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别成功的公司,是那些敢于想象未来,并付出行动创造未来的公司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它,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李录笔记?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李录笔记(李录笔记)

李录笔记

1.特别成功的公司,是那些敢于想象未来,并付出行动创造未来的公司。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它。

2.TED这种演讲和展示的舞台,中国为什么没有?

3.那些在最前沿推动人类发展的通常是这样的人——聪明过人,野心勃勃,且具有人类学家 E.O.Wilson所说的利他主义基因。

4.不同的思想交换的时候,交换双方不仅保留了自己的思想,获得了对方的思想,而且在交流中还碰撞火花,创造出全新的思想。正是因为人的知识积累的这种特性,使得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当现代科技与自由市场结合时,效率的增加、财富的增量以及规模效应都成倍放大,这和人的无限需求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断复合增长的现代经济。”

5.市场的存在是对人性的考验和惩罚的观点

市场存在是平衡定价经济应有水温

6.李录君还有另外一个品格,对知识的诚实,思维惰性是人的特质,常常不知其所以然,李录君对于知识诚实的要求,用常人的标准来看,是非常苛刻的,他绝不允许不懂装懂,对于不懂装懂甚至有一种天然的本能的反感,不轻易说话,他说的每句话,都在成真的路上。他不是第一眼好友,他往那一站就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凭本事吃饭的人不需要广结良缘;他也不是一个多话的人,基本上他要决定开口讲话,满场的似是而非都会黯然退却——极少有人能够当面反驳他,不是碍于面子,而是他所说的话句句是真,真金不怕火炼。他说他不能有太多凡情,一旦挂碍,就不得不停下脚步去解决麻烦。一个在哲学科学和真理里遨游的人,因为老婆孩子和亲友的要求就会忽然被打回尘世

7.他们长期信任你,不仅仅是因为你的业绩好,你的做法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你的职业信用没有瑕疵,你所做的一切和投资人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在李录君的职业生涯里,最早一批投资人大部分今天还是他的投资人,过去21年里,没有取出过一分钱。这种信任,我只在巴菲特和芒格的故事里听说过,这正是芒格先生所讲的“一张你值得被人信赖的无缝网络”

8.内圣才能外王,内圣的标准和尺子是什么,是对真知的追求,对于知识的诚实,对世界本源规律的尊重和遵从。在内心秩序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外王很难。而内心秩序的建立,并且持续的向着最究竟的真理探索,最终形成的思考模式判断模式,知行合一而后天下无敌

9.以个人的性格而言,我更喜欢对复杂问题长期反复地思考,清晰准确地表达,但是对于把这些想法在更大的范围里传播既缺乏兴趣,也没有这方面的才华能力。

10.投资的核心是对未来的预测,投资某个国家的企业确实需要对这个国家本身有一个基本认知,包括对这个国家历史和未来趋势的洞察。

11.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和求知思考的旅程都让我变得越来越乐观。我对乐观的定义和物理学家及哲学家戴维·多伊奇很相像。他曾经说过,所有邪恶都是因为缺乏知识(我:所有邪恶因为缺乏知识,所有自私和恐惧因为缺乏自我,以及缺乏对这个世界运行规律的认知。)

12.如果有了足够的知识,人类社会就会战胜邪恶,不断向前进步。人类是进化史上最后出现的一个具有创造性的物种。我们通过生物(DNA)和文化两种方式进化,因此人类进化的速度相对于其他生物大大加快。文化进化是因为我们具有非凡的创造力,而创造性来源于人类之间的相互模仿。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如大猩猩)不同,在相互模仿时,我们不是简单地机械复制行为,而是复制行为的意义,从而给解读、发挥、再创造留下空间

通过对真知的应用,人类开启了以小博大,利用自然又超越自然的创造之旅,物质及精神世界都

因为真知而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在过去的万年里,人类对于地球的改造犹如再生,在未来的世界里,人类对于星际的拓展和创造也是可以想象的出来的。

13.真知就是意义,人生的意义就是获得真知,从而利用真知对自己家庭社会国家世界等变得更加的富足美好。

14.当这种真知即有解释力的知识转化成技术,并和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方式——贤能制(无论是政治贤能制还是经济贤能制)结合时,产生的力量会把人类的个人创造力和集体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我看到的意义。(当我触摸到的部分真知规律,与其他做一个结合,比如社会制度比如公司制度,比如市场经济制度,是不是可以产生化学反应指数性增长?如何结合?)

