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满族文化生活习俗(原创)

嗨,大家好!今天是国际三八妇女节,首先祝女同胞们节日快乐!说尽古今天下事,戏品聊斋著文章。我是戏品聊斋,军旅作家、腾讯文学签约作家、头条号文化领域创作者。这几天一直和大家分享清末民初发生在吉林的一些有趣的事,许多朋友点赞收藏,认为收获不小,在此表示感谢。今天我们分享满族文化生活中那些有趣的事儿,但愿朋友们能够喜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藏,或许里面能找到商机哦。

迄今为止,满族已延续了几千年。满族作为清王朝的主族,始终是政治舞台的主角,他们的生活习俗一直影响着中原地区。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始终在不断变化着,虽然清王朝早已寿终正寝,但满族人一直延续着老祖宗留下来的生活习惯,成为民族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满族人的服饰

和其他民族不同,清朝时期满族男子的服装主要是长衫、长袍,长袍外面罩着对襟褂,长的叫做大褂,短的叫做马褂,这是满族男子的典型装束。马褂是一种穿在长袍外面的短衣,衣服长度只到肚脐,而袖子仅仅能够遮住胳膊肘,这种服装的设计主要方便骑马,所以叫马褂。

满族的女性服装最典型的就是旗袍。这种旗袍圆领大襟,两边开气,袖口平直,腰身宽大,长度直达脚面。随着时代变迁,这种旗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根据女性的身材设计制作,能够将女性窈窕身材体现得淋漓尽致。

满族的传统文化(有趣的满族文化生活习俗)(1)

满族人的发型

在古代,满族不分男女,流行发辫和绾髻。所谓发辫,说白了就是从儿童开始就只留头顶上的胎发,而四周的头发必须全部剃掉。到了10岁左右,不管男女都要将头发分成三缕,结成辫子放到脑后,成年男子还必须剃发垂辫。清朝,满族女子发型不断变化,清朝初期流行“小两把头”,只戴鲜花,不戴首饰,清朝中期流行“两把头”,也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上,分成两绺,结成横长式发髻,到了晚清,又流行“大拉翘”,与旗袍服饰相搭配,显示出满族女子的雍容华贵之美。

满族的传统文化(有趣的满族文化生活习俗)(2)

满族人的饮食

满汉全席是满族饮食的典型代表,它流行于清代,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满汉全席以北京、山东、江浙菜为主。民间所说的满汉全席珍品,大部分是黑龙江地区特产,如鱼骨、鳇鱼子、猴头菇、熊掌、哈什蚂、鹿尾(筋、脯、鞭等)、豹胎以及其它珍贵原料,后来,闽奥等地的菜肴也依次出现在大型满汉全席之上。

满汉全席共计108道菜,其中南菜54道,即江浙菜30道,福建、广东菜各12道;北菜54道,即满族菜12道、北京菜12道,山东菜30道。满汉全席集宫廷满席与汉席之精华于一体,是中华美食的缩影。

满族的传统文化(有趣的满族文化生活习俗)(3)

满族人的日常礼节

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在吃饭时,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

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起立回答。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请安"首必四叩,至三则跪而昂首,若听命者然。尊长者以好话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则不起也"(《柳边纪略》卷四)。

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女人礼仪不同于男人,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妇女平日相见,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俗称"抚鬓儿",即手指从眉上额头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

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至亲久别相见彼此抱腰接面,然后执手问安,是谓抱腰接面大礼。如幼辈见长辈,两手抱其腰,长者用手抚其背。老年夫妻相见有"顶头礼",老夫妇久别重逢,老伴迎上去用头顶住老头胸脯,老头轻轻抚摸几下老伴后脑勺或后脖颈。

满族的传统文化(有趣的满族文化生活习俗)(4)

满族人的婚俗

满族办喜事接新娘要选一个良辰吉日。吉日订妥后,在结婚前,男方要给女方家老酒一坛,肥猪一只作为女子宴请亲朋好友所用。娶亲去的人为单数,即新郎、媒人、两个娶亲婆、一个压轿男孩。新郎到女方家,进院首先要到上屋面向西给老佛父叩头。然后有人陪着在一个单独的屋内住下。在这一天,新郎、新娘不能见面。

满族的传统文化(有趣的满族文化生活习俗)(5)

满族人生育习俗

满族十分重视对子女的生育。妇女一旦怀孕,被视为全家吉事,这时婆母便告诉她一些保胎知识和传统禁忌。如:不准孕妇到别人的产房去,不准坐锅台、穿台。不许大哭大笑,不准侍奉祖先神。怀孕五月,不许去马棚,不许牵马等。小孩出生称“落草”。据说,古时满族妇女在炕上临产时,要卷起炕席,铺上谷草,产妇在谷草上分娩,以后便相沿成习。小孩“落草”后,如果是男孩,要悬一小弓箭于门左,象征其长大后成为一个优秀射手;若是女孩,则门前挂 一红布条,象征吉祥。

满族的传统文化(有趣的满族文化生活习俗)(6)

满族人的禁忌

满族禁忌较多。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俗。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关于满族饮食的介绍很多,然而对于满族当中有哪些是忌口食物,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归类,仿佛满人只是不吃狗肉而已。经过参考文献和一些民间传说,将满人忌口食物列举如下:

1、狗肉。对于何以忌食狗肉,至今尚无定论,较为熟知的传说是义犬救罕王。

2、雁(鹊)肉。满人崇鸟,三圣女沐浴,神鹊衔来朱果,三圣女食而有孕生布库里雍顺。鹊被称为满人祖先。因此满人不吃雁、鹊、鸽肉。

3、鹰肉。鹰被认为是恩杜里(满语“神”的意思)的使者,天地间的光与火都是海东青奉恩杜里的旨意取自太阳。

4、马肉。马是满族及先民征战与生产的伙伴,同时也是财富的象征。

满族的传统文化(有趣的满族文化生活习俗)(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