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暴跌#

陆正耀本来不是加拿大人,而是福建省的屏南县人。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受益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1)

1991年,22岁的他从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在体制内工作了3年。

当下海潮在全中国流行后,1994年下海创业。当时体制内人员勇于办理停薪、留职的选择,就已经是大新闻了。

他干脆停薪、不留职位,裸身下海。

因为他看到了,利用自己身份的优势,拿下朗讯科技、阿尔卡特等国际通讯、手机厂商在华最大的代理资格,就已经躺着赚了个盆满钵满。

大学毕业8年、创业5年后,29岁的他,赚了钱之后,把公司卖了,携家带口移民去了加拿大。异国他乡,生活安逸,陆正耀还在当地做起了福建人最擅长的生意——开超市。

2005年,彻底厌倦了资本主义腐朽生活的陆正耀回国创业。

于是,从2005年开始,一个加拿大国籍的中年男人,就要开始他在这片故土上的神奇表演了。

神州租车

2006年前后,国内租车市场逐渐火热起来。

当时至尊租车和一嗨租车发展势头颇为猛烈,接连获得多轮融资。到2007年时,全国各地已经冒出近万家大大小小的汽车租赁公司。

眼看租车市场一片火热,陆正耀也盯上了这个行业,他判断出汽车租赁行业向上的拐点已至。

2007年,陆正耀创立了神州租车,并把目标客户锁定在商务人群。同时,陆正耀还把所有家当都投入进去,宣示着自己入局租车市场的雄心。

2007年9月,神州租车拿到了凯鹏华盈3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拿到资本后,陆正耀开始疯狂烧钱来扩充网点和车辆数。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同样也波及至国内的租车市场。一方面商务人群大幅减少,直接导致市场租车率明显下降;另一方面,投向汽车租赁市场的资本也开始收紧。

2008年下半年,陆正耀喊出了“过冬”的号召,神州租车开启收缩模式。

2009年春节后,神州租车开始控制成本,减少大规模广告宣传,办公室也从北京的国贸地区搬到了东北角的望京。

2010 年,陆正耀当年拿了联想的12亿元投资后,开始疯狂扩张。

要知道,2009年神州租车的车队规模还不足700辆,到了2012年,这个数字就变成了45000辆。在规模扩张和价格战的双重战术下,陆正耀的目的很简单,提高神州租车的市场占有率。而背后带来的是巨额亏损。

2011年底,神州租车的资产5.62亿美元,负债5.38亿美元,基本上算是资不抵债。

2012年,陆正耀带着“中国租车第一股”的噱头,来到了华尔街,箱子装着神州租车的上市申请材料,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为上市做路演,不厌其烦地回答投资者们大同小异的问题。

美国一位基金经理直言不讳地告诉陆正耀:“中国公司都会讲一个好故事,但后来几乎很少将其变成现实。”

如此尴尬的局面始料未及,陆正耀和投资人刘二海合计了三天三夜,最终决定终止上市进程。

通过烧钱大战,神州租车获得了网点数量、车辆数量和用户数量上的优势,并先后超越对手,跃居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租赁企业。

2014年9月,神州租车在香港上市。

至此,用资本烧出来的神州租车,又融入到了资本市场之中。

8年后,2020 年,他控股的瑞幸咖啡却以22亿元的假账成了最大的信任破坏者。

烧钱打造神州车队

2014年,共享专车热潮汹涌,滴滴和快的两位头部选手打得难解难分,其各自背后的支持者腾讯、阿里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马化腾在一次公开场合透露,当时光滴滴一家一天就能烧掉三千万元。

