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知道郑州有一个全国有名的城隍庙,因为每一年每一个有纪念性的节日都会有一些宣传的海报或者是电视抑或电台的节目进行宣传,尤其是加上电视台的报道过后,一下子就更加的吸引了人们的耳目。我也是这样,早就被人宣扬了许久,而且得知哪里有着十分好的民俗文化,也见到了画面的报道有唱戏的、有扭秧歌的、有捏面人的等等,看过后也是有着十分的渴望,毕竟自己也是一个十分关注于民俗文化的青年。

城隍庙的由来

漫步河南郑州城隍庙(郑州有一个城隍庙)(1)

这里的城隍庙据说历史悠久。在百度的百科中查到了一些资料,这些资料显示,全国有20余处很有影响的城隍庙,分别是甘肃省兰州市城隍庙、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城隍庙、广东省揭阳市城隍庙、河南省郑州市城隍庙、山西省长治市城隍庙、河南省安阳市城隍庙、广东省惠州市城隍庙、台湾省台南市城隍庙、台湾省澎湖县城隍庙、陕西省三原县城隍庙、台湾省新竹市城隍庙、海市城隍庙、山西省芮城县城隍庙、广东省鹤山市城隍庙、江苏省泰州市城隍庙、浙江省嵊州市城隍庙、山东省潍坊市城隍庙、浙江省杭州市吴山城隍庙、河北省承德市热河都城隍庙、福建省莆田市兴化府城隍庙等。而要说起来,这20余处是很少的了,全国各地有无数的城隍庙,郑州城隍庙就是其中的一个很有价值的代表而已。

漫步河南郑州城隍庙(郑州有一个城隍庙)(2)

我一直还是不清楚什么是城隍庙的意思,也经常的将中间的字符写成错误的皇帝般的皇字。而实质上,经查阅了资料方才知道,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在古人心目中是护卫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城隍神则是为国家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或为地方百姓造福一方的廉吏贤哲,他们有的名垂青史,有的功勋着著,是备受百姓推崇爱戴的历史人物。城隍信仰,寄托了人们对英雄圣贤的纪念与崇拜,深入民心,广布流行。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漫步河南郑州城隍庙(郑州有一个城隍庙)(3)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最早的城隍庙见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建的芜湖城隍庙。历史上有唐人张说、李德裕、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献记载。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多以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宋代以后,城隍之祀遍天下,城隍之神被正式列入祀典,成为规定祭祀的神灵。如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文天祥、杨椒山,杭州祀周新,会稽祀庞王,南宁、桂林祀苏缄等。后唐末帝清泰元年(934)封城隍为王爵。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则下旨封开封、临濠、束和、平滁四城的城隍为王,职位正一品,与人间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级,又封各府、州、县城隍为公、侯、伯,即府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威灵公,职位正二品;州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侯,职位正三品;县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伯,职位正四品,并且重建各地城隍庙,规模高广与当地官署衙门完全一样,还按级别配制冕旒哀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正祀典,诏去封号,只称“某府或某县城隍之神,又令各地城隍庙不得杂祀其他之神。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庙里,所以他对土地庙以及土地的“上司”城隍极为崇敬。明孝宗年间(1488—1506),莆田抗元英雄陈文龙(1232—1277)被封为福州城隍爷,其从叔抗元英雄陈瓒(1232—1277)被封为兴化府城隍爷。

关于郑州城隍庙

郑州的城隍庙是历史悠久的那一种,在网络上查阅方才知道,这里边供奉的是汉刘邦麾下大将纪信。这一查就是有一种晕厥,以前总觉的是什么关公包公的知名人物,后来在殿内瞻仰的时候,也还是这样么错误的认为。对于纪信,应该是很陌生的那种。据郑州城隍庙会资料的说明:汉高祖刘邦三年(公元前204年),项羽围刘邦于荥阳,危难之中,纪信冒充汉王,使刘邦得以逃走。《资治通鉴》记载:“五月,将军纪信言于汉王曰:事急矣,臣请诳楚,王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干余人,楚因而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楚皆呼万岁,出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以数十骑出西门遁去……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就是说的这个故事。看来这真是一个很厉害的英雄,为主子而被烧死牺牲了自己,是很好的臣属,忠贞不二,值得赞扬。

漫步河南郑州城隍庙(郑州有一个城隍庙)(4)

郑州城隍庙有个全称叫做“郑州城隍灵佑侯庙”,在郑州市商城路北,职工路(原名:城隍庙街)北端。建于明代初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是目前河南省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落之一。数百年来,虽屡遭兵燹、火灾及人为破坏,后经多次营建修葺,基本上保留了历史原貌,因此弥足珍贵。该庙坐北面南,山门、前殿、戏楼、大殿、寝宫、东西廊庑等,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层次分明,布局结构合理,建筑均为琉璃瓦覆盖,卷棚出厦,飞檐四出,造型精致,结构紧凑。整个建筑红砖绿瓦,画梁雕栋,既凝重端庄,又古朴典雅,是我市绝无仅有的明清建筑精品。其中丈五左右的歇山式双层戏楼,堪称郑州之最。乐楼高达15米,歇山式双层建筑,正脊浮雕游龙数条,有凤凰在上下飞舞,有荷花、狮子在左右陪衬,异常生动。大殿正脊两端雕有吞脊吻兽,两侧刻滚龙数条,并饰凤凰、牡丹;殿上刻有“八仙过海”及苍松翠柏、人物鸟兽,构图和谐精致,左右对称,绝妙异常。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庙会时节,台上古乐喧天,丝弦阵阵,台下游人如痴如醉。加之杂耍、民间工艺品,各种名优小吃缤纷上市,更给城隍庙平添不少光彩。解放后,政府又拨款对其进行整修,并重塑城隍金身,终使这座有着五百年“庙龄”的古建筑群,再获新生。