15.真知是什么呢?所谓真知,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真理。世界上也不存在百分之百的真理。但是真知一定要有足够的正确性使其能够有用(enough truth to be useful),而且可以不断被证实、证否,不断被修正,不断进步、完善。一个成功的社会必然会有一种宽容、批判、容错的文化,让真知得以存在、发展和进步

16.人类的文明让熵减成为可能,由此宇宙不再只是熵增的,走向无序和沉寂的单向道路,人类也不再只是蜗居于茫茫宇宙偏僻一隅的化学浮渣(霍金语)。我们创造了超越自然的文明,通过真知的无限积累让文明的无限进步成为可能。文明的力量比反文明的力量积累真知的速度更快,因而有可能永远取得先机。如果文明的火炬得以传递延续,终有一天,我们既可以探索茫茫星际宇宙,又能够窥视微观原子世界,在空旷死寂的宇宙中创造出不灭的光芒。

17.考古学的碳定年法技术,是利用碳14不稳定性,形成及衰变的规律测定年限。

18.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一个社会要能办成事,需要摄取和使用能量的能力。所以要想衡量社会发展的程度,最重要的指数就是摄取能量和使用能量的能力。(一个人办成事,也是使用自然力量及规律的能力,把规律的能量变成自己的武器)

19.莫里斯把一个社会摄取能量和使用能量的能力分成四个方面:摄取能量的能力、社会组织的能力、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战争动员的能力。摄取能量的能力主要指社会中的每个成员每天能够摄取的食物、燃料和原材料的能力

20.种以较低的价格、买有更高价值的东西的做法,本身就很聪明,我认为所有聪明的投资方法都会某种程度地涉及价值投资的理念,差别就在于人们对价值的关注点会随着时间演进变化,不同的价值投资者对价值的关注点不太一样。

21.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商业是如何运作的有了强烈的兴趣,我开始逐渐更理解相对小一些公司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我参与投资或共同创建了十几个早期创业公司。这段经历教会了我很多关于商业运作的知识,并了解到哪些要素构成一个好生意、差生意或平庸的生意,我们把绝大多数时间花费在研究行业以及其中特定的公司上。我们在寻找那些已经成功的企业,并找出他们真正成功的原因,以及这样的成功是不是可以延续?(!目前也是对商业模式证券市场意义非常感兴趣,整个商业帝国如何运作的)

22.我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里能有一个榜样是特别好的。通常我们会在逝去的大师里寻找榜样,因为这样更安全。的确,寻找一个活着的榜样是有让自己失望的风险。但对我而言,我非常非常幸运。因为我的榜样在他97岁的人生中从不曾让我失望,并且还能一直激励我。

23.有一点对于我们而言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对知识的诚实”。说白了就是明白你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你要有一个能力圈,并且明白它的边界在哪。你必须要了解一家公司的优势在哪里,包括哪一些是可以预测的,哪一些是看不到的,你必须对自己保持这样的诚实。所以我们坚持要把一个生意的里里外外都了解得非常清楚,直到我们有能力预测它的发展。举个例子,我们至少希望了解在最糟糕的境遇下,一个公司十年后变成什么样?因此,我们可以说是具备了长期视野,虽然不可能预测得到永远的未来,但我们希望看到自己至少有90%的把握预测未来的十年里,在各种偶发事件之下,一个公司到底会发展如何?

