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是这个小村庄的名字,但在绿林周围,还真有这么一大片绿----高大挺直的杨树站成好几十排,一眼望不到头潘晓的爷爷常说,当年咱八路军的部队就是这么整齐的站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民间故事野人?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民间故事野人(绿林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野人

绿林是这个小村庄的名字,但在绿林周围,还真有这么一大片绿----高大挺直的杨树站成好几十排,一眼望不到头!潘晓的爷爷常说,当年咱八路军的部队就是这么整齐的站的。

潘晓没有见过部队,他知道爷爷也没见过。但潘晓喜欢绿林,喜欢站在高高的山坡上看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大杨树。虽然潘晓觉得在杨树的映衬下,绿林村显得更小了。

不光潘晓,绿林的村民也都很喜欢这片树林。“都是有历史的啊!”人们做这般感慨的时候,往往是刚好又看着了树干上的那些弹孔。老人们更是对这片杨树林情有独钟,仿佛这些树见证了他们的一生。“都是有历史的啊!”老人们也这么感叹,而且喜欢在感叹过后讲上几个故事。嬉戏打闹的孩子们一看老人要讲故事啦,就会先停下来,围拢在讲故事的老人身边。其实不光孩子们,这时就连那打瞌睡的大黄狗都会竖起耳朵,津津有味得听上一会儿。

潘晓也是孩子们中的一员,虽说他对那些故事半信半疑,当然也没经历过历史,可他依旧享受依在大树下听故事的时候。

可是今天,老人们都没有去树林乘凉讲故事,孩子们也不去玩耍了。为什么呢?因为村里呀,来了一位贵客!

潘晓一大早就被爷爷给拽起来了,随着迎宾的队伍一起到村头集合。起初潘晓还不乐意,但他发现今天早上爷爷显得特别的兴奋,所以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潘晓他们到的时候这位“贵客”正被早到的村民围在中间,挨个儿打招呼呢。他叔啊姨啊的叫个不停,还一边从车里拿下来一大堆用大红手提袋包好的礼品。可见他跟绿林村的感情之深。

“大将,你看谁来啦?”人群中突然有人喊了一声。

“爹啊!”大将一扭脸,激动地喊了出来。赶紧迎了过去。

“大将啊!”潘晓爷爷也激动得一时不知道再说什么。颤颤巍巍得走过去。

两人紧紧抱在一起,喜极而泣。村民们也被这场景感动。大伙儿跟着村长一起鼓掌叫好,夸赞大将孝顺,重感情。

但人群里却有一个人不鼓掌也不叫好。潘晓呆呆得站在那儿,彻底的蒙了。爷爷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儿子?

其实这大卫并不是潘晓爷爷的儿子。大将姓王,父母也都是绿林土生土长的人。但在王大将七岁的时候,他俩进城打工,从此就没再回来过。有说他们工地出了事故的,也有说大将他爹出了车祸,他娘跟工头跑了的。总之是谁也没回来。这王家又是一脉单传,大将也没个叔叔伯伯,还是村长发动全村,大将从此就靠着百家饭过活。但这哪儿够呢?潘晓爷爷看着又黑又瘦的王大将,下定了决心。于是他找到了村长。“我老潘家这几亩地,吃不完 ,要不就以后就让大将在我家吃得了,多双筷子的事儿!”没想到这大将也出息,高中大学都没让老潘花一分钱,毕业又分到了乡政府,但是自从调到市政后,他跟老潘就联系的少了,老潘也知道他忙,倒也不怪他。

“一晃九年没见了吧?”晚上,潘晓爷爷买来了酒菜,说什么也不让王大将走。

“十年啦!”王大将也喝了不少。爷儿俩就这么你一杯我一杯的喝到了深夜。

潘晓也没有睡着,他摆弄着王大将从城里带来的玩具,对这个叔叔的好感没法说的好。

第二天王大将找到村长,召集村民到村里开大会,他这才给大家说明了此行的目的。

“过几天市里要来实地考察,可能要给咱村改个名儿……”

“改名儿?改啥名啊?”

王大将还没说完,下面就七嘴八舌讨论开了。

“这名儿用得好好的,几倍儿人都这么叫,改他弄啥?”

“是啊是啊。”大伙儿都跟着附和。

“我有一点不明白。”老李举手说。“这改名归改名,还实地考察个啥?”

听老李这么一说,所有人都不言语了,他们也不明白这怎么回事儿。

“是这样,咱村儿周围不是有一大片树林子么,政府想要征用一部分树。”

“我算是听明白了,政府要砍树,砍完树这绿林周围就没绿了,咱村这名儿啊,碍着他们的眼了!大将啊,婶儿说的没错吧!”张大婶儿虽然没上过学,但人聪明得很。

“大概……是这意思。”王大将擦了一把汗,他大概猜到了村里人将会又怎样的反应。

“不同意!”

“是啊!不同意!”

“这树陪了咱几代人,比你爷爷年龄都大,你好意思说砍树?”

“是啊,还有当年咱八路军……”

“这绿林还有这树,都是经过历史的,谁也别想碰!”老李站起来气哼哼的说。他瞪了一眼王大将,扭头走了。

其他的村民骂了一会儿也都散了。

潘晓爷爷拉着潘晓,他瞪了一眼王大将。走了。

潘晓能感觉出来爷爷这会儿是多生气,因为爷爷拉着他气的都颤抖了起来。

到了晚上,潘晓爷爷终于忍不住,骂了起来:“王大将这个混蛋!没良心的东西!不说我养他那几年,他对得起他祖宗么?他去摸摸那树上的弹孔,去问问咱绿林的历史,让他砍这树么?”