城隍庙的魅力宣传

庙欲说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倒不如说是一副保存下来的供人们回忆过去的年画。这画中留下了不少的记忆,所以一些老年的人们还能够记得幼时曾在这里玩耍,可以给后来者讲一些过去的故事,也算是自己人生的一种价值;而对于年轻人,到了这里不过是为了寻找一下传统的文化或者说使一些能够勾起思考或者是供给胃肠的东西。一些年轻的爱好古文化的人,热重于这里的苍天大树,热衷于用相机记录下一些几近失去的记忆;而还有一些年轻人,其实就是来这里感受一下美味的小吃或者是一些有趣的杂耍。带着不一样的心情,来到这里感受这里的文化,其实心中都是一种消遣。尤其是今天在高楼大厦聚拢的城市里,还能有一片地方留下一点过去的记忆,那也是一种可供享受游玩的去处。更何况,到了新年,有没有什么远处的可玩的地方,更有政府对于文化宣传的魅力,故而看看也是不错。据说,近些年来,郑州市为宣扬城隍庙是没有少下功夫,积极打造文化庙会的民俗味儿。近几年来,城隍庙曾多次举办郑州城隍庙文化庙会活动,集中展示具有中原地区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戏曲演唱、秧歌队、盘鼓队表演,唢呐演奏、民间剪纸艺术、黄河澄泥砚、南阳的烙画、淮阳的泥泥狗、历代青铜器、钱币,紫砂各大系列展,专家现场文物鉴定等。所以,我是带着一种很激动的拜谒的心情去的。

漫步河南郑州城隍庙(郑州有一个城隍庙)(5)

城隍庙的体验

对于城隍庙,我们其实在初二的晚上就已经去过一次,很可惜,夜间的城隍庙静的出奇。整个院落从外表看,很黑、很静,与附近的高楼大厦和喧闹的车辆、灯光很不协调;然而,时间晚了,我们没有去成而是在初三的下午得以成行。从单位门口坐着65路公交车,没有几站就在商城路城隍庙站上下了车。这个时侯的第一眼,已经不是昨晚上的冷静、寂寞,而是喧闹的人群,各种叫卖的、卖小吃的、卖工艺品、卖图书、吹糖人、看相算卦的都围着城隍庙的大门之外。外边的情景,其实就这么的一般,都是一些小商小贩的世界,看不到很有意思的文化。对于吹起的糖人,在我的脑海中,完全没有书本上学习过的那种技艺高超和神妙,也正如那些艺人所讲,不可能象真的一样。我想,也许这里的使一些不入流的艺人吧,技术上不精湛而已。我不知道,那个小唐人究竟是用来看的还是吃的,但从那些艺人的操作上来,即使小孩子也是全然没有了吃的韵味,太脏了,从口中吹来,从手中捏来揉搓,在用手拿起钱来,整个过程很不卫生,所以便没了兴致。在外表的一个事情很让我感到吃惊,在这个崇尚民俗文化的地方,其实就是迷信盛行的摇篮。各路的神仙们在这里摆起了长龙,算命测字,高声宣传,我就有一些吃惊,这些迷信的东西如今怎么那么的受人欢迎?每一个算命的前边都为着人,看着那算命的也不过是一个市井,浑身的脏兮兮让人无法接受。再看那口若悬河的胡诌,什么易经八卦,什么好运霉运,什么吉祥如意,在那里说出来总是感觉到让人十分的不放心。这些算卦的,我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竟然能够搞起来正常的职业。在一群小摊贩面前,他们胸前的工作证倒是十分的惹人眼目。难道如今迷信可以大行其道?算卦也有了相关机构办法的职业资格证书?想来便十分的有趣。

漫步河南郑州城隍庙(郑州有一个城隍庙)(6)

在外边,我见识了不少有水平的高人。那些小商小贩绝对是宣传的行家,其中就有一个卖拖把的小年轻人,这种拖把的功能、优势在他的口中妙语连珠,很有意思的说出来,很吸引人;还有一个祖传眼科的,我真是有些担心,这样脏兮兮的地摊、宣传幡上编者错字的脏兮兮的一个人竟然被宣传成了神医、几代祖传。看惯了白衣天使,突然之间这里边出现一个自己的同行来,真是有些不敢恭维了。

漫步河南郑州城隍庙(郑州有一个城隍庙)(7)

很快,这里就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地方了,觉得这里看后十分的单调。即使看到里边那么多的剪纸、艺术字、卖古玩字画、神像佛龛,觉得都没有什么新意,因为这些所谓民俗文化的东西已经成为人们赚钱的工具而进入到了大众的生活当中。几乎每一天,都能遇到、看到,所以也便没有了什么值得回味的地方。整个城隍庙的游历,只觉得还是有很多失落和不满意的地方。尽管带着一种民俗文化,然而,看一次就能看够的文化,我想应该不是什么有意义的文化吧?所以,这里边还有我们许多人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