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在4月13日头条号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义务教育恢复留级制度对学生更有利的文章,短短几个小时收获了不少网友的争议,网友们的评论褒贬不一,两种态度:赞成与否定。综合网友们的评论,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网友是赞成义务教育可以允许留级的。今天我想和大家讨论的是如果中小学义务教育允许留级的话,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最适合呢?

哪些地区孩子小学可以留级(若中小学义务教育允许留级)(1)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特别是学籍管理制度的建立, 如今学校已不能随便开除、留级学生。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基础太差,旧的知识还没消化,就得跟着学习新的内容,老师一人要面对全班的孩子,没有更多精力去照顾个别,在这种“大拨轰”教育下,孩子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又不得不跟着大部队一起前进,最后导致知识欠债越来越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以义务教育阶段是否恢复留级制度,引发舆论关注。

倾听社会的声音

家长陈女士最近面临着“该不该让孩子留级”的抉择。她的儿子在一所小学读三年级,刚上小学的时候就比同班孩子显得弱小很多,做什么事情都跟不上别人的节奏。“课堂练是最后完成的,课后作业也比其他孩子多费时间,明显跟不上其他孩子,晚上做不完作业,孩子就哭,一点自信都没有。”陈女士看到儿子如此不适应,感到非常着急,查阅教育资料后发现自己可能太早送孩子上学了,于是她找到班主任,提出让儿子多留一级的愿望,但是学校给她的回复是,现在已经取消了留级制度。留级的希望落空,陈女士现在只能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学习。

如果把一个孩子的成长当作一朵鲜花绽放的话,那么每个孩子的“花期”有可能都不一样。就拿我自己来说,那个时候我们实行的是小学五年制,而我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的这五年时间里,我几乎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直到我二姐辍学之后不吃不喝三天时间,我才意识到读书真的有作用,我才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危机感,我才开始决定要在五年级的时候“复读”一年再上初中。当时的我在想:如果我再继续浑浑噩噩下去,我可能要跟着我老爹去当那种每天都在吃木屑的木匠,这绝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所以,在我五年级留级的那一年,我比谁都勤奋,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一路高歌”。对于我而言,“复读”五年级的那一年我突然之间变懂事了,按照我妈的说法是:“那一年,这熊孩子的‘聪明花’突然开了……”

罗先生的女儿小海,今年7岁,去年在城区一小学就读一年级,但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让罗先生大跌眼镜。

“语文考试得26分,数学得8分,这样的成绩肯定跟不上下年度的学习。”罗先生说,女儿平时学习还算努力,但成绩不理想,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老师说孩子的心理年龄偏小,有点跟不上课程,“现在女儿有压力,有点不想去读书,所以我想申请让她留级再读一年一年级。”

“我认为对成绩差的学生来说,留级是必要的。没有一个好的基础,对下一阶段的学习就会丧失信心、兴趣。”罗先生说,前日当他带着女儿到学校咨询留级一事时,学校明确告知不允许留级,并建议他应该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孩子这样跟不上?

脚踏实地的说,假如没有当年的留级准则,我很可能早早停学了,是不可能有机会承受高等教育的。

留级的我发现旧日听不懂的常识一下子简单了许多,教师一讲我就懂,乃至不少内容,教师不讲,我也懂。这一切都源于我比没留级的学生多了一年的学习时间。当我发现原来学习一点都不难时,自傲渐渐地康复了,天空也不再是灰色了,我总算能抬起头来做人了。不管是语文,仍是数学,我的考试成绩都独占鳌头,尤其是数学,单元测验简直次次100分。留级让我完成了从“学渣”到“学霸”的逆袭。大约是二年级留级一年所带的自傲唤醒了我沉睡的学习潜能。从那时起到考上重点高中,我基本上都是班上的第一名。许多时候,我把第二名甩开一定的间隔,期末考试的排名悬念往往变成谁是第二名。

我想假如当年和今日相同,没有留级准则,我想我永远是后进生将是大约率事件。在咱们乡间,假如中考考不上高中或中专,一般都会中止学生生计的。成绩太差,乃至小学没结业或初中没结业就会停学的。中止学习生计的咱们要么在家务农,要么外出打工。我想,假如当年没有留级准则,一二年级便是后进生的我很可能小学没结业就停学了。承受全日制的高等教育简直是不可能的。

我的姐姐、堂姐,还有几个街坊同伴,都是由于留级一年,而“逆袭”为优等生,他们有的考了中专(那年头考不上中专的才上普通高中,中专和重点高中相同难考),有的最终考上了大学。

......