24.这真的很有挑战,就你要投资的个体公司而言,你应该是一个专家,但是对于整体的商业你要有广泛的认知,这样你的认知能力圈和核心竞争力才可以不断的拓展增强。

25.去了解和学习在动态竞争格局中的公司本质,是对于学习价值投资的学生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让这些公司成为好公司。每一个公司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方式都会有些许的不同,你只需要诚实虚心的让自己去学习每个可能性,去确定他们现在所获得的优势能长期保持。如果数年后你的判断被证明正确,你就能更坚定地在市场波动中持有这样的公司,而不受到动摇。 (动态竞争格局中商业本质是什么呢?是解决矛盾的能力,并且长期保持这个能力。这种优势的影响有多大,可以持续多久都是要研究的内容)

26.查理·芒格先生是研究竞争优势护城河的大师。护城河其实是商业门槛,能让很多人难以进市场从而限制市场竞争格局(护城河是什么?如何:规模效应?客户粘度?市场份额的获得成本)

27.这需要管理层面临变化的时候,有能力应对变化,重新进行资本分配,从而有相对稳健的竞争优势。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举例,它起步于新英格兰一个亏损的纺织公司,巴菲特和芒格先生从那里起步,灵活的运用了最后一笔现金流,把它们重新分配和投入到正确的业务轨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有一些业务丧失了竞争优势,但是他们正确运用了资本,放到没有丧失优势的领域。所以,管理层运用分配资金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8.我们其实不认为历史会重演。每一个时期都有各自的不同。与其猜测历史规律的重复性,我们更愿意专注于挖掘和选择能跨越周期的公司。不管是什么样的环境,总有公司会活下去,总有人能活的很好。我们只需要去投资这些有能力应对极端不确定性的公司就好。

29.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受一系列隐秘的有关联性的本能所支配的。因为贪婪与恐惧,我们会追求零和博弈与快钱,而当进展不利时我们也会害怕。正是我们驱使了金融市场的起伏,面对金钱时,人类是可笑的,因为金钱总能激发人性最原始的一面。

30.??比如说零售,零售无非就是卖东西。而发达国家都是服务型的经济为主体,而非商品型经济为主体。从这点看,所以中国在服务型经济上做的并不好。???如果你是一个好的投资人,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价值,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充满活力且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中。中国的证券市场仍然有着大量的低效率的市场空间,这让投资中国市场更加让人激动。???随着中国经济从进出口贸易驱动,转变为消费驱动,市场驱动为核心的民营企业逐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过去很长时间,中国的证券市场其实并没有能够很好的代表中国的经济,主要的原因是IPO的上市规则是审批制的——你需要一层一层的通过监管机构的审批然后才能上市。那些成功过会上市的公司由政府全权审核,有时候不完全是市场驱动型的公司。对比其他的市场,比如美国市场的注册制,更多是市场驱动。因此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美国的证券市场是足以代表美国经济的。

31.因此我不能说我完全懂,但是我认为能创造惊人长期投资回报现象的,是一个公式,即用自由市场竞争的方式来组织社会的经济活动,加上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发展而成的组合。这两者的组合构建了现代经济,这是一种范式转移(范式转移是指一个领域里出现新的学术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设或者法则,从而迫使人们对本学科的很多基本理论做出根本性的修正)。大约在40年前,中国终于真正进入了有中国特色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这个过程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任何经济一旦创造出了我刚刚提及的组合公式,就能创造出经济复合增长发展的现象。

32.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从落后向先进发展,发达国家的发展机制是创造性的破坏。发展中国家在追赶的时候,可以越过落后,直接创造。

33.公司价值的来源是存续期未来现金流的贴现。这个未来的贴现判断方法就是见仁见智。对立思考的人可以得到一部分财富是价格回归价值产生的利益,另一方面是价值持续增长的利益,但是价值不不变的,它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一个企业的价值持续的增加也可以从其中得到利益。

34.我详细地讲述了人类文明在过去一万多年里演化的过程,并用两个公式来理解自由市场经济,1 1>2和1 1>4。到了近代,文明演化最根本的变化是出现了自由交换。

35.这个时间差,就使得通货膨胀成为一个几乎和GDP持续增长伴生的现象。你首先要投资,这些投资变成存货、半成品,然后再变成成品。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先把钱放进去。所以你先放的这笔钱,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当时这个经济里货物、服务的总量。于是这个时间差就造成了通货膨胀和GDP持续增长伴生的现象。这两个现象从数学上就直接解释了为什么现金和股票在长期里产生了这样巨大的差别。你要明白其然,就要明白其所以然。要明白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36.价值投资四个点:①股票是公司所有权②股市反映的是价格是定价功能 ③投资者需要有巨大的安全边际 ④投资者需要非常狭窄但是每一寸都边界明显的能力圈,长期一致性积累

