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牙齿要出了毛病,不仅让你脑瓜疼,还要让你钱包疼。牙齿虽小,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哺乳动物中,可以说是一个动物的命根子。

经常留意化石和古生物的朋友会发现,古生物学家在鉴定化石物种时,依据的往往都不是一个完整的骨架,甚至不是一块骨头,而是牙齿。在普通人眼中,大骨头比牙齿要来得有劲多了。但对古生物学家来说,仅仅找到一块骨头往往无法确定它的主人是谁,但是找到一颗牙齿,就能宣布它是一只老虎、一只马还是一个原始人。比如1929年,举世震惊的北京人的研究就是从两枚牙齿开始的。

牙齿的什么部位暴露后(牙齿暴露了哪些信息)(1)

北京人牙齿和骨骼化石

为什么牙齿在古生物学中这么重要?其中一个现实的原因,是因为哺乳动物的牙最容易保存下来。其实牙齿的内部组织和骨骼差异不大,但由于牙齿外面多了一层致密的釉质层,使得其他骨骼在地球变迁中消逝时,唯独它还能抵抗住风化侵蚀成为化石。这就逼得古生物学家不得不练就这项绝技,看牙识动物。

牙齿的什么部位暴露后(牙齿暴露了哪些信息)(2)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牙齿本身所揭露的信息。

牙齿是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专属,最初是起源于远古鱼类祖先的盾鳞,是皮肤的衍生物。随着不断进化,牙齿逐渐成为脊椎动物最有杀伤力的武器。

牙齿的什么部位暴露后(牙齿暴露了哪些信息)(3)

鱼类、爬行动物的牙齿会不断更替,如同一次性餐具,用完一颗掉一颗,比如鲨鱼一生要更换数以万计的牙齿。然而哺乳动物的一生,有且只有两套牙齿,即幼年时期的乳牙和成年时期的恒齿。恒齿会伴随哺乳动物一生。然而,牙齿是消耗物,随着年龄增长会不断地磨损,这意味着,如果牙齿磨光了,不管多强壮,等待它的命运就是饿死。命还在,牙没了,这可能是动物最痛苦的事了。不过,对古生物学家来说,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儿。因为不断更换的牙齿记录了动物生命的旅程,根据牙齿的磨损程度和磨损面,古生物学家就能轻松计算出它死前的年龄。

牙齿的什么部位暴露后(牙齿暴露了哪些信息)(4)

而让古生物学家们用以鉴定物种的,靠的是哺乳动物牙齿的差异性和稳定性。当我们出生时,骨骼往往都没有成型,还需要不断成长弥合,但牙齿从形成之初,就一直保持着最初的形状。其他骨骼组织区别甚小,但牙齿的差异却十分显著。

牙齿的什么部位暴露后(牙齿暴露了哪些信息)(5)

而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其食物所决定的。我们知道,食肉的动物,犬齿比较发达,食草动物犬齿就大大退化或缺失,而臼齿比较发达。同样是食草动物,像鹿类这些低齿冠的动物(齿冠低于齿根),也就是牙齿露出可用的部分较少,它们无法承受高强度的磨损,主要是以嫩叶为食,而如牛羊这些高齿冠的动物,能承受更高的磨损,会选择吃种子、草料这些粗糙的食物。更进一步的鉴定,则要看牙齿内部的花纹和形状。

牙齿的什么部位暴露后(牙齿暴露了哪些信息)(6)

对于哺乳动物来说,牙齿就是它们的身份证。如同指纹一般,每种动物牙齿都有它独特的编号,古生物学家通过常年分析积累,掌握了这套密码,就能匹配动物的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