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并传承革命精神(追寻江苏四种革命精神)(1)

孕育于江苏大地的周恩来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等四种革命精神,是江苏众多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突出代表,也是涵养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和为民情怀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深化对江苏四种革命精神的研究,江苏省档案馆和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编撰了《初心永恒——江苏四种革命精神简明读本》一书,近期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感悟并传承革命精神(追寻江苏四种革命精神)(2)

在吸收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初心永恒》进一步深化了对江苏四种革命精神内涵的研究,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其永恒价值。江苏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是新四军华中抗战的主战场,是淮海战役的主要发生地。长期革命历程中熔铸而成的周恩来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江苏符号”,是全党乃至全国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不懈追求在江苏大地的真实写照。 江苏省档案馆馆长陈向阳表示,本书是多方合作的成果,为了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省档案馆、省委党史工办提前谋划、精准选题、精心策划、精细撰稿。两个编写单位密切配合,周恩来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四馆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出版报批环节,江苏人民出版社付出了巨大努力。凤凰集团副总经理、总编辑徐海说,该社将此书的编辑出版作为检验主题教育见成效的一个生动例子。 陈向阳介绍,本书也是档案史料开发利用的优秀成果,撰稿人员查阅利用了大量红色档案史料,“以史实发声,用档案说话”,使四种革命精神得以精准阐述;借助最具权威性的档案史料,使四种革命精神更加丰满灵动;借助档案史料记载的一个个具体史实,使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更加感动人心。 翻开《初心永恒》,记者看到,书中运用了大量珍贵档案来诠释四种革命精神。在“周恩来精神”篇章,披露了周恩来总理对亲属的十条家规。新中国成立初期,不少来自老家淮安的亲友都想找周恩来谋个一官半职。周总理为此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了下“晚辈不能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他,只有在出差路过时才可以来看看”、“外地亲属进京看他,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不许请客送礼”、“任何场合都不能说出与他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等十条家规。周总理还在家庭会议上要求晚辈们要过好思想关、政治关、亲属关、社会关和生活关。亲属们将总理的嘱托记录下来,作为珍贵史料捐给档案馆。这些话语并非豪言壮语,但每一句都坦荡无私,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感悟并传承革命精神(追寻江苏四种革命精神)(3)

1928年9月27日,年轻的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史砚芬在雨花台被敌人枪杀,年仅24岁。史砚芬英勇就义后,人们从他的内衣口袋里中发现了两张血迹斑斑纸,这是史砚芬写给弟弟妹妹的遗书。翻到《初心永恒——江苏四种革命精神简明读本》中“雨花英烈”篇章,我们能读到这封用鲜血染红的遗书——

感悟并传承革命精神(追寻江苏四种革命精神)(4)

“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的,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 这封遗书,既是作为大哥的史砚芬对年幼弟妹未来生活的郑重交代,更是作为共产党人的他为共产主义理想甘愿献身的决心和对党的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交汇点记者 于锋

感悟并传承革命精神(追寻江苏四种革命精神)(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