37.有用的知识要具备这么几个基本条件。首先它可以被证实,它的逻辑和你看到的事实都能够支持它,再者它确实能够用来解释一些事情,有很强的解释力,同时它还要有比较有用的预测能力。所以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的知识里最有用的、最符合这些标准的知识就是科学知识

38.美国的问题是指数投资占比越来越高,高到什么程度时,它开始会有一种自身带的正循环和负循环影响到定价?市场之所以需要投资人,是因为投资人是真正能够给证券定价的人。如果市场缺乏定价的机制,就会对整个融资造成扭曲。被动投资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做定价。需要什么比例的投资人在市场里,才能够让市场比较有效?这是现在成熟市场面临的问题。

39.投资其实是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我是谁,我的兴趣是什么,我擅长什么,喜欢做什么事,进而将这些优势不断强化放大,直到自己超越其他人,取得相当可观的优势。

40.投资组合的构建就是一个不断优化机会成本的过程。

41.如果你发现自己除了对股票感兴趣外,还对生意本身感兴趣,那你自然就会去研究生意。

接下来你就开始去学习研究不同类型的生意。你会去学习生意的基因,它们如何演进,它们为什么如此强大。久而久之,我就爱上了那些强大(优质)的公司

42.(他对于文化和公司意识形态的考量比较情有独钟?那么他理解的文化架构是如何决定公司优势,构建公司护城河呢?)特尔所处的这个行业每18个月就会发生变化,一旦跟不上变化的节奏就会处于严重劣势,但他们在不断的变化中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文化。三星为例,他们早期做的半导体内存芯片生意,价格每周降低1%,然而他们却发展出了精准应对这种变化的文化。

43.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最重要的就是对知识的诚实,所谓对知识的诚实包含四个方面:清楚你知道什么,清楚你不知道什么,清楚你不需要知道什么,意识到总有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情况。这四点不太一样,在经济危机来临时,投资者在这四个方面都会受到考验。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都会在危机中不知所措,因为他们之前对知识不够诚实。他们没有认真区分不同的问题,把它们放进合适的类别里。比方说,如果你要对美国经济的走势做一个整体的判断,你应该知道历史上有发生过更糟糕的情况,而且这些情况是可能再次发生的。这个可能性也许很小,但它一旦发生了,就势不可挡。到那时候真正的问题是:“这种情况是我不知道的未知吗?”或者“你知道自己并不需要知道这些吗?”你一定会面对这些问题的。

44.理解投资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最好的实践方法是选一家公司,以要投资的心态把它彻头彻尾研究个透,虽然你可能并不会真放钱进去。但是从假设自己拥有公司100%股权的角度去彻底研究一家公司的过程是非常有价值的。作为初学者,你可以选择一家容易理解的公司,可以是家很小的公司,比如街头便利店,一家餐厅,或者是一个小的上市公司,都无所谓。试着去理解一家公司,明白它是如何运转的:它如何盈利,如何组织财务结构,管理层如何作出决策,和同行业内竞争对手相比有何异同,如何根据大环境调整自身,如何投资盈余的现金,如何融资等等。

45.在整个农业文明的历史中,土地的稀缺性是贯穿始终的主题。某个社会一旦拥有更多的土地,就会产生更多的人口,当人口多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地大小所能承载的极限,就会陷入马尔萨斯陷阱。战争、瘟疫、饥荒纷至沓来,人口急剧减少,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46.中国是最早发明政治贤能制(Political Meritocracy)的国家,从而得以释放出集体的巨大潜力。这一直也是中华文明的标识

47.欧洲继承了一块巨大的、肥沃的土地,几乎可以支持无限多的人口,由此得以在跨大西洋领域内形成了持续数百年的自由贸易与经济繁荣。当然,如果人口一直增长下去,土地最终也将无法支持,还是会陷入马尔萨斯陷阱。但在此之前,另一重大事件发生了。新一轮的持续经济增长同时引爆了社会思想和自然科学两个领域的剧变,最终导致了启蒙运动和伟大的科学革命。此后,自由市场经济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引发了文明范式的转变,真正将人类文明带入了全新的阶段。这个时代的定义是持续的、复利式的、无限的经济增长。这种现象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

