岭险要,充作第一梯队,担任关前隘主阵地正面防御。

冯子材领清军主动进击,打乱了法军的作战部署,迫使法军东京军区副司令尼格里上校决定不等援军到齐即向清军坚固防御阵地发起进攻。23日晨,法军第2旅千余人趁浓雾偷偷进入镇南关,另以千余兵力屯于关外作预备队。法军兵分两路组织进攻,企图在主攻部队得手后两路夹击,攻占关前隘清军防御主阵地。法军主力在炮火掩护下,攻占东岭三座堡垒。

冯子材指挥所部顽强抵抗,在丢失三座堡垒的危急关头,大声疾呼:"法再入关,有何面目见粤民?何以生为?"守卫清军在冯子材的爱国情感鼓舞下,英勇抗击,誓与长墙共存亡,阻止了法军的前进。

镇南关大捷杀了多少人(镇南关大捷冯子材功不可没)(2)

老将出马

次日晨,尼格里指挥法军在炮火掩护下,分三路再次发起攻击,沿东岭、西岭和中路谷地进攻关前隘阵地。冯子材传令各部将领:"有退者,无论何将遇何军,皆诛之"。冯子材持刀大呼,率先率领两个儿子跃出长墙,冲向法军。全军感奋,一齐出击,与其进行白刃格斗,战斗异常惨烈。

这时,王孝祺也已击退沿西岭进攻之敌,并由西岭包抄敌后,使其腹背受敌。法军三面被围,法军死伤近300人,后援断绝,弹药将尽,被迫败退,尼格里只得下令撤退,狼狈逃回文渊、谅山。

冯子材抓紧有利战机,率部乘胜追击,于26日攻克文渊,29日攻克谅山,宣称毙法军近千名,重伤法军指挥官尼格里,后又将法军残部逐至郎甲以南,取得了镇南关战役的重大胜利。

神秘力量前来助阵

镇南关大捷杀了多少人(镇南关大捷冯子材功不可没)(3)

刘永福像

早在1884年底法军集结部队准备进攻镇南关时,一件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打断了法国人的部署节奏。越南北圻中部的宣光城被一支打着黑底北斗七星旗号的大队清军团团围住了,这一围就是3个月之久,城中法军几乎弹尽粮绝。

法军实在没办法,只得从北上镇南关的部队中分兵援助。临阵分兵,兵家大忌,法军为什么非要去救宣光城?这座城是极具战略意义的水陆交通枢纽,是河内的门户。

镇南关大捷杀了多少人(镇南关大捷冯子材功不可没)(4)

黑旗军

清军当时在越南战场形成了东、西两条战线,宣光城同样是这两条战线的交汇点。可见宣光城的战略意义之大,法军不得不分兵来救。清军围困宣光城的行动极大地缓解了镇南关一线的压力。

你道这支围城部队是谁的部队?他便是大名鼎鼎的黑旗军刘永福部。

刘永福,广东钦州府人。他二十岁时就参加了天地会的分支三合会,而且在这一反政府组织中的排位还不低,不到三十岁时就当上了天地会起义军的左翼大帅,打出了黑底北斗七星的旗号,黑旗军由此得名。

镇南关大捷杀了多少人(镇南关大捷冯子材功不可没)(5)

刘永福故居

天地会公开起事,清政府命广西提督亲自率兵前来征讨。这位提督不是别人,正是刘永福的老乡冯子材。两人可谓是不打不相识,但是各为其主,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最后还是冯子材的正规军厉害,三下五除二就把刘永福的部队打跑了,这一跑就跑到了越南。

刘永福逃到越南时仅剩下三百多弟兄,他在越南不断扩大地盘,招抚绿林,征收赋税,俨然国中之国。刘永福来到这里,很容易就拉拢起来一支经验丰富的武装,成为天地会军中最有实力的派系之一。最终,刘永福看准时机,再度接受了越南阮朝的招安。

刘永福在镇南关大捷之前的抗法斗争中,早已是战功赫赫。

1873年,刘永福率2000黑旗军帮助越南在河内郊外的罗池打败了法国军队,斩杀法国军队100余人,史称“罗池大捷”。越王擢升刘永福为三宣副督,又赐印信一颗。

1882年,法国再次入侵越南,刘永福率领3000黑旗军采用伏击战,取得“纸桥大捷”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这一年里,刘永福还迎来了人生又一次转机,他的军营中走来了一位从云贵总督岑毓英处来的使者。他就是甲午战争后台湾抗日运动期间的台湾巡抚唐景崧。身为清朝官员的唐景崧可是自己主动要求出镇南关招抚前天地会大头目刘永福的,从此清政府正式收编刘永福的黑旗军为清朝正规军,授予刘永福为记名提督。

1884年,法国任命李威利为总司令,率2000人第三次入侵越南河内,刘永福受命率领3000人援越,采用近战、夜战、诱敌深入办法重创法军,在纸桥打死法军司令李威利及手下将领30余人,士兵200余人,第二次取得“纸桥大捷”。

镇南关大捷杀了多少人(镇南关大捷冯子材功不可没)(6)

镇南关雄姿

从此,黑旗军成为中法战争中的一支劲旅。

1884年底,刘永福的黑旗军配合西线清军,他们在宣光城的围城行动极大地减轻了镇南关一线的压力,给之后打响的镇南关战役起到了积极的牵制作用。

而在此役后清军已经精疲力尽,刘永福部“所存不足五百名……多方招集不足千人,战守两难,进退失据。”

刘永福对镇南关大捷的贡献同样是不可忽视,但在老将冯子材的光芒之下,他的战功被一笔带过也是情理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