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脚到底源自何时,争议太大,有很多种说法,无法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唐朝以前是不裹脚的,很多人望文生义,把行缠绑腿等,和后世那种残忍的裹小脚陋习混为一谈《汉杂事秘辛》已经给证实是明朝文人伪作的目前最给认可的说法是始于五代南唐后主李煜,逐渐流入民间但由于没有明确的记载,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事件中,窅娘只是跳舞时裹脚表演并不是伤筋动骨,搞得脚骨畸形那种小脚难以支撑身体,根本不可能跳舞好看,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代为啥女子裹脚?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古代为啥女子裹脚(古代女子裹脚历史由来)

古代为啥女子裹脚

裹脚到底源自何时,争议太大,有很多种说法,无法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唐朝以前是不裹脚的,很多人望文生义,把行缠绑腿等,和后世那种残忍的裹小脚陋习混为一谈。《汉杂事秘辛》已经给证实是明朝文人伪作的。目前最给认可的说法是始于五代南唐后主李煜,逐渐流入民间。但由于没有明确的记载,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事件中,窅娘只是跳舞时裹脚表演。并不是伤筋动骨,搞得脚骨畸形。那种小脚难以支撑身体,根本不可能跳舞好看。

​​

古人以女子脚娇小为美,有脚大的女人为了某些原因,开始将脚硬塞在小鞋中。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就演变成后来缠小脚的恶俗。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把小鞋或尖头鞋、厚底鞋看做是缠脚的产物,这里其实有先后颠倒之嫌。

裹小脚,归根到底是种封建时代,男权主义,欲望的产物。是有钱人为了女儿,嫁入好人家,迎合上流社会的变态时尚。但必须说明,全世界的封建时代都是男尊女卑,总是有很多荒谬残忍的陋习。不是汉族才有的陋习,其他民族也难免会有些陋习。也不是汉族女人都那样裹脚,穷人很少裹脚,客家女人不裹脚,啥渔民牧民山民也不裹脚,国内其他民族也不裹脚。​

北宋由于经济文化繁荣,安逸太久,文人地位高,士大夫待遇好,奢侈腐化,逐渐产生了不少病态审美观,逐渐兴起对小脚的爱好。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但那主要还是欣赏天然小脚,最初流行于妓女圈,然后逐渐流行于官宦之家,主要流行于上流社会的小部分人家,也仅是让脚变纤直,没有到后来从小就得包扎伤筋骨的变态地步。而且跟大家想象中不同的是,其实那时很多文人对此是持批判态度,程朱理学并不赞成裹脚。宋代车若永在其《脚气集》里对此提出质疑:“夫人缠足,不知始于何时?小儿未四五岁,无罪无辜,而使之受无限之苦:缠得小柬,不知何用?”自从清末以来,很多人一方面大肆诋毁理学,另一方面叙述却又自相矛盾。理学固然过于极端,矫枉过正,有点走邪路意思。但必须明确理学是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也有提倡忠君爱国的成分,对于塑造当时国人的民族气节,矫正奢侈腐化风气,抵抗外来宗教思想泛滥,有相当重要作用。也正是如此,宋朝也是刚烈文人最多的时代,诸如文天祥等文人,是誓死抵抗到底的。​