48.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看中国、中国看西方时,都常常不得其法。他们总是从自己的偏见和自身的成功经验出发。例如,西方是因为个体和小集体(公司)的力量而成功的,他们对政府的干预就不免总有深入骨髓的怀疑

49.,现代文明的本质并非政治制度,而是自由市场经济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中国人已经在各种不同的方向上跌跌撞撞地走了150多年,直到1978年他们才真正达到了这种结合。那时,中国已经存在一个潜在的统一市场,还有着统一、稳定的政治环境。一旦真正开始接受现代文明的精髓,中国就像其他现代国家一样开始蓬勃发展。历史上其他国家的经济起飞也是遵循相同的道路。国际上最流行的一种观念认为政治民主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但中国的成功恰恰是一个反例。政治民主并不是现代化的先决条件。

50.中国的独特政治经济体系,也被一些学者称为“三合一市场机制”。我们在第一部分说过,中国人最早探索出通过政治贤能制来释放集体力量和潜力的方法。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又通过组织市场经济的独特方式将这一历史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所谓“三合一市场机制”,就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中央政府制定战略,提供资源支持,调节经济周期——这一点和美国联邦政府相似。中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中国地方政府的行为更像是企业行为,这些“公司式地方政府”为真正的商业公司提供总部式服务

51.全球化的结果之一是,那些原本发达的工业大国正在失去其工业上的优势基础。而全球化为发达国家带来的好处又集中地过度分配给了科技与金融领域中的精英们,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停滞不前。于是反全球化运动和各种民粹主义政治运动开始聚集力量。(那么现在最大的矛盾在于,反全球化的民粹)

52.在发展经济学中,刘易斯拐点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是因为政府的惯性比较强,所以常常当经济发展阶段发生变化时,政策的执行仍然停留在上一个发展阶段的成功经验中。比如说,在今天的西方,宏观政策还是主要依靠在黄金时代比较有效的货币政策,但从实际的结果来看,这些政策有效性很低,以至于到今天很多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和日本在货币超发、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还仍然很低,经济增长仍然极其缓慢。同样地,当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进入到后刘易斯拐点的成熟阶段后,政府的财政政策还是很强势,政府对货币政策的使用仍然相对较弱(忽然觉得,注册制的逐步放开是必要趋势,能够进一步加大市场的竞争,发挥市场经济对资源的合理分配。这个时候政府的最大功能应该在于加强监管)

53.从注册制改革开始,中国会慢慢调整社会融资结构,将银行债务从80-90%的高比例逐步调低。一个复杂成熟的经济体是不应该有这么高的银行债务比例的。因此,资本市场改革将成为解锁高债务比问题和提高融资效率的关键。

54.文化进化和生物进化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不仅通过个人基因来进行,更重要的是在群体范围内通过文化的传承来进行,这是一种“非自然选择”

55.自然选择设计的大脑让我们永远处于一种不满足的状态,只有不满足,才能让我们更多产。但这种不满足的状态很难和人在文化进化上的追求相容,比如说对“幸福感”和“意义”的追求。这就是人永久性的不满足、痛苦的来源,人身上“动物性”、“人性”和“神性”三者矛盾的来源。

56.人的大脑是各种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是在数亿年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人的大脑对不同状况和环境有着不同的反应。启动这些模块反应的是人的感情。这些感情就和人的肌肉一样,可以不断被强化,也可以被弱化。这种强化和弱化主要是通过一种赏罚机制来进行的。绝大部分时间,人的大脑是处于一种“自动驾驶”状态,我们对事物的反应其实和条件反射没有太大差别——自然选择设计的大脑就是这么有意思。所谓的思想,其实就是思想自己在想自己,我们的行为归根到底是通过感情来控制的,并不以自己真正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佛说烦恼即菩提)

57.人到底如何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佛学中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实践方法,就是冥修。在冥修的过程中,人可以通过强化或弱化赏罚机制,有意识地切断一些从“感觉”到“思维模块”再到“行动”的传导机制,也就是说将自然选择所设计的大脑重新设计一遍,这就是文化进化和自然进化真正不同之处。文化进化一方面通过学习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冥修,在一代人中就能够实现进化方式的改变。

,