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青山绿柳斜(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1)

“青衫”一词一直作为文人墨客当中经常描写的意象出现在由古至今的诗词散文中,其实青衫是唐制里文官八品、九品的服饰。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指的就是江州司马所着的服饰。“青衫”后借指失意的官员,抱负不得伸展的人。由此可见,青衫自古以来就受众多诗人的抬爱,正所谓:“失意出诗人”,也是因为如此,青衫泪,便成了男儿泪的代称。

风过青山绿柳斜(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2)

纳兰的这首《菩萨蛮》,写的是春日里与伊人别后的苦苦相思。上片前两句写的是此时眼前之景,“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说的是时已深秋,非醉非醒间瞧见窗外落雨霏霏,打在玻璃上尤增凄寒之感。接着两句,转向自身情绪。原来果然是感念在怀,不觉之中连衣服都被泪滴沾湿,这一个无意识状态的刻画,直接而深刻地把这一种感念的无奈与略微的自嘲展露出来。

这词写的亦是思念之苦。夜深天凉,因为深秋连花儿都已憔悴,只依稀辨得些残香落叶的影子。半睡半醒之时被雨惊醒,忍不住便又想起与你在春天时分手的情形,思念之下肝肠寸断。回首间瞧见衣衫湿痕一片,原来在不知不觉间又泪湿青衫,我果然还是在思念着你啊!

寥寥数字,就把伤心人的心理状态描绘得细腻非常,其中感伤之情表露无遗。众所周知,纳兰这一生算是风平浪静,只有四段感情交错为亮点。借用其父纳兰明珠看了他的词后老泪纵横说的一句话:“这孩子什么都有啊,为什么还是会这么寂寞惆怅呢?”但有几人能知纳兰心,纳兰本就被赋予了文章天成的天分,自古能著文章诗词者,必都心思细腻,感情丰富,再加上环境经历的熏陶,所以这被称作“李重光转世”的富家公子笔下的词,真实细腻,愁若断肠。

接着下片前两句写现在的情绪,后二句又转写分别时的景象。小词跳宕有致,其相思之苦情表现得至为深细。

这相思之情不似酒醉,可以倒头便睡忘却忧愁,却反倒增添了无数愁闷情怀,形单影只,只能独眠。唯有那烟柳桃花深处,依然记着我与你分别时的情景,每每萦回梦田心间,终是不能忘却。

纳兰将这相思的情感、无限惆怅寄托于桃红柳绿之间。那时,他定是相信未来能如这桃花开得鲜艳一般,他们的情感,也能瑰丽无比。可是所有人都忘了,桃花春开秋谢,万物使然,再艳丽夺目也终究逃脱不了凋谢的命运,于是秋天冷风袭来的刹那,伊人已不在身旁,就连那日桃花满目映红的场景都已不在,叫人情何以堪呢?只不过桃花绿柳还更幸福些,因为来年春天的时候,它们又能在枝头浅唱,可是我身边呢,除了年华在指尖飞落的痕迹,还有什么呢?春华易逝啊,看着这场秋雨和肩头青衫的湿痕,微微一叹。还好,我还能看见你,在那场烟柳桃花深处的分别里。

风过青山绿柳斜(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3)

“柳”也是诗词中常常出现的意象,因它谐音“留”。“柳万丝”即写出一片想留却不能留、送别又不忍别的离思愁肠,也表达出当时与伊人相离时百转千回的思绪,和万语千言总不能言的无奈。

整首词寄情于景,由景写心,细腻地表达了伊人不再的愁肠,以及相思情切的深挚感情,是纳兰鸳鸯作单、相思难眠的真实写照。

①中酒:饮酒半酣时,也指醉酒。

②残香:残存的香气。

③青衫:古代学子或官位卑微者所穿的衣服,借指学子、书生。

④韶光:美好的时光。

风过青山绿柳斜(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4)

纳兰诗词

「最受欢迎纳兰词容若公众号 最具人气的纳兰词解读」诗词 | 纳兰词 | 古文 | 唯美 | 短篇 | 随笔

王国维:“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