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的句子(与古人对话用画笔传心)(1)

《岑参〈蜀葵花歌〉诗意图》

与古人对话的句子(与古人对话用画笔传心)(2)

《岑参〈凉州馆中〉诗意图》

与古人对话的句子(与古人对话用画笔传心)(3)

《炎暑岑参梦赠花》

与古人对话的句子(与古人对话用画笔传心)(4)

《天山驼铃》

与古人对话的句子(与古人对话用画笔传心)(5)

《岑参中秋诗意图》

与古人对话的句子(与古人对话用画笔传心)(6)

《西浦钓翁片云闲》

与古人对话的句子(与古人对话用画笔传心)(7)

《岑参诗意: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本报记者 赵晓林

蜀葵花,一种很多人好像都不太熟悉,但是又会经常见到的花。这种花因最早在四川发现,所以被命名为蜀葵。

叶大、花繁、色艳,花期长,适宜观赏是蜀葵花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蜀葵花生命力顽强,养护起来也比较简单。所以,这种花大江南北都有生长,每到开花季节,一株之上花开朵朵,成串成簇而生,甚为悦目。这种花很多时候就生长在人们身旁的路边、树下、墙角等地,虽然看上去很普通,却有着常人不了解的文化内涵。

说到这种花,就不能不提到一位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

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这首名为《蜀葵花歌》的诗,是岑参的七言歌行代表作。全诗通过描写蜀葵花的花期长,新花未开旧花老,勉劝世人,人生苦短,要珍惜光阴,及时行乐。

如今,有一位文人、著名书画家将这位边塞诗人和蜀葵花由诗入画,将诗人两度出塞的豪举再现在世人面前;也让这种看似普通却有着极强生命力的花,绽放出非比寻常的艳丽。这位文人、著名书画家就是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协原副主席,济南市文联原主席吴泽浩。

雄黄浊酒端午咒,蜀葵红紫百卉洲。

醉剑起舞思边塞,花开花谢岑嘉州。

这首诗题为《唱和岑参蜀葵花诗》的诗,是79岁高龄的吴泽浩专门创作的。而且,他还创作了一批以岑参诗集和诗意为主题的画作。

唱和,是古代文人之间最高雅的交流方式之一。1500年的时光过去,这种高雅再现于吴泽浩与岑参之间,看似偶然,其实是一种文化交融、碰撞的必然。

数十年的艺术创作表现

“空灵”的艺术魅力

为什么要创作关于岑参与蜀葵花的系列作品?吴泽浩介绍,前一阵宅在家里,除了创作,就是静心思考一些东西。前些时候和一位朋友交流时,朋友推荐了岑参的这首《蜀葵花歌》。“最初阅读完这首诗后,对这种花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当实际看到这种花开放的样子,再去读这首诗,慢慢就体会出一些味道和内涵。一种很普通的花,在大诗人的笔下,竟然能以花喻人,描绘出一个人一生的高峰期和沧桑,这反映出了诗人深层次的思考。于是我便开始研究岑参的生平和他的成就,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他的诗歌成就。”

在画室里,吴泽浩向记者展示了刚刚创作完成的几幅《蜀葵花歌》诗意作品。记者看到,几幅作品既有人物和花同为主角的“繁华”之画面,也有人物与花穿插、色彩淡雅甚至单以墨色成画的素雅之作。比如,他刚刚完成的《蜀葵花歌》主题画作,画面上岑参坐于花丛之中,背靠奇石,手执茶杯,神情淡然,欣赏着花开满园。另有侍女手端鲜果立于花间,整个画面一片祥和、静谧,且带有些许“始知人老不如花”的意味。整幅作品纯用墨色,不着一点颜色。

欣赏这幅作品,最直接、最显著的感觉就是“空灵”。吴泽浩先生对此很以为然。他告诉记者,这个词是他创作这个系列作品时的一种自然追求,是他从艺几十年来的一种积累后的艺术迸发。

像这样描绘岑参与蜀葵花的新作还有很多幅,画面中蜀葵花一丛丛、一簇簇,人物身处其中,神态各异,表现出的是岑参不同的心理变化,更是将岑参诗作的不同内涵和意趣用不同的画面表现出来,让人观之有所得、思之有所想。

“以前作画,经常会让画面很满,会使用很浓、很多的墨色和颜色,以此来表现人物的形态、性格等。但是,这次我特意在绘画手法上有所改变,在画面上使用了大量的留白,有的画面上看似画了人物、花等很多东西,但不管怎样,我都会多少进行留白。这种留白不是非常刻意的做法,而是一种自然而然、非常灵动的艺术表现。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得整幅画面显得更加空灵,更加有节奏感。而且空灵的感觉,观赏者能非常明确地感受到。同时,也让我的中国画创作在这个系列作品上更上了一个台阶。”吴泽浩说,这幅作品在创作时经过了很多思考,而且特意没有上色,就是为了保持画面的清爽,透出空灵的感觉。