在陆正耀的推动下,2015年1月神州专车正式上线。

在找钱上,陆正耀有着神奇的能力。

从2015年7月到9月,神州专车就完成了A、B两轮合计8亿美元的融资。大量资金的涌入,帮助神州专车在共享专车市场中占据了一方天地。

2016年1月,神州优车正式成立。随后,陆正耀将原神州专车相关资产、业务、债权股权等全部置入神州优车,此举其实是为神州优车接下来的上市在做准备。

2016年7月,神州优车在新三板挂牌,交易首日市值高达417亿元。

从上线到上市,神州优车只花一年半时间。

至此,有了神州租车和神州优车,陆正耀已经构建起了自己的“神州车队”。

上市之后,陆正耀也开始了自己的套现收割。

2015年6月前后,神州租车的股价大约停留在20港元(约合18元人民币)上下。

从那时起直到2016年3月,短短9个月时间,陆正耀和神州租车的其他投资人开始疯狂抛售股票,最终累计抛售了总股本的42%,套现16亿美元(约合113.4亿元人民币)。后来大股东Cititrust Private更是选择直接清仓。

在这个过程中,神州租车的股价一路狂跌至不足8港元(约合7.3元人民币),而且至今都没回过魂儿来。

陆正耀收割无数,赚足了金山银山。你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吗?你以为陆正耀仅满足这些了吗?

瑞幸咖啡

2017年10月,瑞幸咖啡第一家门店在银河soho开业,其背后的最大推动者便是陆正耀。

瑞幸咖啡创始人:钱治亚,神州优车前COO。

瑞幸咖啡的实控人:陆正耀。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受益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2)

陆正耀的是瑞幸的实际控制人

瑞幸咖啡的扩张,与神州车系的崛起几乎在商业本质上一模一样,即一边融资一边疯狂补贴,以此向外扩张占领市场,最后上市。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受益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3)

瑞幸融资历史

疯狂融资的同时,瑞幸咖啡在不断地烧钱补贴消费者。

从5.0折、3.8折,到1.8折,瑞幸咖啡通过极具吸引力的折扣券,获得了一大批消费者芳心,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

相关数据表示,截止去年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国内的门店数达到4910家,比星巴克多出600家。

根据瑞幸咖啡2019年Q3财报显示,当季净亏损为5.3亿元,且亏损呈继续扩大趋势。

不过,瑞幸咖啡团队似乎对盈利并不担忧。早在瑞幸咖啡上市之际,钱治亚就表示,大规模补贴用户至少还将实施3到5年时间,目前不考虑盈利。

从神州租车,到神州优车,再到瑞幸咖啡,陆正耀用三次创业经历,完美诠释何为“资本狮子”。

“明星企业”瑞幸的现实

2020 年2月1日,大空头“浑水研究”发布了一份针对瑞幸咖啡的,长达89页的做空报告。浑水表示,为了调查瑞幸,雇佣了92名全职、1418名兼职人员,在中国53个城市的门店样本中全天候录像后得出的。

“浑水研究”在该做空报告称,瑞幸咖啡2019年Q3、Q4的单店每日销售量分别被夸大了至少69%、88%,单杯价格被夸大至少12.3%。

瑞幸当即回应,称该报告的论证方式存在缺陷。

2020 年4月2日晚间,瑞幸咖啡发布公告,承认公司COO刘剑及其部分下属员工从2019年二季度起从事某些不当行为,伪造交易相关的销售额约为22亿元。

对于瑞幸咖啡的此番“认错”,舆论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有人称瑞幸咖啡是民族之光,割了资本主义韭菜;有人认为其引发的信任危机,祸害了一大批中概股的声誉。

无论舆论怎么想,资本市场用数据投票。

在瑞幸的“数据造假”公告发布后,瑞幸咖啡股价在盘前交易中跌幅一度超过80%,瑞幸咖啡股价从26美元暴跌到6美元。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受益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4)

瑞幸咖啡股价走势

美国当地时间,4 月6日消息,瑞幸咖啡(LK.O)跌幅迅速扩大至20%,股价创历史新低,跌至【4.6$】。

数据造假,股价暴跌,这还不是瑞幸面临的最后的问题,更多更严峻的问题还在后面。

瑞幸带来的冲击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在朋友圈中谈及此事时,将瑞幸咖啡称为“中概股老鼠屎”,认为这对中国企业的形象影响是破坏性的,对中国创业企业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徐雷直言:“现在还在鼓吹瑞幸财务造假是个人行为、瑞幸咖啡商业模式没有问题、瑞幸咖啡好喝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受益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5)

这一切的恶劣的后果,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的陆正耀会关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