潘晓不敢说什么,他看着爷爷闷闷不乐的睡下,把王大将送他的玩具拿出来包好,等着再见到他的时候还给他。

王大将开车回到了市里的家,辗转反侧的睡不着,他倒是不在乎村里人怎么看待他,他是担心上头派的任务完不成。

上头看上了绿林的树,但要绿林村民同意才行,而且是全体村民。毕竟这个项目是瞒着王大将上头的上头干的。

唉,都怪自己当时多嘴说出了出身,还当着众多领导的面儿拍胸脯说一定能拿下来。现在可好,别说是全体村民了,就是有一个村民同意也难啊!王大将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着急,不一会儿便热的一脑门子汗。

突然一阵夜风刮进了王大将的屋里。就在这时候他灵光一闪计上心头:“有了!”

王大将赶紧给他的上头打电话,说明了自己的计划。

“这么多?那绿林村一共多少户啊?”王大将的领导本来是带着气接的电话,一听到王大将说事儿快成了,立马来了精神。可是听完王大将的计划,领导觉得不怎么地。

“这哪算多啊,您知道那树弄好了能卖多少吗?”王大将眉飞色舞的说。

“多少啊?”

“最少九位数吧。”

“我的老天!这么多?行!就按你说的办!你明天再去一趟,这件事儿办成了我重重得赏你!”

“那我先谢谢领导啦!”王大将高兴地挂掉了电话。

第二天一大早,王大将就又驱车来到了绿林村。刚一进村的时候,王大将苦笑了一声。因为他发现这次他的待遇明显不一样了。村民们见了他就像见了瘟神一样,躲得远远的。王大将心说:“行,你们不理我,我找你们村长说去。”

王大将找了好半天才找到村长,但村长根本不愿意搭理他,自顾自的往家走。

“村长村长,您听我说啊。”王大将跟着村长,一直跟到了村长家门口。

“啥事儿啊,你赶紧说吧,说完赶紧走。”村长被王大将跟的烦了,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

“那我就直接说重点了啊,领导说了,只要在这张纸上签字同意改名,奖励一万块钱!”

“一万!”村长瞪得眼珠子都快出来了。“你没说错吧!”

“嗨,这事儿咱敢乱来么?一万就是一万。”王大将一看有门儿,语气也得意起来。

“走走走,进来说,进来说。”村长拉着王大将就往屋里让。

“那个我就不进屋了。这事儿还得请您给大伙儿都通知一下。”

“行行行,那我现在就去”

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村都知道了这个天大的喜讯,都抢着来找王大将签字,生怕这一万块钱跑了似的。

“大将现在有出息了啊,都知道造福村里啦。”

张大婶儿签字的时候带头夸了王大将一句,然后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夸了起来。

王大将乐的嘴都合不上了,但当来签字的人都散了之后,他才感觉到问题有些麻烦——潘晓的爷爷——他的老爹还没签字呢。

“一群吃里扒外的东西!”潘晓爷爷早就知道了签字的消息,但他迟迟不签,他原本以为村里人会和他一样还都持反对态度。“绿林的历史他们都忘啦?对得起良心吗都?”

但大伙儿还是想劝老潘签字。

老李见了他也劝:“老潘啊老潘,你真是糊涂,一万块啊……”

“就是啊老潘,名字虽然改了,但历史就在那放着,谁也改不了你说是不是?再说那树又不是你种的……”张大婶见了潘小爷爷也劝。

“不签,不签!”潘小爷爷回绝就这四个字。

潘晓心里清楚,如果不是看在同村这么多年的交情上,爷爷跟定要骂他们的。潘晓也劝爷爷,不为那钱。他担心爷爷势单力薄,别再气坏了身子。

王大将知道老头儿的脾气,他决定亲自去拜访。

“没门儿!”潘晓爷爷一见到王大将就来气,根本不听他说。

“这是五万块。”王大将从衣服内兜里掏出一张银行卡。“不管您签不签字,这钱您拿着花。”

“用不着!”潘晓爷爷不由分说,把王大将赶了出去。

潘晓见王大将走的时候脸色铁青,也不敢过去说还玩具的事

当天晚上,王大将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一咬牙,最终还是打电话联系了施工队,让他们一大早就进村伐树。

第二天一大早,王大将和施工队就开进了绿林。

老李看见了王大将和施工队的车,就来到了潘晓家。他觉得他得告诉老潘一声,多少是个理儿。

“他奶奶的!”

老李知道他的脾气,也料到他会骂几句。

“老潘,你这是干什么?”老李见老潘开始收拾东西,赶紧上去阻拦,他隐约觉得要出事。

“我去树林住几天,我就不信了,这小兔崽子敢把我也劈了不成!”

这时候潘晓也醒了过来,爷爷跟老李的对话他都听见了。

“爷爷爷爷你不能去!”潘晓赶紧把爷爷抱住了,急得哭了出来。

爷爷抚摸着潘晓的头“晓啊。你先去姑姑家”

潘晓知道爷爷的脾气,所以他不再劝爷爷,看着爷爷出门,潘晓也出门。他悄悄的跟在爷爷身后,他得亲眼看着爷爷进树林。

看着爷爷迈着坚定的步子进了树林,潘晓突然想起来爷爷曾经给他讲过的树仙的故事,他的眼泪又不由自主的涌了出来。

泪水模糊了潘晓的双眼,他使劲的揉眼,可还是只能稍微的看清一点。

潘晓觉得自己看错了。

就在爷爷进了树林之后,本来就挺拔的杨树林疯长起来,长成了更大一片绿林。

潘晓赶紧转过身,他擦干了眼泪,又可以看清了。但他不敢再扭头去看一眼绿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