《中华全国风俗志》作者是清末学者胡朴安,他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记录各地的风俗人情。在《福建2》中有“漳州女子之枚林”的记载,相传是朱熹在福建做官时,因为那边的女子性子太野,下令缠足。对于这个记载,认为时间已过去很久,一不足信,世间各地风俗多有往名人身上扯的例子,这是二不足信。跟宋朝其他记载矛盾,宋朝应该是封建时代里,最人性化的时代,妇女可以主动提出离婚,可以分得家产,像李清照那样女词人,甚至可以在晚上大醉而归,没人骂她。朱熹不太可能公然违反儒家教义和整个社会价值观,公然对人民做如此残忍的事情。那所谓裹脚,应该是后人理解错了,朱熹当时看到那些女人性子野,走路大步走,还经常赤足,很不雅观,仅是要她们拿布包裹脚,相当于穿袜子而已。跟后世那种从小就拿瓦片刮破皮,还畸形脚骨的裹小脚,完全是两回事。直接的证据也有,朱熹的再传弟子车若水在《脚气集》中写到,“妇女缠脚的习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孩从四五岁就要受这种无穷无尽的苦,不知道所为何来。有人借口说这是汉朝的传统,根本站不住脚,还有人说是从杨贵妃开始,也找不到证据。”清末康有为也有写到,“宋人有记载说,程颐(朱熹的师承)一家都不裹足”。元末明初的《辍耕录》中也提到,宋神宗元丰以前,裹脚的人还不多,到宋末时,天然大脚已经开始受到鄙视。北宋诗词中也有例子,《咏蔡家妇女诗》,“但知勤四肢,不知裹两足”。可见,朱熹之前就已经有缠足的现象了,而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颐也是明确反对这一陋习的。很多人习惯把私德和公德混为一谈,认为三妻四妾,家里有钱,就是人渣,就是两面三刀,只要一夫一妻,家里很穷就一定是好人,这是很幼稚的。别忘了,清末很多革命家也同样是三妻四妾,家里也很有钱,吃喝也很奢侈。​

到了元朝,因为元朝统治者为了统治目的,拉拢文人,大力鼓励汉族女子裹小脚,裹小脚的陋习开始广泛的蔓延。元代妇女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但这时不缠足者仍很多,特别是南方江浙、岭南地区,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虽然是大脚,但当时缠足风气由于还没有这么明显,朱元璋并没有意识到缠足对妇女危害,并没有因此去禁止。反而因为受蒙古人蛮风影响,朱元璋恢复了些陋习,比如人殉制度。​

满清入关,要求剃发易服,满人是东北森林渔猎民族,马背长大,不裹脚。也多次下令废除裹脚,但由于没啥效果,反而引起很多人不满,结果不了了之。对皇帝跪拜,却又死命坚持不肯废缠足,也就是所谓的“男服女不服,头服脚不服”。其实说到底,还是某些男人的畸形性嗜好,难以割舍,找好听点的借口,精神胜利法而已,是大男人主义和男尊女卑的体现。

因为裹脚后,女人走路需要绷紧双腿肌肉行走,进而对阴道起到收紧作用,亦即无形中做了缩阴锻炼。男人喜欢小足,只是一种说辞。把玩小脚固然爽,其实男人真正更喜欢的,是小而紧窄的阴道。

但是根据在乾隆时期,英国使者马格尔尼的记载,看到大脚下层妇女健步如飞,不同于那些行动不便的小脚贵妇,让马格尔尼大为惊奇,问了清朝官僚才知道,仅是京城附近比较流行裹小脚,而且仅流行于有钱人家,南北各省,还是很少有妇女裹小脚的。乾隆也曾经多次下令严禁裹小脚,刹住了旗人女子缠足的风气,但并没有彻底扭转这种陋习在民间逐渐泛滥。裹小脚之风真正大盛,是在晚清,也是清朝最腐败的时期。到慈禧那时,又再次下令全面废除缠足。​

民国建立后,也下令严禁缠足,反帝反封建之风大盛,还搞了啥新生活运动,但仍未彻底废除了裹小脚这种陋习,在某些偏远地区,这种陋习依然根深蒂固。共和国建立后,又两次全面解放妇女,才真正彻底废除这些陋习。

由于近代以来,晚清丧权辱国,人民丧失了对满清认同感,也开始反思,但乱反思,反思过头了,乱找原因。这个反封建之风的过程中,很多人把裹小脚等封建礼教陋习,完全归咎于儒家,甚至完全一面倒批判所有儒者,还把罪过全归咎于孔子身上,极其错误的,这根本不是儒家传统,也根本不是程朱理学提倡的,这属于找原因找错了。裹小脚,最初既有女人的自动追求,也有男人的性压迫,主要还是那种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封建礼教的产物,原本的思想已经给歪曲改造得不像样了,导致日趋迂腐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