展现出独一无二的个人

化艺术语言魅力

吴泽浩先生新创作的几幅竖条作品也让记者感到眼前一亮。

画面中,岑参或纵马疾驰,或牵马漫步,或邀月畅饮,或极目大漠……

枯树、飞沙、高山、流泉,人马合一,岑参带着将士穿行山野林间,或者周边大漠苍茫,肃杀气息扑面,仿佛战场的厮杀声就响彻在观者的耳边,大漠的风沙就在身边飞舞,大山间明月照在眼前身上。这些感受是一种真正地从画家心里流出的对于诗人诗作的感悟,更是发自画家内心与1000多年前的诗人之间迸发出的一种神交及思想上的交流。

在这批新作中,多幅作品中心形象的表现手法也和吴泽浩以前的创作有很大不同。比如《腊山在望不见鹿》等画作,从形象的设计、绘画的手法、画面的布局,都透露出汉画像石的艺术表现的影子,使得整个画面既有吴泽浩以前水墨画的特点,又呈现出一种汉代艺术独有的古朴、简约、大气的艺术新风。

在另一幅作品中,一个钓翁身披蓑衣,头顶斗笠,雪天中独坐于小舟之上,似乎茫茫雪天里,只有这位钓翁在与天地对话。画面也是在右上角进行了大片留白,显露出水天一色、白雪接天的唐诗诗意。这幅作品在构图、布局、墨色、线条的组合上,更是显得笔意老到、笔墨恣肆。苍茫中透露出的不只是画面上独钓江雪的意境,还有画家与古人心灵相交的意趣。

欣赏吴泽浩先生创作的岑参《碛中作》诗意图时,记者眼中似乎能看到漫天的飞雪或黄沙,看到岑参和将士们顶风冒雪在边塞驰骋、奋战的艰苦场景。另外,吴泽浩还在画面上书写了他专门为这个系列创作的诗作,配上画面的那种浴血塞外、前路茫茫的悲凉气氛,让人感受到了诗人与将士们的气度和坚韧。这就是好的艺术带给人的艺术感觉,也是吴泽浩作品中所展现出的独一无二的个人化艺术语言的魅力。

吴泽浩表示,在创作这些和边塞诗有关的作品时,脑中首先浮现的是漫漫大漠雄奇壮阔的景象,还有诗人置身其间的艰辛场景。所以,这些新作不只是对于这位诗人诗作的简单表现,而是对于其人生平际遇以及征战塞外时心境的深层次解读。这种东西,光是靠说,很难解释清楚,但是通过画面,通过气氛,通过人物的形态,就可以把这种历史场景和人物性格、状态表现出来,而且能感染人心。

感受到文化自信和新时

代带来的文化滋养

吴泽浩先生从事艺术创作和相关工作50多年,积累了大量艺术创作经验,艺术修为也愈加精深。尤其是近年来,他笔耕不辍,专心研究、创作和济南、山东有关的名人系列中国画,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作品系列和艺术风格。一位位古人,一幅幅精品,一个个系列,一场场展览,吴泽浩默默地挖掘着历史,描绘着历史与人物,书写着常人难以描绘的史实场景,带给人们一次次惊喜,展现出一位老艺术家的艺术修为和文化底蕴。

这批画作将于7月23日开始在大邦艺术中心举办的“蜀葵花歌——吴泽浩近作展”中精彩亮相。届时,人们就能欣赏到这批具有吴泽浩艺术风格的最新作品。

“人老了,想的也多了。但是我觉得艺术不会老,是一直能够进步的、提升的。所以,近些年来我一直在不停地思考和创作,不停地用绘画表现我们古人的伟大与魅力,从孔子、颜鲁公、李清照、辛弃疾、戚继光、弘一法师等等,再到现在的岑参和蜀葵花,这些都是我对于历史的回顾与深思后的成果。而我的绘画也在这种不停地创作中不停地变化,不停地呈现新的风格和风貌,这是我的艺术追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在当下这个新时代,用自己内心的思考、用手中的画笔来展现我们历史文化的悠久与深厚,展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展现新时代让人向上的力量;让每个人都能从这些画作里感受到文化自信,感受到新时代带给我们的新的文化滋养!”吴泽浩先生对于如何用艺术来反映新时代精神给出了个人见解,也让每一个欣赏到他画作的人感受到了这位老艺术家的责任心和对于艺术的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