其实,生活中很多妈妈也遇到和陈女士一样的问题,对孩子能否留级的事情很是烦恼,认为孩子跟不上学校学习进程,容易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孩子的升学。但是现在很多地方都取消了留级制度,这对于很多像陈女士一样想要让孩子留级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所以在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一些要求恢复中小学留级制度的呼声。

哪些地区孩子小学可以留级(若中小学义务教育允许留级)(2)

那么,留级制度该不该恢复呢?我的观点持赞同意见:留级也是一种尊重! 孩子学习能力水平不一,从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角度来看,恢复留级制度有必要。

当然,留级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孩子。对于有些油盐不进的孩子而言,就算让其留级一百年估计也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这种孩子在不断留级中会在不知不觉中辍学也说不准。还有,就是有些学生天生就不爱学习,你让他留级,将来成绩未必有所提高。这样的学生不建议留级。有些学生调皮捣蛋,留级之后反而更容易欺负比自己小的同学。不学习导致的成绩差,也不适合留级。

什么情况下的孩子适合留级呢?

一、小学阶段:若孩子学习跟不上,基础差,越小越合适

在教育同等的情况下,每个孩子的心理发育不同个别孩子开窍较晚,接受能力不强,小学基础年级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但是不能留级,必须升到高一级上去。这样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随着年级的逐年升高,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难,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如同听天书。由于没有好的基础,成绩会越来越差,产生厌学情绪,好多学生初中没有毕业就过早走向社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

哪些地区孩子小学可以留级(若中小学义务教育允许留级)(3)

不少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端便是后进生。咱们常说查缺补漏,但是他们要补的常识实在是太多了。一边要查缺补漏,一边还要上新课,假如不是学习才能很强的话,真地很难赶上全班的学习步伐。

就拿数学来说,在小学数学落后了一点点,可能就是在中学一个版块都学不懂了,可能仅仅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差距,在未来乃至以后的人生他都要花很多时间去追赶同龄人的脚步。不是有这样一个笑话吗:“在小学四年级,我的笔掉到地上了,捡起来,发现我在数学课上完全听不懂了。”笑话而已,有点夸张,但也并非毫无依据。

相信大多数父母都会承认小孩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这一客观事实。仔细想想,古人讲“因材施教”,今人说“强扭的瓜不甜”,如若忽视小学生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股脑的“一刀切”,还真是有点“拔苗助长”的味道。有些家长因为孩子成绩差,那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心力憔悴!如果能够让孩子留级,让孩子慢慢跟上学习,是给家长一条活路!

今天的学校教育是一个高速度、高效能的运转过程,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可能需要终身拼命地追赶。他们并不是学不会,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通过“留级”给这些孩子一年的缓冲时间,把没学懂、没学会的知识打牢、学实,重新拾起学习的欲望。

哪些地区孩子小学可以留级(若中小学义务教育允许留级)(4)

二、初中阶段:因某些原因及学习反应慢导致跟不上学习但却好学的孩子

在初中阶段从教二十二年以来,最让我苦楚的莫过于面对许多的后进生,我束手无策。由于他们大多数人从小学开端就已经是后进生了,后进了这么多年,积重难返,真地很难很难改变。许多时候,我在想,要是恢复读书年代的留级准则,也许不会有这么多后进生。

今日的许多后进生之所以让我束手无策,主要是他们后进得太久了,冰冻三百尺,非一年之寒。长时间从教的我发现,初一时班上的后进生到了初三,除了个别转化了,绝大所数仍然是后进生。但也有这样一部分因为某种原因落下不少知识导致学习跟不上或者接受能力比较弱,反应较慢但又好学的中等生,通过留级一年会学得更扎实,而且同一个知识点,学两年比学一年的效果更好一些。

对于已经进入初三的后进生不建议留级,即使留级也未必能见效果,因为他们积压的知识太多了,再加之长时间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已经让他们丧失信心,如果没有足够的毅力和信心是根本无法做到逆袭成功。

哪些地区孩子小学可以留级(若中小学义务教育允许留级)(5)

要承认,恢复“留级制度”,理论上更尊重教育规律,也更加尊重人的成长规律。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媒体几年前也曾讨论过“留级制度”的利与弊。弊端主要有二,一是在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下,留级会让一部分学生重复利用资源,形成了“不公平竞争”;再就是留级的往往是差生,留级生在新环境里如果被孤立,反而更容易让差生自暴自弃。

有专家指出取消留级是给大家公平的机会,留级学生占用了其他人的资源。再者留级的同学比别人多学了一遍,对于其他的新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就此网友质疑说,为什么不让自愿留级?学生留级费用由家长自行承担。

正因为是基础太差,跟不上,才留级。跟得上谁还多浪费一年的时间啊?如果可以自愿留级,费用由家长自行承担,会有家长愿意让基础薄弱的孩子留级吗?

我是中学 一线教师徐老师,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