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强

唐元和十年(815年)诗人白居易被贬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天,送客至湓浦口,遇到夜弹琵琶的女子,写下了长诗《琵琶行》。诗中有云:“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青衫指的是白居易自己,白居易为什么会哭泣呢?甚至比琵琶女哭的还惨,官服上满是泪水。大老爷们,大小也是个官,怎么能当做外人,一个萍水相逢的女子,痛哭流涕呢?白老爷失态了,那么他为什么会失态?

我们要从官服的等级说起。青衫乃是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服青衫。他穿着青色的官服,在浔阳江头夜晚送客,巧遇身怀绝技却嫁给商人的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感慨官场的不公。

古代官员、官服距离我们的时代,颇为久远,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接触不到,读者了解的官服,多半是从影视剧中了解的。但是影视剧中往往是错误使用古代服饰,并不能给读者传递正确的服饰文化知识。

隋唐时期的官服品种较多,《新唐书•车服志》说:“群臣服饰二十有一。”隋唐官服分为朝服、常服、公服和章服。而影响最为深远的有两点:一是服饰的颜色标等级,始于隋唐。朱熹说:“今之上领公服,乃夷狄之戎服,自五胡之末流入中国,至隋炀帝巡游无度,乃令百官戎服以从驾,而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列。”二是以禽兽分别官职大小,始于唐代,这就是后来明清时期官员补服的滥觞。

白居易琵琶行江西九江(江州司马何以青衫湿)(1)

【图3-9,唐代青色袍服】

上述服色,其间虽然时有变更,但是大体以紫、绯、绿、青四色定官品之高低尊卑。

上述的记述在于说明,隋唐时期官员的服饰(官服)是以色彩来区别官级的高低的,紫色为贵,朝中大臣,类似今天的部长一级的高官,穿紫色的袍服;绯色属于中级官员,相当于当下各部的司长,省里的厅长、局长们,地方的市长、州长一级的官员穿绯色的袍子,最低一级的官员,各部的属员,地方州郡的司马,相当于如今的处级、科级干部,就只能穿青色的袍服。从官服的颜色上,人们一眼就区别出谁是大官,谁是小官,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样。

古代官服蛮有意思的,从服色上就区别出三六九等,承受世人的赞许、仰慕或者鄙视、冷落的眼光。白居易有才华,原本官场得意,大诗人顾况就说,本来居长安大不易,但是以他的才华,居长安很容易。确实也如顾况所预言的那样,白居易一路顺风顺水,元和二年(807年)夏初,奉调京城担任府试官,即进士考官,不久授翰林学士,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有“内相”之称。几年后,又授太子左赞善大夫,成了五品的高官了,穿绯色袍子。

白居易琵琶行江西九江(江州司马何以青衫湿)(2)

【图3-10,白居易像】

白居易被贬官,一下子被降了数级,从颇受尊敬的京城高官,被发配到江西,做一个连七品县官都不如的八品小官,心理有落差。本来给朋友送行倒没觉得不妥,忽然遇到曾经红极一时,风光无限的,如今人老珠黄,风光不再的琵琶女,其情绪、气氛感染着他,白居易想想自己的遭遇,被贬出皇城,来到穷乡僻壤的小地方,自己才华不能发挥,还要忍受同僚的冷眼,同病相怜,感慨万千,忘记了自己官的身份,痛哭流涕。

白居易琵琶行江西九江(江州司马何以青衫湿)(3)

【图3-11,江州司马青衫湿诗意】

说明:本文系服饰史学者黄强的原创作品,有版权。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歪酷博客:Huangbuxi.ycool

腾讯微博:T.qq/huangbuxi

作者简介:黄强,字不息。服饰史学家、金学家。侧重中国服饰史、置业经济史、民国史、南京地方史、明清小说、佛教文化等方面研究,均有著作出版。出版中国第一本内衣史专著、第一本置业经济史专著,已出版《中国服饰画史》《中国内衣史》、《衣仪百年》、《服饰礼仪》等著作12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