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氏家族祖训(牛氏文化牛氏宗祠楹联)(1)

牛氏宗祠楹联

四言通用

姓启牛父;

望出陇西

全联典指牛氏的源流和郡望

庐州却贼;校尉平羌

上联典指南朝时期的宋名将牛皋,字伯元,鲁山人,出身射士。曾聚众抗金,后归宋跟从岳飞,攻克随州,驰援庐州,击退金军。随岳飞进军中原,直抵黄河尚岸,屡立战功,官至承宣使。因反宋金议和被秦桧派人毒死。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狄道人牛邯,字儒卿,勇力俱全,以才气雄于边陲,光武帝时任护羌校尉,曾与来歙平定陇右。

五言通用

瑞日波中上;

仙禽雾里低

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牛凤及《奉和受图温洛应制》诗句联。

六言通用

御史休祥预报;

天官选举惟明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太子少师牛僧孺,历官御史中丞。下联典指隋朝时期的吏部尚书牛弘的事典。牛弘,字里仁,鹑觚人。有文集。

子孙贤族乃大;

兄弟睦家之肥

此联为河南省济源市西石露头村牛氏祠堂门口两边八字墙联,内容明白如话,寄托着祖上对后辈子孙的殷切期望。

七言通用

为民自愿称孺子;

相国乐于献丹心

此联析取自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句意。

牛氏家族祖训(牛氏文化牛氏宗祠楹联)(2)

应贞女诗文应梦;

奇章公邂逅奇缘: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牛肃长女牛应贞,少年聪颖,十三岁时,能诵佛经二百余卷、儒经子史数百卷,曾在梦中诵《左传》,一字不漏。往往熟睡中与人谈论,数夜不停。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大臣牛僧儒,字思黯,安定鹑觚人,“牛李党争”牛派首领,两度任宰相,封奇章郡公,相传他曾夜里迷路,入薄太后庙,邂逅戚夫人、太真、潘妃、绿珠等,相互吟诗。天明时辞去,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座荒庙。

颍水一支分派久;

涎河两岸卜居多

此联为安徽省临泉县定庙牛氏宗祠联。牛氏自元代初年迁来,已成当地大姓,民谚说:“砖集刘,黄岭侯,赶不过涎河沿的一群牛。”

十八祖平阳世泽;

五百年毫西名门

此联为河南省偃师县牛氏家庙堂联。

十言通用

好学博文,史称大雅君子;

清操正气,人号廉洁自将:

上联典指北魏时期的寮弘(后赐姓牛),在隋朝任吏部尚书,人称“大雅君子”。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宝章阁待制牛大年,字隆叟,扬州人。一生精操,所至廉洁自将。

枢府转环,奠唐瓯于中叶;

铨曹秉鉴,调隋鼎之初硎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牛僧儒,官居相位,文宗时与李宗闵结党,权震天下,时称“牛李”。下联典指隋朝时期的牛弘,好学博闻,寡欲清高。隋初为秘书监,清开献书之路,修五礼,立明堂,拜吏部尚书,封奇章郡公。史称“大雅君子”

郡望堂号

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水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西汉朝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东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礼县北部的西汉水上游及天水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北魏时期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附近一带。

牛氏家族祖训(牛氏文化牛氏宗祠楹联)(3)

陇西郡

堂号

陇西堂:实际上和牛姓望族郡号通用,陇西是牛姓繁衍发展中心,后世牛姓人不论走到哪里,只要打出这个堂号,便会相认是同宗,最初都来自“陇西”,相互交谈,倍感亲切,有事相助,尽心尽力。

牛氏家族祖训(牛氏文化牛氏宗祠楹联)(4)

太史堂:源自唐朝诗人牛凤及,撰有《唐书》。牛凤及是牛弘的曾孙,官至中书门下侍郎,撰《唐书》,一百一十卷。因一生主要功绩是修国史,故堂号叫“太史堂”。既是纪念性的专用堂号,自然有歌功颂德之意。

此外,牛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大雅堂”、“惟明堂”、“燕翼堂”等。

牛氏家族祖训(牛氏文化牛氏宗祠楹联)(5)

【徽州】呈坎(三):下屋、燕翼堂

欢迎宗亲转发牛氏文章,

传播牛氏正能量,

让更多宗亲聚集起来!

来源

@牛氏同宗网

分享朋友圈,一起传播宗亲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